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是人體內大腸中的排洩物,是由沒有完全消化的食物、消化液殘留,以及水分等物質組成。大便產生後會刺激到直腸,隨後大腦就會發出指令,最後通過直腸收縮將大便排出體外。
健康人群的大便中不會混有血液,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人群在排便的時候會發現大便中有血,這是怎麼回事呢?會是癌症的表現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便有血的原因有哪些?
一、痔瘡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門部位疾病,患有痔瘡時,在早期一般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表現。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在排便的時候,大便中就會帶有血液,但血量不多,血液在大便的外層,顏色為鮮紅色,同時還伴有肛門部位的疼痛感。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會出現排便時血液噴射的狀態。
二、肛裂
肛裂,指的是肛管後正中部位出現皮膚撕裂或破裂的一種症狀。引起肛裂的原因較多,與嚴重便秘、反覆腹瀉或肛門外傷、肛管癌等有關。肛門處疼痛是患有肛裂的最主要症狀,往往在排便的時候疼痛感會加重。而且在排便時,糞便中會伴有血液,量少但顏色鮮紅。擦拭肛門局部時,所用的衛生紙上會帶有鮮血。
三、胃出血
引起胃出血的原因與患有胃部疾病以及血管病變,或肝、膽、胰疾病等有關。胃裡面的血管因刺激因素,或疾病因素等,導致擴張後破裂,從而出現胃出血的現象。胃出血的主要症狀為嘔血,並且在排便的時候,會出現大便帶血的現象,且糞便的顏色為黑色。
四、腸炎
腸炎是一種因感染真菌、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而引起的一種腸道炎症。患有腸炎時,患者會出現腹部疼痛、腹瀉以及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並且大部分患者會在排便的時候會出現血便的情況,血液顏色為鮮紅色,出血量較少。
五、結腸癌
結腸癌,是一種結腸部位的惡性腫瘤。引起結腸癌的病因較多,與飲食習慣、遺傳因素或生活習慣、精神因素,以及消化道疾病、寄生蟲、化學致癌物質等有關。結腸癌早期幾乎無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體重突然下降的現象,並且會出現長期的腹脹以及腹痛。
患者還會出現疲勞感、噁心感以及嘔吐、貧血等症狀。當結腸腫瘤侵犯到直腸血管以及黏膜時,會導致出現持續血便的現象。血液的顏色為暗紅色,出血量較多。另外,因結腸癌導致大便出血的時候,一般不會出現在大便表面,而是混在大便當中。
綜上所述,大便帶血的原因與患有痔瘡、肛裂以及胃出血、腸炎有關。這些因素導致的大便帶血,血液一般為鮮紅色,血液裹在大便的表面,且出血量較少。而當患有結腸癌的時候,也會出現排便時大便帶血的現象。但血液的顏色為暗紅色,混雜在大便當中,出血量較多,且伴有凝血塊。
當大大便中帶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找出病因對症治療。不管是哪種因素導致的大便帶血,如果時間較長,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貧血現象,直接危害到身體健康。如果是癌症導致的大便帶血,早發現早治療,否則,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會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