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首相,卻說自己是中國人後代,穿中山裝見天皇

2020-12-27 上下吾千年

日本戰後第一個內閣是東久邇宮稔彥首相,他也被人稱為「投降內閣」是因為他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短命的內閣首相。在一九四五年,日本已經投降了,他作為首相目的就是強制日本的頑強抵抗的力量放下武器。他在首相的位置上做了五十四天,成功的使日本徹底投降,在七百多萬日本軍人全部投降之後,他也完成了首相的任務,光榮辭職了。

一九九四年的羽田孜是第二個短命的首相,他的姓氏叫羽田,所以它經常公開稱自己是中國人徐福的後代。他在位六十二天,組建的內閣是個少數黨執政的內閣。他曾在中日的關係下留下濃厚的一筆記錄。他姓羽,在日文的發音就是中國的「秦」,祖先給他留下一個「秦陽館」的匾額,一直保存在他的家中。

徐福的故鄉在江蘇的連雲港,六十七的羽田孜在二零零二年到訪中國時特意到徐福故鄉尋根。周圍有許多的熱情中國群眾,他便向群眾打招呼,稱我和你們一樣,很高興看到你們,我們都是徐福的後代。他生平來過兩次中國,只要在中國或者日本有與徐福有關的活動,他都親自參加。

日本沒有第二個人像他一樣穿著中山裝見天皇。羽田在二零零七年結束採訪時說,每當有人談論徐福時或者和中國的朋友談論徐福,總會感到自己熱血沸騰。當他說出這些話時,他已經七十二歲高齡了。在戰後,因為首相的影響,徐福研究會所像雨後春筍在日本不斷冒出來,徐福當時在日本的地位已經高到了日本天皇的胞弟都說徐福是日本的國父。

從那個時代就可以看出來日本右翼勢力不可能一刀切斷中日兩國的歷史聯繫的。他以自己是中國的後代為榮,為了表示自己有中國的血脈,他還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他在接受《世界新聞周刊》記者的採訪時公開聲稱,他在見日本天皇時也是這麼穿著的,只有他一個人這麼穿去日本的國會。

羽田是一個有膽識的人,因為他敢坦言自己是中國人的後代,他認為自己要有寬廣的心胸,要有長遠的目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好中日的關係。羽田這麼喜歡中國是偶然嗎?明顯不是這樣的。在那個時期,美國向日本施壓,要求日本更多開放出本國的市場,而日本為了保護本國的市場並不同意。

美國為了報復日本的行為,起訴日本到關貿總協定,美日的關係漸漸緊張起來。羽田看到與美國的關係不好,便想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他提出「回歸亞洲」的口號,建立起了與領國友好關係,而他認為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國家,和中國改善關係是這個口號的支柱。

在2003年,羽田前往中國的同濟大學之前自己的手指由於意外骨折了,但為了不影響的自己的行程,依舊綁著繃帶到同濟大學發表自己演講。他在演講中說中國地大物博,世界上1/5的人的人都在中國,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在經濟、政治上都會變得更強。

他也預言中國不可能缺席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在二十一世紀,中國一定是國際舞臺上一顆亮眼的新星。二零一七年八月份,這位老人在家溘然長逝,享年82歲。即使他僅僅在首相的位置上當了六十二天,但這沒有阻礙他成為了有史以來在日本政壇中最亮眼的中國聲音。

