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戰略支持吉利學院,集中優勢力量,打造智能製造優勢學科

2020-12-17 巴渝微視角

緊跟時代步伐,展開蓉城新篇章

吉利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民辦本科普通高校,由世界500強企業吉利控股集團於1999年在北京創建。2014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高校。

2020年吉利學院為響應2·26講話精神,在國務院、教育部、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吉利學院將整體搬遷至成都市簡州新城辦學,進一步提升辦學規模和層次。

北大戰略支持,實現吉利教育跨越式發展

2019年5月,北京大學和吉利學院籤訂了戰略支持協議,北京大學作為吉利學院的戰略支持高校,雙方共同探索公辦、民辦高等教育融通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機制,共同努力將吉利學院建設成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典範。

未來五年,北京大學將大力支持吉利學院夯實應用研究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基礎建設,並選派具有較高聲譽和學術影響力的領軍人士充實吉利學院團隊。以任教、開設講座、培訓教師、學術交流、聯合科研攻關等多種方式,幫助吉利學院提升師資隊伍和科研能力;雙方還商定遴選部分課程以遠程網絡教學方式供吉利學院學生學習。對標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高校,在學校運行管理、學科和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管理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智庫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依託集團優勢,培養智能製造領跑者

北京大學、吉利控股集團和吉利學院三方將在吉利學院共建國家級聯合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創新平臺,開展聯合科研和科技攻關。各方發揮各自優勢,在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製造、無人駕駛、電子科技等重點領域開展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

未來在吉利控股集團的支持下,各方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構建緊密的學科鏈、專業鏈和產業鏈,結合吉利控股集團發展需要,聚焦重點領域打造一流的學科和一流的專業群,共同支持將吉利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的應用研究型大學。

