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投入試運行的蓮花山公園山頂公廁,因為設計新穎、功能完善,近期成了深圳人朋友圈裡的"網紅公廁"。那麼,這座可以看風景的公廁究竟是什麼樣的呢?6 月 1 日,記者實地探訪了這一 "蓮花山公園新的景觀亮點"。
如廁時可享受風景"福利"
市民遊客如果在近期攀登蓮花山,相信在接近山頂廣場時一定會被左側一座充滿設計感的建築所吸引。這座建築的設計充滿藝術與時尚感,外側有休息長廊,不但設有休息座椅,同時還設有自動售賣機、手機充電插座、垃圾分類回收箱等便民設施。建築主體面向流密集的廣場和道路一側,還設置了兩列穿孔金屬板屏風,北宋名畫《千裡江山圖》以通過孔的疏密處理展現在面前,賦予了休閒廣場濃厚的人文氣息,成為蓮花山新的景觀亮點。
▲長得"不像公廁"的公廁。
坐在長廊休息的俞先生從青島來深圳出差,他笑稱一開始以為這是座展覽館或藝術館一類的建築,進到裡面才知道是公廁。俞先生表示自己去過全國很多城市,這座公廁乾淨、時尚,設計和周圍景觀融為一體,令人印象深刻。
▲蓮花山公園山頂公廁夜景。
進入公廁,記者留意到公廁東向主要為山景,並無對望建築,設計上採用半開敞的處理,市民在使用公廁時亦能將山林近景及城市遠景盡收眼底,而且還能兼顧私密性。
▲看得見風景的公廁。
項目主任、市建築工務署高級環境藝術設計師劉傑介紹,新公廁採用"環境低衝擊"設計理念,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使公園公廁生態化、藝術化。公廁主體較西側廣場標高下沉 6~9 米,建築以謙虛的姿態融入環境之中,成為自然景觀的一部分。公廁建築層高達 4.5 米,上設天窗,室內空間高挑疏朗,明亮清爽,採光通風俱佳,較好地保證了自然通風、室內採光和視線通透,解決了普通公廁陰暗潮溼、氣味難聞的問題。
▲洗手池
功能齊全已不止於公廁
記者了解到,重建後的新公廁採用了高標準的功能配置,並提供了一系列拓展服務,不僅滿足了市民的基本需求,更成為多種功能疊加的新型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公廁總面積 950 平方米,由男女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第三衛生間、母嬰室和多功能休息長廊組成。男廁布置有 16 個廁位(含小便鬥),女廁布置有 25 個廁位,男女廁衛潔具比例達到 2:3,極大地提高了高峰期服務能力,切實解決了女廁排隊等候時間過長的現實問題。部分男女衛生間廁格設有助老設施和摺疊嬰兒座椅,廁格外設有空置提示燈,使用情況一目了然。
▲家庭衛生間與無障礙衛生間。
母嬰室內設有溫奶器、護理臺、純淨水機、潔汙分離雙水池。第三衛生間的布置考慮了父親帶女童、母親帶男童及成年子女帶行動不便的父母等多層面如廁需求,配置非常的人性化。目前男女廁已對外開放,母嬰室、第三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仍在完善中,尚未對外開放。
▲母嬰室
在保潔方面,蓮花山公園園長王川峰介紹,山頂公廁一天三班,一班配備 3 人,保潔方面也有相關標準,能夠確保為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廁和休息環境。
這樣的公廁在深圳將越來越多
2017 年開始,深圳大力推行"廁所革命",此舉也是深圳打造"全國最乾淨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根據《深圳市高品質公廁建設與管理標準》要求,市城管局公園管理中心啟動了市屬公園"廁所革命",一百多個公廁將陸續進行改造提升。
蓮花山公園地處深圳市中心區,是國家級重點公園,也是深圳對外的一張重要名片。蓮花山山頂廣場有著名的鄧小平塑像,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接待國內外貴賓的重要接待點,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來公園參觀視察。
▲公廁休息長廊一端的觀景臺。
據公園園長王川峰介紹,蓮花山公園原山頂公廁於 2002 年建成開放,至 2017 年已投入使用 15 年。隨著深圳城市的快速發展,公園遊客量逐年攀升,當年蓮花山公園年遊客量已達千萬人次,節假日期間山頂廣場的遊客量超過 2 萬人次。原山頂公廁因廁位數量過少,未設置母嬰室和第三衛生間,服務功能較為單一等問題,已不能滿足市民需求,因此不得不拆除重建。新的山頂公廁成為了市屬公園"廁所革命"首個試點項目。下一步,市城管局公園管理中心將根據不同公園的特色和需求,繼續在其他市屬公園開展"廁所革命",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市屬公園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打造國際一流公園環境。
深圳晚報記者 陳龍輝 文 / 圖 通訊員 崔嵩 /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