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教育局8月16日發布通報稱,東莞師生在開學前(初定9月1日)14天,儘量在東莞進行自我健康觀察。新開辦學校未通過驗收審批不得安排學生返校,學校應按照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標準提高校醫配備水平。
8月15日,東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學校開學專項工作組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新冠肺炎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完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責任、做好返校師生健康監測和管理等多方面,為秋季開學學校新冠肺炎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提供指引。
新開辦學校未通過驗收審批 不得安排學生返校
《通知》將完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責任放在了首位,提出要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各鎮街各學校要始終緊繃傳染病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防止疫情輸入校園、堅決防止校園發生聚集性疫情,確保學生返校和教育教學活動平穩、有序、安全。
同時,要全面總結前期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經驗,鞏固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成果,完善制度和預案,配備足夠的防疫物資,強化培訓與演練,及時查漏補缺,不斷提升校園疫情防控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的能力和水平。
值得一提,對春季學期尚未安排學生返校的學校(幼兒園)和新開辦的學校(幼兒園),各屬地教育管理中心要落實專人對口聯繫,督促和指導學校按照8月14日下午召開的新開辦學校(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培訓會議的要求,對照《東莞市學校(中小學幼兒園)學生返校準備工作驗收表》,各項指標和任務落實落細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屬地鎮街學校開學專項工作組要按照春季學期學校開學的驗收程序,組織檢查組對學校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和審批,未通過驗收審批的學校不得安排學生返校。
開闢發熱師生就診綠色通道
進入八月中旬,還有半個月將迎來學生返校。根據防控要求,《通知》指出要嚴格落實返校前健康監測與管理。
具體說來,中小學、幼兒園師生員工儘量在返校前14天在莞進行自我健康觀察,高校、中職學校、技工院校師生員工應至少在返校前14天開展自我健康觀察。返校時師生員工必須填寫《健康卡》和提供「粵康碼」綠碼,申報健康狀況和疫情防控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及境外旅居史。
對患傳染性疾病未治癒、仍處於隔離期的師生員工,應暫緩返校,治癒或解除隔離後方可返校;對返校前14天內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及從境外返莞旅居史的師生員工,應按照《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重點人員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粵教防組〔2020〕83號)做好健康監測與管理後,方可參加正常教育教學活動。
各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各學校(幼兒園)要密切關注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疫情防控情況,要將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名單及時推送給學校及學校師生員工。
學校參照學生人數600:1標準配備校醫
除了落實返校前的健康監測和管理、常態化疫情防控,《通知》還就落實入學新生的預防接種證查驗和學生健康體檢工作給出指引。初中、小學和託幼機構應按照相關規定對新入學、入託兒童查驗預防接種證,督促未完成國家免疫規劃程序的14歲以內兒童補種相應的疫苗,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在校園推廣流感疫苗,提高少年兒童等易感人群的免疫力,實現科學預防。
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恢復學生年度健康體檢工作(含新生入學體檢),著重落實高中階段新生入學體檢結核病檢查項目。同時,各鎮街教育管理中心要指導督促學校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設立衛生室,按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標準提高學校專職衛生技術人員(即校醫)的配備水平。
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多種方式配備校醫,有條件的學校可按標準要求招聘足夠數量的校醫,其他學校可通過向轄區內醫院、社衛中心、社會醫療團體購買衛生服務進校園的方式,向師生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常見病診療、保健、健康教育促進、運動康復等多種醫療服務。鎮街教育管理中心要加強與當地衛健部門溝通協調,做好轄區內學校向醫療機構購買學校衛生服務的統籌協調工作。
此外,結合開學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學校要將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落實健康教育課時和內容,多種形式開展秋冬季傳染病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
採寫:南都記者 韓成良 (信息來源於東莞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