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姜女士,是一位大齡準媽媽,即將在12月份迎來她的第一個寶寶。不過,在最近一期的產前檢查中,醫生卻告知姜女士寶寶是臀位。如果在生產前,寶寶依然是「臀位」,為安全起見,可能只能剖腹產了。一直想順產的姜女士聽到這就慌神了。
子宮對於胎兒來說就像一所小房子一樣,整個孕期保護著胎兒免受外界的幹擾,但胎兒在這所小房子裡大部分是呈倒立的狀態,即頭在下屁股在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頭位。臀位正好相反,胎兒頭的位置與我們頭的位置方向相同,頭在上屁股在下邊,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坐生。
胎位不正是分娩的大敵,臨產時胎兒頭位,是最適合自然分娩的。而橫位、斜位、臀位等這些不正的胎位是難產的一個原因,其中臀位是最常見的胎位不正。臀位怎麼辦呢?危險嗎?
臀位有什麼風險?能順產嗎?
雖然準媽媽大都希望能順產寶寶,但目前臀位寶寶絕大多數會採取剖宮產。主要是因為擔心寶寶的腳和臀先露,頭部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形成可以配合骨盆通道的形狀,而且可能在其他身體都出來後,頭部反而被卡在裡面,若8分鐘內胎頭仍未娩出,則臍帶受壓時間過長,有發生新生兒窒息的可能。同時,臀位自然產還可能會對連接手臂和手掌的主要神經造成傷害。而且,臀位臨產後容易發生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易發生產後出血。
有辦法糾正臀位嗎?
孕28周前臀位是不需要幹預的,但到了孕30周以後仍然是臀位,應該及早採取措施,孕30~32周是糾正臀位的最佳時間。
1、臀高頭低位。睡眠時,將孕媽咪臀部墊高,藉助重力作用幫助胎兒轉正胎位,這種體位不會使孕媽咪感到不適,容易接受,效果尚可。
2、胸膝臥位法,孕媽咪可以在家自行糾正。避免飽食狀態下進行,操作前先解小便,跪在硬板床上,雙膝與肩同寬,胸肩貼在床上,頭放在床上轉向一側,雙手下垂於床兩旁或放在頭兩側,大腿與小腿成90度直角,臀高頭低位,以免胎頭頂到母體的橫膈處,借重心的改變使胎兒由臀位轉變為頭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鐘,一至兩周見效。
3、腹部外倒轉術。不能自行進行,要在醫院由醫生操作完成。準備行外倒轉的孕媽咪,胎兒不能太大,體重最好在3500克以下,沒有臍帶繞頸、前置胎盤等併發症。
究竟該怎樣讓寶寶從臀位轉回頭位呢?在網絡上,關於「臀位轉正」的技術帖有很多,既有非醫療手段,也有醫療手段。這些方法之中,有些靠譜,有些不靠譜。少數不當的「臀位轉正」手段,甚至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風險。因此,在嘗試「臀位轉正」之前,一定要與專業的醫護人員先進行討論,要儘量採用零風險和低風險的「臀位」轉正方法,並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