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哪來的?為何明仁天皇公開承認自己有韓國血統?

2020-12-18 國史拾遺

日本民族和朝鮮民族屬於一對老冤家,因為歷史原因所以衝突不斷,至今兩國國民之間仍然有著很尖銳的對立情緒;但是,同時,這兩個民族的地緣和人文方面的聯繫又很緊密,有一個事實可能很多日本人都無法接受,韓國人甚至中國人都感到意外,就是——日本皇室實際是有朝鮮半島血統的!

這可不是什麼野史雜聞,這是貨真價實的歷史,就連日本皇室都是承認的,前任日本天皇明仁在2001年12月23日,即他68歲生日那天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日本皇室和古朝鮮王室有親緣關係,還表示自己與朝鮮半島有某種親切感。

當然,明仁本人這麼說可能帶有親近日韓兩國關係的意圖,明仁天皇行事、表態一向得體,所以儘管是日本皇室,中韓兩國對其也一向尊重,但明仁也不是無緣故的空穴來風,他這麼說的緣由是因為他本人是桓武天皇的後代,而恆武天皇的母親呢?從血統上來說就是朝鮮人。

這是啥情況?說到這裡要先簡單介紹一下日本人的基因了,日本人(大和民族)實際上有兩個主要基因來源,一個可以認為是日本原住民,即繩文人,當時他們其實也是來自大陸,因為一開始日本列島和大陸是連在一起的,但根據考古分析,他們大概3.8萬~1.8萬年前從大陸集團中分離出來,這是因為日本和大陸分離了。之後原始人航海技術不發達,所以繩文人基本就在日本列島上成了一個獨立的集團了。

而另一派,則是大和文明的主要締造者,就是彌生人,彌生人是指彌生時代(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3世紀)來到日本列島的移民團體,這個時候,大陸地區已經有了相對發達的文明,而日本列島的繩文人則基本還相當於原始人,這麼一批移民主要來自於江南吳越地方的水稻農民、齊國以及朝鮮半島。

彌生人剛剛移民到日本的時候,那文明程度可比繩文人高多了,所以他們很快就徵服了繩文人並和繩文人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大和民族。日本上古文明傳說竟然有什麼原始的天皇神文聖武,帶著部族東徵開疆拓土,文明先進,徵服了很多野蠻人,實際反映出的就是彌生人徵服日本的歷史。現在日本人從長相上,也有彌生人和繩文人兩種的,看下圖就明白了。

但是,日本社會的上層,尤其是上層政治家,那當然都是更厲害的彌生人了,數千年都是如此,所以日本政治家在長相人明顯就和大陸人更接近。

那說到日本皇室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日本和大陸的移民聯繫到了後來基本就斷了,因為中國自秦朝開始就是大一統政權了,不可能讓你隨便出海移民,但是在朝鮮半島這裡有一個口子,朝鮮半島和日本西南部實在是太近了,這兩處的交流一直以來就非常頻繁,有朝鮮人移民日本,同時也有日本人移民朝鮮。

日本比朝鮮半島大,所以當學到了大陸和朝鮮半島傳播過來的文明後,大和朝廷(中國古代稱為「倭國」)實際上實力就強於朝鮮半島了,而朝鮮半島後來也形成了多個政權,其中朝鮮半島西南地區的百濟和日本的關係就非常緊密。

在百濟和倭國的交流中,倭國的地位更尊貴,因為倭國國力更強,所以實際上倭國就相當於百濟的靠山,有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學者來到百濟進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當然,也有百濟王族和貴族過去和倭國通婚。歷史記載有:百濟阿莘王的太子於397-405年曾與應神天皇一起住在大和宮廷。他後來成為百濟腆支王。應神39年,百濟國王派其妹與7位侍女去日本。仁德天皇時代,百濟國王之孫去日本養隼,與天皇出獵,蓋滷王時代,派其弟到倭侍奉雄略天皇。479年,百濟的三斤王死後,昆支的次子回百濟成為東城王,雄略天皇甚不捨得。百濟王扶餘豐的兄弟被封為王,在日本生存至10世紀。

根據日本史書《續日本紀》記載,桓武天皇的母親高野新笠是武寧王的嫡系子孫,所以,桓武天皇可以認為是日韓混血兒。

恆武天皇,日本第五十代天皇(在位時間:781年4月3日-806年4月9日),其母親百濟武寧王的十世孫

恆武天皇的時候,百濟王室移民到日本的情況更多了,因為百濟當時被唐朝給滅了,所以許多百濟遺民逃往日本,並接受大和朝廷的保護,百濟王族子孫在日本傳百濟王統。

日本畫家畫的百濟流亡者流亡到日本

日本皇族有朝鮮血統(別說恆武天皇了,說實話日本最開始的天皇應該都是從大陸或朝鮮半島移民過來的「彌生人」,傳統日本史學甚至認為日本天皇是中國吳王的後代),這在史學界其實基本已經是共識了,只不過明治維新後,推行軍國主義的日本政府長期鼓吹所謂的「純血」,忌諱提起此事,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都不知道這個事情。