相關焦點

  • 中國後裔成為日本首相,見天皇穿中山裝,這是他最驕傲的事
    雖然日本右翼勢力在對外關係上始終保持強硬的態度,但日本國內也有堅持對中國保持友好的聲音。羽田孜,是日本的第80任首相,雖然他是一位日本的政治家,但羽田孜堅持認為自己是中國的後裔。這還得源於秦始皇派遣徐福東渡日本尋找長生藥,史料記載,晚年的秦始皇一直沉迷於長生藥,就派遣徐福一眾人為其尋找長生藥。
  • 日本史上唯一的華裔首相,見天皇也穿中山裝,在位64天被迫下臺
    部分日本人至今沒有悔悟,給中日兩國的友好發展,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不過,在日本境內也有一些比較有良心的人。比如曾經的日本首相羽田孜先生,他是日本史上唯一的華裔首相,見天皇也穿中山裝,在位64天被迫下臺。羽田孜認為自己的祖先姓秦,是跟隨徐福來日本尋找長生不老藥的下屬。因為這個歷史淵源,他對中國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
  • 此人是日本首相,卻非常偏愛中國中山裝,還說自己是中國人後裔
    不過日本人中還是存在著明事理的人物的,這個人就是日本的第八十任首相羽田孜,羽田孜做了首相之後,一直就是在為中日友好相處做貢獻,他在位期間就經常的來訪問中國,他認為搞好中國和日本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他也對日本在抗日戰爭期間做出的傷害,表示了抱歉,他應該是算是日本少有的有良心的人了。
  • 日本史唯一一位華裔首相,面見天皇都是穿中山裝,在任64天後被迫下臺
    他曾經是日本的首相,還是日本歷史上唯一的一位華裔首相。說到羽田孜,可能有很多人不認識,他在早期是日本唯一一位華裔首相,在他心裡,他一直認為自己的祖先是秦朝人,當年徐福帶人來到這裡尋找長生不老藥。因為他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對待中國的歷史和中國這個國家,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
  • 對中國友好的日本首相,穿中山裝吃中國菜,還回中國認祖歸宗
    對中國友好的日本首相,穿中山裝吃中國菜,還回中國認祖歸宗 導語:2017年8月28日,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在家中病逝。聽聞這個消息,我國政府對羽田孜的家人進行了電話慰問。大批中國人也相當惋惜。羽田孜是一位正直善良的男人,他不同於其他日本政客。羽田孜懂得反省,他對中國老百姓滿懷愧疚。
  •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天皇和首相誰大?工資多少?要上班嗎?
    說到日本天皇,大多數中國人的腦海中會出現兩種象徵性的印象:一種是日本「天皇」與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是同一種,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另一種是在日本裕仁天皇統治時期,他對中國、朝鮮發動了戰爭,甚至發動了東南亞乃至美國戰爭、東亞大戰和太平洋戰爭。遺憾的是,1945年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沒有被國際軍事法庭定罪,他沒有成為戰犯,也沒有被追究「責任」。
  • 這個日本首相公開反對天皇,天皇卻對他一直非常信任重用
    長久以來,天皇在日本國民的眼中都被視為神明,這種崇拜在今天雖然有所減弱,但仍然是無可比擬的。然而,就在上個世紀初,曾任日本首相的西園寺公望,卻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把天皇當做神來看待是不對的,應該把他當做人來看。」
  • 日本天皇是傀儡?戰時他權力大得驚人,首相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而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日本天皇只是象徵性的,他的職責多數是禮節性的,如代表國家出訪,籤署法律文件等。實質上是政府(內閣)掌握行政權力,其最高領導人是首相,又稱內閣總理大臣。雖然在歷史上日本天皇多以傀儡的形勢存在,但在近代戰時日本天皇的權利也是大的驚人,首相就曾經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 日本為何有首相也有天皇?誰更厲害
    據說日本天皇這個名字從唐朝沿用至今,唐朝時期武則天把自己稱為天皇,莫不是日本在模仿唐朝?不管是不是模仿,日本與我國的文化相似之處非常多,包括日本現在的文字,有許多還是漢字的演化,日本在很大一部分的文化都是離不開中國華夏文化的影響。日本為何有首相也有天皇?
  • 日本天皇為何不願公開皇陵?英專家:日本天皇很可能是中國人後裔
    文丨笑傲天下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日本與中國隔著日本海遙遙相望,和中國類似他也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國家。同樣曾經經歷過封建帝制的日本也有著自己的「皇帝」,不過在他們國家被稱為「天皇」。
