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明仁天皇一生。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明天開始就是嶄新的令和時代,希望在和平的環境下取得更多成果,這是我和皇后的共同心願。」4月30日下午,日本天皇明仁在皇居發表最後一次演說時如是說道。
至此,長達30年的平成時代結束,從5月1日開始,日本正式進入令和時代,作為皇太子的德仁將即位成為日本第126代天皇。
對於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不少國家領導人或外交部門在第一時間表達了感謝與祝福。中國外交部在4月29日高度評價了明仁天皇為中日關係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韓國總統文在寅、美國總統川普也分別感謝了明仁天皇夫婦為韓日、美日關係做出的貢獻。
▲日本明仁天皇出席在皇宮「松之廳」舉行的「退位禮正殿之儀」。 圖/路透社
回顧平成時代的30年,它與此前昭和時代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作為國家象徵的天皇真正地走進了日本民眾當中。
明仁天皇在位的30年裡,走遍了日本47個都道府縣,11次前往日本領土邊遠之地衝繩考察(包括皇太子時代),經常慰問受災民眾,並且積極出席各種公共活動,由此深受日本民眾的愛戴。根據《朝日新聞》在4月中旬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76%的受訪者對「皇室持有親近感」,而1989年明仁剛即位的時候則是54%。因此,明仁不僅拉近了皇室與普通民眾之間的距離,成為一名「行動的天皇」,也為皇室祛魅,這可以說是其主要的成績之一。
非但如此,明仁天皇在維護客觀歷史方面的言行,也受到了日本國內外民眾的廣泛尊重,這可以說是其另一個主要功績。
自1989年即位以來,明仁天皇一直堅持不參拜靖國神社,並呼籲日本年輕一代不要忘記戰爭。每年8月15日,日本「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明仁天皇都會發表談話,對侵略戰爭進行反省。
2015年,日本二戰投降70周年之際,明仁天皇在談話中首次強調要「深刻反省戰爭」,這與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歷史問題上的閃爍其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是對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在歷史、領土問題上的荒謬言行進行敲打。
因此,明仁天皇退位之際,之所以能夠獲得中韓等鄰國的祝福,不僅僅在於他是日本國家的象徵,更在於他反思戰爭、維護和平的言行贏得了尊敬。
伴隨著平成時代的離去和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接過歷史接力棒的德仁會否延續其父親的做法,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日本皇太子德仁與天皇明仁。 圖/新京報網
2015年2月23日,德仁在55歲生日前出席記者會時,曾罕見地就政治議題發表看法。他表示日本應該「正確」認識歷史,「我自己雖然沒有經歷過戰爭,但在戰爭記憶漸漸淡去的今天,謙虛地回顧過去,並向不知戰爭的一代人正確傳達悲慘經歷,以及日本走過的歷史道路非常重要。」
德仁這番表態,反映出他對過往歷史的認知與明仁天皇一脈相承。因此,在令和時代,繼續維護和平的主基調,大概率還將延續。
當然,進入令和時代的日本依然面臨很多待解課題,從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到經濟低迷、社會活力缺失等。並不是說進入了新時代,這些問題就隨之消失了。作為新天皇的德仁雖然不能干預政治、參與具體政策的執行,但如何發揮天皇在日本社會獨特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仍需要他認真思考。
總之,「令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我們希望它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和日本社會各界的期待,在和平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陳洋(媒體人、青年日本問題學者)
編輯 孟然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