相關焦點

  • 日本明仁天皇的政治交代
    因為日本戰後憲法規定,天皇是「國家和國民整體的象徵,其地位以主權所在的全體國民的意志為依據」。憲法雖規定天皇有公布憲法修正案、法律、政令、條約及召集國會、解散國會、公布舉行國會議員選舉等權力,但這些權力的行使,必須「根據內閣的建議與承認」,「天皇只能行使本憲法所規定的有關國事行為,並無國政的權能」。從而,天皇便由戰前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專制君主變為「日本國的象徵」,處於無任何實權的象徵性地位。
  • 亞洲|明仁天皇今日退位 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
    人民網報導,日本明仁天皇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同年5月1日即位新天皇並修改元號。明仁天皇生於1933年12月23日,1989年1月7日繼位,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平成。作為國家的象徵,明仁經常會見外賓或出訪。這些外事活動對發展日本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際,明仁訪問中國。
  • 日本或就天皇退位立特別法 僅限明仁天皇
    在日本明仁天皇發表視頻講話流露退位意向兩個多月後,首相安倍晉三的私人諮詢機構「關於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有識之士會議」在首相官邸首次開會。  日本媒體報導,會議討論重心將圍繞制定天皇退位的特別法,而這部特別法僅適用於現在的明仁天皇。討論結果最快會在明年年初公布,屆時國會將著手進入立法程序。
  • 日本天皇為何不願公開皇陵?英專家:日本天皇很可能是中國人後裔
    而考古學能確定的是第十代天皇所以才有專家們質疑天皇血脈的來源。 相傳他們一直往東,來到了日本,徐福就在日本當了自己的土皇帝。 不管是太史公的《史記》還是日本史學家宮下義孝的《宮下富士古文書》都記在了這件事情,而徐福確實也存在,在日本當地更是有著諸多祭祀徐福的廟宇,有徐福宮,徐福廟甚至徐福墓等等。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劉秀玲日本明仁天皇4月30日正式退位,平成時代宣告結束。明仁天皇在位30多年間,日本多次經歷天災,沒有戰爭。平成最後一天講話,明仁寄望下一個時代依然和平。【結束公務】30日清晨,日本多地降雨。上午10時許,明仁身穿「黃櫨染御袍」,依次前往皇宮「賢所」「皇靈殿」「神殿」,向三座宮殿供奉的天神和歷代天皇報告即將退位,結束在位期間最後一次宮內祭祀。皇太子德仁身穿黃丹袍一同行禮,明仁的次子文仁夫婦和其他皇室成員列席。
  • 他曾是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明仁天皇200年來生前退位第一人
    但昭和天皇不願自己的孩子像自己小時候那樣遠離雙親生活,於是,昭和天皇在內宮設置了皇子御殿,把明仁留在身邊。圖為兩歲的明仁皇太子。但是根據嚴格的日本皇室傳統,明仁從兩歲必須開始同父母分開生活,在皇家幼兒園長大。1936年,明仁滿兩歲後離開雙親,開始是由赤坂離宮內的東宮傅育官撫養。
  • 日本明仁皇后:被用作生育工具,為天皇生2子1女,拒絕與天皇合葬
    說到日本,很多人腦子裡肯定率先浮現出的,就是上世紀曆經14年的抗日戰爭。二戰後的日本因為美國的庇護,不僅天皇沒有受到審判,甚至連天皇制度都還一直延續到現在。而咱們今天要談到的,就是當然明仁天皇的妻子美智子皇后。
  • Voice: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前最後一次生日會,他說了什麼?
    日本明仁天皇日本明仁天皇將於明年 4 月 30 日退位,成為日本皇室近 200 年來第一位生前退位的天皇。2 年前他第一次在電視上公開這個想法時,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現在,人們已將注意力轉向了對一個時代的總結,以及對下一個時代的擔憂和思考。
  • 日本明仁天皇「生前退位」 為平成時代書寫和平註腳
    明仁天皇退位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因為這是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日本現行《皇室典範》規定,皇位繼承以前任天皇駕崩為前提,健在時不能退位。明仁天皇在2016年8月8日向日本國民發表視頻講話時,首次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明仁表示,考慮到自己已82歲高齡,「擔憂或難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向日本國民謀求理解。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皇太子今日繼位新年號為令和
    明仁天皇退位儀式30日下午在皇居的宮殿正殿舉行。皇室成員、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地方自治體政府等代表約300人參加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作為國民代表發表講話說,感謝明仁天皇30年來盡心履行作為象徵天皇的職責,任何時候都與國民共苦樂,並表示將銘記明仁天皇走過的道路,努力創造和平、充滿希望的未來。隨後,明仁發表作為天皇的最後講話。
