寶寶的手指藏有「發育密碼」,抓握越早越聰明,值得重視

2020-09-13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如今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寶爸寶媽注重寶寶生活質量保證的同時,大腦的開發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為了促進寶貝大腦的發育,父母可謂是翻遍育兒用書,將各種激發潛能的嬰兒用品收入囊中。市面上的各種早教機構更是常常爆滿,很多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就被提前預定好早教課程。

寶寶的成長路上大腦發育不容忽視,家長們興師動眾,以至於太注重專業早教而忽視了寶寶身上關係到聰明程度的小細節。其實寶寶每個大動作的完成都預示著大腦發育的新階段。

與其被各種早教手段迷惑雙眼,不如先幫助寶寶更好地完成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發育。今天要給家長們揭秘的是寶寶手指上的「發育密碼」,越早抓握越聰明。

手指小學問大,手指發育對大腦的重要性,爸媽

精細動作主要指憑藉手或手指的動作感知物體並完成任務的運動,人手能夠完成20多種複雜動作,對個體生存非常重要。

我們都知道,寶寶剛出生時不會用手,成長過程中逐漸學習這項技能,用手探索世界。哲學家康德說過:「手是身體的大腦。」手指雖小學問可不小,手指的發育能夠暗示大腦發育,爸媽重視起來啦。

1)反映腦發育水平

大家都聽過「心靈手巧」這個詞,手巧可以反映出心靈,這可不是空口無憑。同時,腦袋越靈活,手上運動就越敏捷。如果寶寶手上活動都不利索,我們可以判斷出他的大腦發育也不是非常健全。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手部的功能也不是完全的相同,父母要將這些規律牢記在心。

  • 0到6個月時寶寶抓、握動作的發展期。

  • 7到12個月會進行拍打、鬆手、扔東西的動作。

  • 13到18個月寶寶就學會敲打、按壓和套圈了。

  • 19到24個月已經會將小型物體鑲嵌進大型物體。

  • 25到36個月就會「東拆西湊」了

爸媽別嫌鬧心,寶寶會拆、拼、扭、折物品可預示著大腦發育的進步。

2)刺激大腦發育

寶寶聽覺和視覺神經發育尚未成熟時,通過手來摸索事物,接觸事物越多,大腦需要處理的信息也就越多。手指的動作能夠訓練大腦思考,刺激大腦發育,促進大腦神經網絡的建立。

3)促進眼手協調

手指動作的完成需要眼睛的配合,在大腦的協助之下,眼、手協調運動才能夠完成特定任務。寶寶手指頭多動動,實際上是在訓練眼手協調系統的能力,優秀的操作能力不僅讓寶寶更聰明,還能幫他們比別人更快地學會特定技能。

精細動作發育期訓練方式大全,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手部發育了

手指是精細動作發育的重要部分,寶寶越早學會精細動作,就越聰明,爸媽可要重視起來。下面這些訓練方式,簡單又實用,為了自家娃的大腦發育,爸媽還不快收藏起來。

1)0到6個月

訓練使用手的意識及手指觸摸物品和伸掌、抓握、推倒的能力

給寶寶的手腕上繫上小鈴鐺,寶寶搖動小手時容易被叮叮噹噹的聲音吸引,這樣能夠幫她意識到自己的小手。寶寶不會做其他複雜動作,可以給寶寶報紙撕紙,或買撕不破卡片調動寶寶的興趣

同時父母可以準備一些色彩鮮豔的小玩具或柔軟毛絨的小公仔,讓寶寶有欲望伸手抓握。許多父母都選擇使用撥浪鼓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這也是很好的方式。

家長買些畫有好看圖案的積木,搭成各種形狀,讓寶寶推倒,這看似簡單,學問可大了。推倒積木需要寶寶掌握正確角度和力度,也可以給寶寶帶來成就感、樹立自信心。

2)7到12個月

訓練寶寶拍打、鬆手、扔東西的能力

買兩個相同的小玩具,媽媽拿一個寶寶拿一個,媽媽吸引寶寶注意,然後藉機把玩具扔出去,寶寶會模仿動作進而學會鬆手和扔東西。媽媽還用手中的玩具和寶寶進行「對抗賽」,用一個玩具拍打另一個玩具,看看誰厲害,寶寶在過程中就能掌握拍打能力。

3)1到2歲

訓練寶寶的敲打、按壓、套圈和鑲嵌能力一個也不能少

學習敲打,道具很簡單,家中的鍋碗瓢盆就夠了,這樣不僅讓寶寶學會敲打,還有效鍛鍊寶寶的節奏感。

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海綿,按壓海綿按出小坑,寶寶被吸引也會模仿媽媽的動作。還可以準備一些瓶子和小零食,比如葡萄乾或旺仔小饅頭,教寶寶把食物一顆顆塞進瓶子。

