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正常的一項生理現象,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沒有被身體吸收的那部分就需要及時的通過排便將其排出,這樣才能保證體內大環境的穩定與平衡,有利身體健康。而大便的情況能反映出身體健康的情況,不知大家在排便時有沒有看一眼的習慣,一般來說,大便都是成黃褐色或深褐色的,排便時發現大便是綠色的,是怎麼回事呢?是身體哪裡出問題了?別不當回事,早看早受益。
排便時發現大便變成綠色了,是怎麼回事?
飲食不當。雖然常吃綠葉蔬菜有益健康,但吃太多綠葉蔬菜,比如像青菜、西藍花等,就可能會引起大便顏色變綠,因為這些綠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綠色素,吃過多的話,排出來的便便就容易被染成綠色,等到體內剩餘的食物殘渣被排乾淨後,便便的顏色也就會恢復正常的,這一原因大家無需過於擔心。
腸胃出現問題了。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需要腸胃來進行吸收和消化,但若腸道的蠕動能力下降,速度減慢的話,食物就不能及時地被吸收與消化,堆積在腸胃裡,就會產生細菌與毒素,不斷的滋生,引起感染的現象。腸胃裡的細菌過多,也可能會改變大便正常的顏色。
消化異常。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便便變成綠色,都可能是消化異常引起的,小孩的腸胃還不是特別完善,如果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就容易消化不良,使得便便顏色變綠;成年人如果是腸胃比較虛弱的,也可能會出現綠便的現象。
那麼,如何緩解大便變綠的現象呢?
平時要注意調整飲食,多吃蔬菜的同時,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多飲水,飲食要清淡,最好吃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大便便綠的現象或能很快的就能得到緩解;平時要少喝點啤酒或其他的有顏色的飲料,不要熬夜著涼,這都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影響到腸道的消化。
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保護腸道健康,平時不要經常憋便,有便意就要及時排,防止便便在體內被二次吸收,減少增加了腸道的負擔,腸道內的細菌少了,吸收和消化也就會更正常,排便自然就會更正常了。
另外,便便的顏色除了變成綠色,若排便時便便出現以下幾種異常的話,大家也最好多了解一下。
大便總是不成形,黏在馬桶上衝不走,這種情況多半是暗示體內的溼氣重了,因為溼氣重,影響到了身體的正常的水運,體內多餘的的水分過多,只能跟著大便一起排出,平時營養要注意調整飲食除溼,注意身體的保暖;大便的形狀如果是像一粒一粒的羊糞球那樣的話,則要多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肥膩的食物,防止引起便秘。
結語:大便顏色變成綠色,可能與以上的幾個原因脫不開關係,上述的一些緩解的辦法不妨一試,或能幫到你,同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覺得尷尬,上完廁所不妨回頭看一眼便便,早發現異常早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