吉利學院將始終秉持「走進校園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的校訓,為集團和社會培養大批應用研究型人才。培養適應新時代的複合型人才,全面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等新興智能製造學科專業登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祝賀:吉利學院成都校區落成,北京大學戰略支持,面向全國招生
    學院以百年高校的標準建設最美、最智慧校園,以AI+大數據為核心,實現「智能+教育」,確立了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願景。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北京大學與吉利學院戰略籤約,北京大學大力支持吉利學院夯實應用研究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基礎建設,選派具有較高聲譽和學術影響力的年富力強的領軍人士充實吉利學院團隊。
  • 北大戰略支持 吉利學院成都校區落成
    吉利學院不僅是四川省「十三五」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四川省2019年重點工程項目。北京大學對吉利學院的戰略支持,是學院的一大亮點。2019年,北京大學與吉利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常態化共建機制。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表示:「北京大學將大力支持吉利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智庫建設及運營管理等多項工作,為吉利學院建設成高水平的應用研究型本科大學添磚加瓦。」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學院以百年高校的標準建設最美、最智慧校園,以AI+大數據為核心,實現「智能+教育」,確立了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願景。依託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資源優勢和吉利控股集團產業資源優勢,以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先導,瞄準全球科技成果產業化前沿,做好學科和專業群的戰略布局,持續提升吉利學院的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打造公辦和民辦高校融通發展、創新發展的典範。
  • 吉利學院成都校區落成 北大戰略支持 西部又添一所應用研究型民辦...
    學院以百年高校的標準建設最美、最智慧校園,以AI+大數據為核心,實現「智能+教育」,確立了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願景。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北京大學與吉利院戰略籤約,北京大學大力支持吉利學院夯實應用研究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基礎建設,選派具有較高聲譽和學術影響力的年富力強的領軍人士充實吉利學院團隊。
  • 吉利學院落戶成都,名企名校共建民校值得期待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楊三喜)日前,吉利學院成都校區正式落成揭幕,在北京大學戰略支持下,這所擁有20多年辦校歷史的民辦大學,跨越2000多公裡,從首都搬遷到成都,將於今年9月迎來首屆6000名本科生。吉利學院前身為北京吉利大學,從首都北京搬遷到成都既是響應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戰略的號召,也是西部城市主動作為,積極引入民辦高校紓解地方高等教育短缺的結果。
  •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吉利學院科研振翅起航
    二、高人相助,振翅起航在成都這片沃土,世界500強企業吉利控股集團投資建設的吉利學院瞬間落成,集「山、水、樓、育、教、學、習、研、智、信」等融為一體,同時,北京大學西部研究院在此誕生,從此北京大學是吉利學院建設發展的戰略支持高校,該校正以三國時期諸葛亮「草船借箭」之態勢,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之絕唱,在北京大學西部研究院大力支持下,吉利學院科研工作將振翅起航,重新塑嶄新形象
  • 回顧高考前50天辛酸歷程,吉利學院讓你選對專業不負青春
    多年來吉利學院一直秉持著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董事長提出的「走進校園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校訓,以工學為龍頭,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體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學院通過整合機械、計算機和電子信息三大專業群優勢,著力於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將信息技術、人工智慧與汽車設計、製造、服務相結合,形成鮮明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和「學科交叉」辦學特色。
  •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劉越教授當選廣東省民辦高校智能製造學科與...
    近日,2020年廣東民辦高校科協聯盟暨智能製造學科與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換屆大會在廣州市從化荔博園隆重舉行。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智能工程學院院長劉越教授當選廣東民辦高校科協聯盟暨智能製造學科與產業聯盟第二屆主席。廣東省科協組織聯絡部部長朱海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副校長曹文文等應邀出席此次大會。
  • 吉利學院揮別北京遷址成都 西部高等教育引來活水
    北大優勢資源的支持,豐富了我國高校對口支援計劃的內涵,在幫助吉利學院提高辦學水平的同時,也為公辦和民辦高等教育融通發展探索了一條全新的路徑。而成都此番引入吉利學院,則顯示出西部大城市在高等教育領域發力的決心。「成都、重慶等西部大城市經濟實力強,發展勢頭好,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支持力度大,政府層面的重視最終促成了吉利學院的引入。」姜朝暉表示,吉利學院從1999年創建以來,在全國民辦院校中發展較好,具有相應的辦學特色和優勢,這跟它與產業對接比較緊密、培養的人才直接服務產業有很大的關係。
  • 吉利學院成都校區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智能科技學院院長易勇代表教師發言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表示北京大學作為吉利學院的戰略支持高校,將在吉利學院成都校區設置北京大學西部研究院,在學科和專業建設、師資隊伍、科研創新
  • 北京吉利學院:打造高質量應用型本科大學
    近日,人民網教育頻道專訪北京吉利學院校長霍偉東,為考生和家長解讀北京吉利學院2018年最新招生政策。霍偉東表示,立足「產教融合、企業辦校」,我校致力於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大學。 霍偉東介紹,北京吉利學院是企業家李書福2000年創辦,當時創校的時候叫北京吉利大學。
  • 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召開學科建設研討會
    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陳曉明介紹計劃組建學科群,建立「中國古典學中心」「現當代文學與理論中心」「語言與人類複雜系統研究院」「北京大學文學創作中心」,對內整合專業的分散格局,逐步形成學科發展的重心方向,形成每個學科群的優勢特色。歷史學系主任張帆表示,希望在已有一定基礎的重點發展方向設立實體機構,如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出土文獻研究所等,從而集中資源、發揮優勢。
  • 聶無逸:集中力量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優勢
    二、城市化與產業發展互為支撐:集中力量提升國家競爭優勢城市化是產業發展的載體,而產業發展是城市化的發展驅動,兩者不可人為割裂。過去強調城市化必須是以人為中心的城市化,這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人在城市裡需要生活和工作,只有產業發展才能提供城市人口經濟意義上的棲息方式。
  • 吉利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獲評為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
    近日,吉利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具備專業定位明確、專業管理規範、改革成效突出、師資力量雄厚、培養質量一流等條件,獲選為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專業定位吉利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於2014年開始招生,根據國家、行業和企業發展,明確了專業定位:依託吉利控股集團,立足川渝地區,面向全國汽車行業建設和發展,培養汽車產業需要、吉利控股集團認可的汽車製造研發、兼顧汽車設計、維修領域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 北京大學「中日先進位造與機器人國際交流合作項目」正式啟動
    這標誌著北京大學和日本高校在先進位造與機器人領域的合作走向深入,為北京大學新工科教育和相關學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延伸閱讀:北京大學「中日先進位造與機器人國際交流合作項目」是在國際合作部、學科建設辦公室支持下開展的國際交流合作系列重點活動,旨在深入發展北京大學和日本相關高校在先進位造與機器人領域的教學科研合作:1.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國際交流。
  • 武漢集中優勢資源突破戰略新興產業
    圓桌論壇環節,小米集團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王斌、武漢慧聯無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胡昱、武漢芯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院長龔強與圓桌主持人、《投資時報》執行總編輯鄧妍一起,以「創新引領,培育壯大新動能」為主題,就中國的晶片產業發展以及武漢在此領域的獨特優勢展開了熱烈討論。
  • 南京智能製造學院揭牌,致力打造創新人才培育「新高地」
    交匯點訊 作為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嘉年華系列活動,11月27日下午,智能製造工程精英培養論壇暨南京智能製造學院揭牌儀式,在麒麟科創園人工智慧產業園揭幕。據悉,學院將整合中德兩國優勢資源,為南京智能製造業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 玲瓏輪胎攜手騰訊雲與華制智能 全力打造「三位一體」智能製造系統
    記者從玲瓏輪胎處獲悉,玲瓏輪胎與騰訊雲、華制智能21日在騰訊全球新總部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玲瓏輪胎智能製造、智慧營銷的新紀元。本次戰略合作由騰訊雲與華制智能牽頭,將整合騰訊集團的科技力量,融合華制智能在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優勢,助力玲瓏輪胎搭建全球化產業服務平臺和智慧零售平臺,建立全生態、全天候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連接的智慧工業後市場雲平臺,打造品牌消費者零距離互動營銷,賦能從製造向服務邁進的產業轉型升級。
  • 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於20日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策劃、組織具有國際影響的文物和藝術展覽。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三方籤署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