  • 日本人乃何許人也?他們真是中國人後代?挖掘天皇墳墓被嚴格禁止
    日本皇室成員,昭和天皇與明仁天皇二戰結束之前,日本天皇已經發表《人間宣言》了,即承認自己是人,不是神的後代,按照道理來說,日本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想要挖掘歷代天皇的墳墓,是不存在褻瀆天皇神聖性的說法的
  • 在日本,首相和天皇有什麼區別,誰的權力大,天皇是世襲制嗎?
    天皇與首相區別的問題,其實很早就回答過了,但是很多朋友對於天皇和首相的關係還是比較迷糊,這裡就再次回答一下。天皇是世襲的,日本號稱萬世一系,意思就是即便過了萬年,也還是天皇家的人當天皇。而首相呢,實際上需要「天皇的冊封」才可以當首相,不過這種冊封的制度,現在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 這個印度人做了此事,日本首相說忘不了他,中國人更不能忘記他
    這個印度人叫拉達賓諾德·巴爾,1886年出生,當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他憑藉自己的勤奮成為了印度為數不多的律師。這使得他可以代表殖民地國家參加東京審判。   大概是被英國人的統治給氣壞了,這位拉達賓諾德·巴爾仇視歐洲,卻對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抱有好感,他之所以喜歡日本,他把日本視為亞洲的驕傲,甚至是解放者,總之,他對日本是又同情有欣賞
  • 最親華的日本首相,一年至少4次訪問中國,稱自己是徐福的後代
    當然,在眾多日本人中,還是有很多親華的,有一位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鹽谷保芳,就非常悔恨他當年的所作所為。他本身並不喜歡戰爭,參軍完全是國家強迫,雖然侵華並不是他的本意,但是在戰爭期間,依然有不下10位中國人死在他手中。
  • 日本的首相和天皇到底誰權力大?很多人都猜錯了
    但是在日本卻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天皇和首相在日本國內的地位都很高,而且都有很大的權力,那到底是天皇的權力大還是首相的權力大呢?很多人都猜錯了,下面一起來看看。首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的權利幾乎全都是掌握在天皇的手中,也就是封建時代的中國古代皇帝。可謂是天皇下達什麼命令,所有人都必須服從。
  • 日本的兩個官職:天皇和首相,到底誰更厲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我們應該就很清楚了在日本人的心中佔有最崇高地位的就是日本的天皇。日本的這些士兵為了天皇而去拼、去戰鬥,不過到現在我們也能夠看出來,在日本現在首相應該才是絕對無敵的存在,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具體來看一看。
  • 日本天皇竟然承認是中國人?
    和天皇的御弟三笠宮動情地說:徐福是我們日本人的國父。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多次表示,羽田家族來自中國,祖先是徐福。講中國歷史的時候,咱們講過徐福的故事。徐福的故事,在中國最牛的兩本歷史書《史記》和《漢書》裡都有記載。秦始皇派徐福到東海仙山去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徐福去了,沒找著仙藥。
  • 日本裕仁天皇離世,邀請中國派代表出席,我方回復讓日本皇室氣憤
    但國內的倒幕派和德川幕府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轉移矛盾,明治天皇開始把矛頭指向了國外,到了1876年,日本和朝鮮爆發了著名的「江華島事件」。 為了擴軍備戰,明治天皇還向海軍提供了一個八年計劃。希望在八年的時間裡,投資2600萬日元,建造大小艦船32艘,因為在當時的日本人看來,李鴻章打造的「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對日本產生了嚴重的威脅。
  • 日本天皇哪來的?為何明仁天皇公開承認自己有韓國血統?
    日本民族和朝鮮民族屬於一對老冤家,因為歷史原因所以衝突不斷,至今兩國國民之間仍然有著很尖銳的對立情緒;但是,同時,這兩個民族的地緣和人文方面的聯繫又很緊密,有一個事實可能很多日本人都無法接受,韓國人甚至中國人都感到意外,就是——日本皇室實際是有朝鮮半島血統的!
  • 日本天皇的病歷曝光,難言之隱讓他不得不早早下臺
    今天說的是日本第133代天皇,大正天皇嘉仁,而不是當今天皇明仁。當今天皇明仁,是嘉仁的孫子,他是與他父親裕仁截然不同的天皇。他父親裕仁的一生,與軍國法西斯主義一道,把盛極一時的日本推到戰爭頂端,把國家弄崩潰,把天皇從「神」變成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