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晚報全媒體訊(記者 方講求)南竹應當是清明破土,穀雨上林。也就是說南竹是在春天的農曆三月至五月出土成長。不過在平江縣板江鄉板江村石灣組的一處山林旁,一根嫩竹反季節破土而出,長到了約3米多高。「從我出生起,從來沒見過冬天裡能長出南竹的奇怪事。」今年年近60歲的村民楊芳初對此嘖嘖稱奇。
昨日,在村民楊芳初的帶領下,嶽陽晚報全媒體記者見到了這根南竹。南竹生長在一片荒蕪的山土旁邊,已長到約3米多高,直徑約3釐米,出土的南竹下方筍衣已經完全剝落,露出碧綠的竹身和枝杈,看上去長勢良好。附近,還生長著幾根枝繁葉茂的南竹。
正在山間勞作,今年70歲的周勝安老人介紹說,從他懂事起,就沒有看到過冬天裡長出南竹的現象,只是冬天裡有冬筍,但冬筍是不能成林的。附近的居民說,這根南竹大約是在農曆九月出土的。
為什麼南竹會一反常態,在冬天裡破土生長呢?帶著疑問,記者諮詢了平江縣林業局總工程師黃展鵬。「竹子一般在農曆的3月至5月才會長出地面,冬天生長的情況比較罕見,但也並非不存在,主要是因為氣候異常,加上土地肥沃引起的。」黃展鵬告訴記者,今年降溫之前,溫度一直較高,且降水充足,很適合竹子生長。可能當地的溫度、陽光、溼度等氣候剛好達到了竹子萌發的條件,所以才會在這個時候長出來,但最終能否成竹還不一定。
【來源:嶽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