  • 明仁天皇透露和平形象,娶了一位平民妻子證明,當中國國宴招待時
    明仁天皇透露和平形象,娶了一位平民妻子證明,當中國國宴招待時。。。日本是一個具有文化色彩的國家,他們相信天皇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十分看重皇室家族的血統,而在日本歷代的天皇裡面,卻有這樣一位天皇是不注重血統的,他就是明仁天皇。
  •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天皇是國王
    英國女王是國王,不是皇帝日本君主的名號為「天皇」,有一個國家實際上是不承認的,這個國家就是韓國,在韓語裡,「天皇」沒有對應的漢字詞,而韓語裡沒有「天皇」並不是真正的沒有對應詞,而是韓國人不願意使用「天皇」這個詞來稱呼日本的君主,他們認為只有中國古代的皇帝才是皇帝,日本君主是國王,而不是皇帝,因此,在韓國,日本天皇的「天皇」名號是不被承認的,韓國人稱日本天皇為「日王」,「日王」實際上就是日本國王的簡稱。
  • 日本為何有首相也有天皇?誰更厲害
    據說日本天皇這個名字從唐朝沿用至今,唐朝時期武則天把自己稱為天皇,莫不是日本在模仿唐朝?不管是不是模仿,日本與我國的文化相似之處非常多,包括日本現在的文字,有許多還是漢字的演化,日本在很大一部分的文化都是離不開中國華夏文化的影響。日本為何有首相也有天皇?
  • 明仁天皇的皇后美智子青年照,她是第一個嫁入日本皇室的平民皇妃
    明仁天皇的皇后美智子青年照,她是第一個嫁入日本皇室的平民皇妃皇室的生活看起來光鮮亮麗,那是因為許多人並沒有看到皇室的規矩。天皇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這位愛好和平的天皇,不得不提一直陪伴在天皇身後不離不棄的美智子皇后。
  • 日本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慶祝結婚60周年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周三(4月10日),日本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迎來結婚60周年紀念日,皇室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當地時間4月10日,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慶祝結婚60周年 圖源:美聯社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相識於1957年。
  • 日本明仁天皇正式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今天即位
    日本4月30日在位於東京的皇居舉行天皇退位儀式,明仁天皇正式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即位成為新天皇,新年號為令和。明仁天皇退位儀式30日下午在皇居的宮殿正殿舉行。皇室成員、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地方自治體政府等代表約300人參加儀式。
  • 日本明仁天皇:主動放棄皇位,娶平民女子為妻,喜歡中國料理
    2019年4月30日,明仁天皇正式退位,德仁天皇正式繼位,結束了日本的平成時代,開啟了令和時代。明明是日本最尊貴的天皇,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但明仁天皇為何主動放棄皇位,提前退位?今天,野史君就帶大家走進日本上一任天皇——明仁天皇,去了解那些過往和曾經。1933年12月23日,昭和天皇第5個孩子,也是第1個兒子的明仁出生了。明仁的名字出自明治天皇1870年即位時發布的詔書,「立極垂統、列皇相承、繼之述之……宜明治以宜揚為神大道也」。
  • 美媒:明仁天皇「暗戰」安倍 以退位拖延修憲進程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8月16日發表題為《明仁天皇「暗戰」安倍》的文章稱,在日本,8月一直是個莊重的時期。這個月裡,人們紀念廣島和長崎被毀,以及日本在二戰中戰敗。然而今年,人們不僅在銘記歷史,也在見證歷史:日本被明仁天皇最近發布的一則視頻訊息撼動,他在視頻中暗示自己想要生前退位。
  • 明仁天皇正式退位,期待「令和時代」延續和平
    4月30日下午,日本天皇明仁在皇居發表最後一次演說時如是說道。至此,長達30年的平成時代結束,從5月1日開始,日本正式進入令和時代,作為皇太子的德仁將即位成為日本第126代天皇。對於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不少國家領導人或外交部門在第一時間表達了感謝與祝福。中國外交部在4月29日高度評價了明仁天皇為中日關係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
  • 日本天皇退位了!
    日本歷史上共有59位上皇,明仁天皇將成為日本第60位上皇。但是,即將成為日本第60位上皇的明仁,和以往的上皇顯然不同。按照1947年5月3日實施的《日本國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明仁天皇在位時就「不理國政」,遑論退位以後。但天皇退位絕對是件大事。須知日本的國歌、國旗、軍旗、國慶節,均與天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