同時練習抓取的食物無毒害可食用,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出現吞咽危險了。

這個年齡的寶寶可以學習畫畫,雖然畫的內容很抽象,但既能培養創造力,又能鍛鍊手指,還可以記錄成長。記得買無毒無害的彩筆或蠟筆,陪孩子一起創造想像的天空。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的手指暗示大腦發育?抓握越早越聰明,媽媽要多注意
    而事實上,想要讓寶寶變得更聰明,家長們只要抓住寶寶成長中的一些「細節」部分便可以掌握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鑰匙,比如說關注寶寶的手指發育。有研究表明,寶寶的手指發育暗示著大腦發育狀況,當寶寶越早學會抓握時,他們所擁有的智商更高。
  • 寶寶的手指有「發育密碼」,能「驅動」大腦發育,要儘早開發
    而寶寶白嫩的手指,深藏著身體發育的密碼,早早開發,可以有效「驅動」腦部發育哦!,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手部發育從呱呱墜地,寶寶便開始了一刻不停的發育。越早訓練寶寶精細動作的能力,孩子越聰明!小手是寶寶摯愛的玩具之一,吃手也是開發智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家長切勿強行幹涉。寶媽可以輕輕地撫摸寶寶的雙手,或是把便於抓握的物品放到寶寶的手中,當然也可以讓寶寶來抓自己的手指,以此鍛鍊寶寶被動抓握的能力。
  • 手指被稱為「第二個腦」,寶寶3歲前這樣鍛鍊,越玩越聰明
    寶寶3歲前這樣鍛鍊,越玩越聰明 手在成長發育中的作用如此巨大,家長應當如何幫助孩子訓練雙手呢?四個小妙招也許可以幫助你: 1、小手抓一抓 對寶寶手部神經的刺激應當從新生兒時期開始。當寶寶的小手自動展開時,家長可以經常提供給孩子不同材質和觸感的物品,讓孩子通過抓握來增強力量、感知不同的觸感,刺激手部敏感神經系統的充分發育。不要擔心粗糙的物體表面會傷害到幼嫩的小手哦,多多地給予不同的刺激,孩子才會發育的更好。
  •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一二,高智商是藏不住的
    朋友說,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一二,高智商是藏不住的。這是因為手的神經密布,與大腦相關聯,孩子大腦發育越好,手指就會越靈活。 怎麼通過手指判斷孩子智商?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手部發育不完善,不會直接拿東西,但是月子裡的寶寶會有一種自然的抓握反應。
  • 寶寶越早笑越聰明?絕非空穴來風,學會四點教你正確「逗笑」寶寶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家寶寶才出生幾天就會笑了,這是不是就說明我們家寶寶很聰明?寶寶是不是越早笑越聰明?寶寶喜歡笑真的是好事兒嗎?關於寶寶「笑」這件事,寶媽還真的應該好好了解一下!
  • 嬰兒微笑發育過程:寶寶越早會笑越聰明嗎?家長這樣逗笑效果更好
    導讀:嬰兒微笑發育過程:寶寶越早會笑越聰明嗎?家長這樣逗笑效果更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嬰兒微笑發育過程:寶寶越早會笑越聰明嗎?家長這樣逗笑效果更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越早笑越聰明,學會正確「逗笑」寶寶,好處可不止一點二點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家寶寶才出生幾天就會笑了,這是不是就說明我們家寶寶很聰明?寶寶是不是越早笑越聰明?寶寶喜歡笑真的是好事兒嗎?關於寶寶「笑」這件事,寶媽還真的應該好好了解一下!
  • 科學證實: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愛笑寶寶智商更高,逗笑有講究
    科學研究表明,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笑是寶寶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 不但在寶寶精神發育方面是一次飛躍, 對寶寶大腦發育也是一種良性刺激, 被譽為人類智慧的第一縷曙光。父母多與寶寶接觸,並用歡樂的表情、語言以及玩具等逗引寶寶發笑,是促使其早笑、多笑及智力開發的一大妙招。愛笑的寶寶長大後大多性格開朗,有樂觀穩定的情緒,這非常有利於其發展人際交往能力,使其更樂於探索,好奇心比較強,這樣會使寶寶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更有利於寶寶的智力發展。
  • 嬰兒越早笑越聰明?很有科學道理,但聰明娃要從這幾方面培養
    有科學證明越早會微笑的嬰兒就越聰明,這是真的嗎?《坐月子與新生兒護理全書》認為:越早出現逗笑的寶寶越聰明。《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笑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積極價值,有助於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2、 後天培養在這個世界上天才還是少數,有很多通過後天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普通人,在後天的努力下他們一樣會變得很聰明。如果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並且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採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0-12個月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寶寶心靈手巧,越玩越聰明
