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遺」後半篇文章:打造世界級「幸福河」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2-18 22:2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欣

共享聯盟婺城站 陳俊 攝

「三十六堰成功申遺,為金華增添了一張閃亮的世界級「金名片」。 」12月18日,在「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上,金華市婺城區委書記蔡豔說,這是婺城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婺城建設「重要窗口」一項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標誌性工程。

據了解,婺城區從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一年的努力,於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21時,在國際灌排委員會(1950年成立,全球80多個國家為成員)(ICID)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是全國第23個、浙江省第6個、金華的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白沙溪流域位於錢塘江上遊婺江支流,流域總面積320平方公裡,主流長56公裡,三十六堰猶如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輔國大將軍盧文臺率部將修築白沙堰,引水灌溉,其「深掏潭、低作堰」的梯級群堰壩體,距今已有1900多年,當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著引水灌溉作用,灌溉農田達27.8萬畝。

今年3月,浙江省率先提出推動「美麗河湖」建設向「幸福河」迭代升級,作為新時期浙江治水的新目標。

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遺成功,為白沙溪打造成世界級「幸福河」創造了重大機遇,圍繞如何打造世界級「幸福河」,做好申遺後的文章,婺城區重點做好三篇文章、六大工程。

分別是:做好學習與宣傳的文章,擦亮白沙溪三十六堰金名片;做好保護與利用的文章,讓世界遺產資源造福百姓;做好傳承和發展的文章,打造全域幸福河。

在推進三篇文章的過程中,重點實施「六大工程」,即:實施白沙溪文化解碼工程,揭秘白沙溪文化的神奇魅力;實施白沙溪八景工程,文化賦能打造婺城文化新地標;實施白沙溪生態廊道工程,打造錢塘江詩路上的最美風景線;實施白沙溪古堰壩修復工程,讓古堰煥發新顏;實施白沙溪錢塘詩路e站工程,數字賦能科技助力;實施白沙溪「花滿婺城•幸福村」工程,打造婺城新時代 「富春山居圖」。通過「六大工程」,構建以白沙溪為核心的產業經濟圈、生態活力圈、人文幸福圈,打造「兩山」實踐的先行區、生態文明的先行區和鄉村振興的樣板區。

責任編輯:傅穎傑

值班主編:杜羽豐


1608301236000

相關焦點

  • ...聚力「做好三篇文章、實施六大工程」,擦亮「白沙溪三十六堰...
    今年3月,浙江省率先提出推動「美麗河湖」建設向「幸福河」迭代升級,作為新時期浙江治水的新目標。打造「幸福河」成為新時代水利建設發展的新方向新使命,就是要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好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和水經濟四篇文章,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為「重要窗口」建設打造幸福婺城樣板。
  • 八婺新語|蔡豔:如何打造世界級「幸福河」重點做好三篇文章 六大工程
    此次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遺成功,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一代又一代婺城人薪火相傳、努力奮鬥的結果,充分展現了婺城人民新時代治水的新成就,也是我們對白沙溪最好的禮敬。當前白沙溪不僅是灌溉之河,她更是展示婺城人民圖強發展的人文之河、創新之河、奮鬥之河和幸福之河。
  • 我市開啟打造世界級「幸福河」新徵程
    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契機| 我市開啟打造世界級「幸福河」新徵程 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契機
  • 水潤婺城湧金泉,白沙溪畔幸福城
    於興勇攝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蘇曉婕 記者沈貞海浙江報導12月18日上午,金華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金華市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就婺城區「保護白沙溪三十六堰,打造世界級『幸福河』」的有關工作情況向大家作了介紹。
  • 群堰臥霽虹 沃野自茲始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成為浙江第6個世界灌溉...
    白沙溪上的這三十六堰有何獨到之處;對當地的農業、文化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申遺」成功,對白沙溪三十六堰今後的發展又有哪些影響?讓我們走進婺城,一探1900多年前的歷史密碼。  新中國成立後,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庫和金蘭水庫,部分古堰被永久留在水底。但目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著引水灌溉作用,供水保證率也進一步得到提高。庫、堰、渠形成了白沙溪的一個灌水體系,灌區面積達27.8萬畝。
  • 群堰臥霽虹 沃野自茲始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成為我省第6個世界灌溉...
    白沙溪上的這三十六堰有何獨到之處;對當地的農業、文化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申遺」成功,對白沙溪三十六堰今後的發展又有哪些影響?讓我們走進婺城,一探1900多年前的歷史密碼。「白沙溪三十六堰經歷了1900多年的歷史考驗,我們對它有信心。」白沙溪三十六堰是一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具防洪、蓄水、水力加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古代堰壩群。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輔國大將軍盧文臺率部將36人韜跡隱退來到輔蒼(今金華市婺城區沙畈鄉停久村),了解到此地土壤肥沃但旱澇頻發,遂勘察地形,在沙畈鄉的高儒村修築白沙堰,引水灌溉,從此開啟了白沙溪三十六堰建設的帷幕。
  •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我國的金華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與福建天寶陂灌溉工程、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和廣東佛山桑園圍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23項。白沙溪三十六堰第二堰。 共享聯盟婺城站 陳俊 攝這也是繼麗水通濟堰、諸暨桔槔井灌工程、寧波它山堰、湖州漊港、龍遊姜席堰之後,浙江省第6處獲此殊榮的灌溉工程。
  • 【中國新聞網】「花滿婺城 看見幸福」 浙江婺城「引媒」聞「花香」
    白沙堰文物保護標誌碑。 張斌 攝   「花滿婺城 看見幸福」媒體走讀暨短視頻創意大賽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舉行,吸引百餘名中央、省市及縣區市媒體代表聚焦。進行旗袍秀才藝展示的新昌橋村居民走在白沙堰——旱龍堰上。 張斌 攝   一朵金茶花,千年幸福城。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自2008年第一次申遺失敗之後,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在2020年12月17日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12年時間。發源於焦作溫縣的太極拳,擁有數億名習練者,遍布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陳家溝也已成為眾多愛好者心中的太極聖地。
  • 做好後半篇文章,讓幸福來敲門
    近年來,大豐區把農房改善工作作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農房改善2.0版本建設,深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做好黨建引領、產業配套、鄉村治理等農房改善後半篇文章,努力讓農民群眾住上好房子、享受好環境、過上好日子。
  • 讓世界愛上白沙溪:白沙溪黑茶濟南七裡堡專賣店開業
    陽春三月,捷報頻傳。繼白沙溪山東營銷中心第八屆經銷商峰會成功舉辦後,白沙溪黑茶濟南七裡堡專賣店隆重開業。王雙如向前來祝賀的茶友們講述了白沙溪品牌鑄就的光輝歷程,分享愛茶人健康生活方式。說到白沙溪的品牌故事,「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王總鏗鏘有力的話語時時迴響耳邊。白沙溪進軍山東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參與到白沙溪的品牌故事中來,白沙溪依靠產品和品質,實現了一杯茶從茶園到茶杯的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