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六個月的朋友,前段時間給我打電話,說醫生告訴她胎兒臀位,需要回家糾正胎位。這讓她非常擔心,想了想身邊生過寶寶的只有我,也就打來了求助電話。
儘管回家之後聽從醫生的建議,非常努力地改善胎位,但到孕晚期的時候,檢查結果仍然很不理想。朋友總是忍不住想,胎兒蜷縮在肚子裡,會不會對腿部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呢?
了解朋友的憂慮所在後,我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生產經歷。其實當時的我,也面臨著胎兒臀位的問題,只不過查閱了相關資料之後,也就慢慢放下心來,身邊經歷過這種情況的寶媽不在少數。
加之性格一向比較樂觀,沒太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後來的生產過程也非常順利,所以在我看來,胎兒臀位並不是多麼嚴重的事情。尤其孩子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了,腿部並沒什麼異常,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喜歡蹦蹦跳跳,十分健康。
01「過來」媽媽們的看法
媽媽1:我家娃之前一直是臀位,剛開始也特別擔心,到了九個月的時候,他自己轉了過來,生產過程還算順利。
媽媽2:我覺得沒必要太擔心,當年檢查是臀位的時候,我也沒有放在心上,現在孩子的腳和背都很正常。
媽媽3:沒什麼毛病,孩子現在12歲了,正常得很,當年也是臀位。
看到這些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想必朋友的擔心會打消一些。那麼,臀位會給胎兒和媽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在這裡有必要跟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02臀位的表現
胎兒臀位的確會帶來分娩時的風險,也是一種有危險的異常胎位。我們常說的「臀位」,指的就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頭部在上腳背在下。出生的時候就會腳先露,再之後是頭部,還是比較危險的。
如果36周後,胎兒臀位仍然沒有變化,那麼就很難將它糾正過來。
平時媽媽可以通過摸自己的肚子,感受到胎兒是否臀位,如果在肋骨以下有圓形、較硬的胎兒頭骨,那麼八九不離十就是臀位。也可以通過胎兒的胎動來判斷,在28周以後,胎動大部分在中上腹部,如果小肚子經常有胎動,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性是臀位。
準媽媽們在做產檢的時候,如果報告上寫著胎兒臀位或胎頭位於臍上,這時就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注意可能會帶來的生產困難。
03臀位的類型
①單臀位(腿直臀先露):
這種類型在檢查的時候,胎頭處於宮底正中,髖關節屈曲,膝關節伸直,臀部會先露。
②完全臀位(混合臀先露):
如果胎兒的背部在左側,胎頭在右側肋骨下,兩側的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就會出現臀部和雙足先露的情況。
③不完全臀位:一般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的足先露,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04為什麼會形成胎兒臀位?
據不完全數據顯示,有百分之3到4的準媽媽,都會有臀位生產的情況。造成臀位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一.羊水過多
一旦準媽媽體內的羊水過多,會讓胎兒遊戲玩耍的空間變大。因而,胎兒也會變得更加「調皮」,喜歡在媽媽的肚子裡翻跟頭,從而出現臀位的可能。
二.羊水過少
當媽媽的子宮裡羊水太少的時候,會限制胎兒的活動範圍,這時為了讓自己舒服,胎兒只能選擇臀位的姿勢,乖乖地等待降生。
三.孕媽媽腹壁鬆弛
這和羊水過多的原理是一樣的,若孕媽媽腹壁鬆弛,就會給胎兒提供了更多的活動空間,他會變得非常自由,產生胎位不正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增加了。
四.子宮畸形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可能在準媽媽身上,若她本身子宮的形狀不正常,為單角子宮或雙角子宮,這時胎兒只能選擇臀位,讓自己在肚子裡更舒服一些。
五.多胞胎
畢竟媽媽的子宮空間是有限的,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舒服一點,多胞胎之間會產生「競爭」。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自然就會有比較弱勢的那一方,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也只能採用臀位,儘可能為兄弟姐妹,留出足夠的空間。
六.胎兒畸形
一般來說,正常胎兒都是頭在下腳在上,如果出現了臀位,很可能是胎兒畸形造成的。
正常胎兒的頭部重量比較大,所以會保持正常胎位,如果胎兒是無腦兒,又或者腦積水的話,頭部的重量較輕,就會採用臀位的姿勢生存。當然,這個問題可以從大排畸當中可以檢查出來。
七.胎盤位置
胎盤的位置對臀位的影響很大,如果胎盤存在於子宮底或子宮一角,那麼就很可能造成胎兒臀位。
05胎兒臀位有何影響
一.闢謠:胎兒臀位會影響腿部發育?
這個問題準媽媽們完全不必擔心,只要胎兒在肚子裡保持正常的胎動,羊水含量比較豐富,那么正常發育是不成問題的。畢竟胎兒並不是靜止不動的,他會把自己的雙腿蜷縮起來做運動。
另外,在六個月做大排畸時,醫生也會看到胎兒的腿部是否發育正常,通過一些檢查來判斷胎兒的健康狀況。
二.容易引起早產
若胎兒臀位,會對羊水囊造成更大的壓迫,有可能會出現早產的跡象。不過,只要在孕檢期間發現孩子是正常的,就不需要特別擔心,良好的心理素質會幫助胎兒更加順利地降生。
三.順產危險性大
胎兒臀位會對順產的過程造成困難,一般來說胎兒的頭比下肢大,當頭先產出的時候,會充分擴展產道,讓身體和腿能順利產出。如果剛好臀位,不能事先將產道擴到合適大小,會將胎兒的頭卡住。
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能順利生產,很可能會造成胎兒窒息,也會對新生兒的脊柱等產生壓迫影響,對媽媽來說也是有傷害的,還可能會造成大出血和陰道撕裂。
06若想順產,糾正胎位是關鍵
一.艾灸小腳趾
經常艾灸小腳趾外側指甲的至陰穴,會通過熱效應刺激穴位,成功幫助胎兒回歸頭位。
但是,在這裡也提醒準媽媽們,如果有早產跡象或產道出血等異常情況,千萬不要採用這種方式進行糾正。
二.胸膝臥位
採用胸膝臥位矯正胎兒臀位的成功比例,在百分之70到80左右。空腹排空膀胱,雙腿屈曲跪在地上,前胸儘可能貼地面,抬高臀部,雙上肢肘關節屈曲放於胸前,每天早晚可做一次,一次時間15分鐘左右即可。
雖然胎兒臀位不會帶來致命風險,但準媽媽們還是要儘可能地調整,這樣才會降低生產的危險係數,讓寶寶更加順利地來到這個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