    關於寶寶發育,有老話說「一睡二抬三翻四撐五抓六坐七滾八爬九長牙十站」,這裡面包括了部分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的發育。1-2個月寶寶剛出生的寶寶總是握著拳頭,但有原始反射,當家長把手指伸進寶寶的小手心時,他會牢牢的抓握住。
  • 寶寶6歲前一定要玩的五種玩具,玩過3種,你家寶寶智力會快人一步
    第一種:手搖鈴嬰兒搖鈴適宜3個月以上的寶寶玩,非常適合剛開始練習抓握的寶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寶寶打開大拇指和手掌,讓手指變得更靈活,還能鍛鍊腕力和臂力。搖鈴的響聲還可刺激寶寶的聽覺神經發育,也能將其當成小寶寶訓練追聽的工具,幫助小寶寶辨別聲音方向,對注意力的訓練有著很大的幫助。另外在寶寶睡覺時,媽媽輕輕搖搖鈴相當於催眠曲作用,可儘快讓寶寶入睡。
  • 這3個動作寶寶越早完成越聰明
    3歲看老,7歲看小,寶寶智商發育好不好,從小就能看出來。父母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又健康,一個高智商的寶寶,意味著將來孩子發展更好,生活也能無憂。這3個動作寶寶越早完成越聰明◆ 早早就是個「笑面娃」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跟蹤研究發現,出生3天就會笑的寶寶,在他6歲的時候,智商能到達180。
  • 寶寶手指藏著秘密,多給孩子做這些動作,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寶寶手指裡藏有「法寶」,只要家長善於觀察,多利用手指,就能開發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寶寶0~3歲之間,正是利用手指促使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合理利用,就會使寶寶早日開發大腦,提升智力。寶寶手指藏著秘密,這些動作促進大腦發育,要儘早開發一:手指握張力手指的握張力,和大腦有直接關係,一般到了寶寶滿月時,他們的小手就會慢慢張開,有主動握住東西的能力。
  • 寶寶出生後這些行為出現越早,說明大腦發育越好,你家娃中了幾個
    許多經驗表明,嬰幼兒時期,寶寶的這三個行為出現越早,說明寶寶大腦發育越好,長大後的智商也越高。1、寶寶笑的早。大人在誇寶寶笑得早,表明以後智商高時。我姥姥(也是表姐的)按捺不住喜悅,跟我們分享,表姐也是滿月時就能咯咯笑,10個月就學會講話,周歲時已經能不用大人扶著走路,三歲會背唐詩三百首。醫學相關研究表明,越早笑的寶寶越聰明,而且嬰幼兒的笑與智商成正相關。
  • 孩子的智商高不高,他的手指會告訴你答案,聰明是藏不住的
    相信很多父母對此都很好奇,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聰明孩子的表現:1、滿月時嬰兒會進行條件抓握有一點常識相信大家都知道,孩子剛出生時,他的雙手是蜷縮在一起的。但是隨著孩子接觸世界越來越多,大概在滿月的時候,他就擁有了根據條件反射抓握東西的本能。
  • 四個月寶寶早教做到以下這七點,越玩越聰明
    每個新手媽媽面對剛出生的寶寶,都會有些措手不及。寶寶發育有他們自己的成長規律,出生第一個月應該教什麼,第二個月發育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算正常,第三個月應該會什麼,第四個月應該訓練什麼項目,畢竟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都是自己摸索,學習了一些育兒知識,以下是我總結到的,第四個月寶寶早教應該做到這七點,會越玩越聰明,希望會幫到更多的新手媽媽。
  • 寶寶的「抓握敏感期」,少不了手指食物的營養,這幾招一定得學會
    手指食物是什麼呢?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能夠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在寶寶能吃輔食的時候,就可以為寶寶做一些手指食物,不僅能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還可以讓寶寶大飽口福。
  • 小寶寶有這些表現,以後絕對聰明絕頂,你家寶寶有嗎?
    2、眼睛靈活寶寶剛出生時,視覺並不是很敏感,越早學會用眼睛觀察這個世界,說明寶寶大腦發育越早,感知能力也越強。感知覺是嬰兒心理發展中最早出現的,而視覺又是感知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生活在適宜的視覺刺激環境中,將為他們知覺和認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小寶寶喜歡看東西,特別是圖書,有鮮豔顏色的東西,如紅球或黑白分明的靶心圖、條形圖、漢字等等。他特別喜歡看人臉。
  • 「剛出生的孩子,笑的越早越聰明」是真的嗎?有什麼科學依據?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出生不到3天的寶寶,已經會笑了,眼睛眯成一條縫,嘴角微微上揚,特別的可愛,感覺整顆心都要被融化一樣。對此,很多網友表示實在太可愛了,還有網友說這孩子一看就聰明,老話不是常說麼,出生後笑的越早,寶寶的智商越高。那麼,孩子出生不到3天,就會咧嘴笑,真的是高智商的表現嗎?
  • 0-12個月寶寶玩具怎麼選?收好這份玩具清單,讓娃越玩越聰明
    寶寶都喜歡玩玩具,家長也喜歡給寶寶買玩具,現在好多小朋友的家裡,到處隨手可拿的玩具。 的確,經常玩玩具,對於寶寶的認知和發育都很有好處。 但是,面對琳琅滿目的玩具,該怎麼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