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孩子之間的爭端,家長必看

2020-08-28 叮噹媽媽成長育兒

叮噹媽媽陪你自我成長,科學育兒。

昨天有一位二胎媽媽私信給我,說家裡7歲和5歲的兩個孩子之間經常有矛盾和爭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爭吵居然越來越劇烈了,非得要媽媽或者爸爸出面協調,才能平息。這是什麼原因,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處理孩子們之間的「戰爭」呢?

叮噹媽媽相信,孩子們之間有爭端,不知道怎麼協調,可以說是很多二胎家庭讓家長們頭痛不已卻又不得不會面對的問題。孩子們之間有矛盾是難免的,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家長們想要真正的「消除」孩子們之間的爭端,當然也是有方法的,這正是叮噹媽媽接下來想和大家分享的。

最最最核心的一句話就是: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們之間是否有爭端!換句話說,就是孩子之間有爭端,關鍵原因還得「賴」家長!你一定會急著否定:「怎麼可能,我一點也不希望孩子們之間有爭吵,我只想他們和和氣氣的相處,我已經很努力的在阻止了,但是你看,他們一點兒也不聽話啊。你也說了,他們個性不一樣,就是性格不和嘛。」我特別能理解你的內心獨白,畢竟真的沒有哪個家長願意看到孩子們之間發生爭端,但是當我們一起來探究出孩子們之間發生爭端背後的原因時,我們就明白了。讓你的孩子們之間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斷的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父母們很難相信,孩子們打架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讓父母們介入。但是事實證明,那些對孩子們之間的爭端置身事外的家長,會驚訝的發現爭吵大大減少了哦。


孩子之間打架怎麼辦


大部分的家長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會用這種模式,就是以出生順序來判斷哪個孩子應該為爭端負起更多責任。老大往往容易被當成「壞蛋」,而老小則往往是家長們介入後的最大「受益者」。家長們會慣性的認為,大孩子就該讓著弟弟或者妹妹。當我們仔細去觀察孩子們之間的爭端時,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模式。小的先開始惹大的,這種招惹可以是任何事情,從開始對老大扮鬼臉,到跑到老大屋裡搗亂或者對老大「動手」。老大一旦中了「圈套」,就會追著老小跑,老小就會高聲尖叫、向家長抗議、哭泣,家長們這時候就站出來制止老大的行為,甚至責罵老大,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要是老大向爸爸媽媽們解釋是老小先挑事的,家長們就會說:我不管他做了什麼,你是老大,你應該更懂事,不和他計較!


如何消除孩子之間的爭端,家長必看


這樣處理看似孩子們之間的這次風波平息了,但如果精明的家長稍稍觀察就會看到老小臉上微微的得意表情,我想您對孩子們之間的這種行為肯定會有更多的領悟。其實家長們的這種做法就是在協助孩子們把打架作為尋求關注、權力或者報復的方式,強化了孩子們如何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信念。相信看到這裡,聰明的你肯定知道要如何面對孩子們之間的爭端了,那就是----不介入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對孩子們的打架置身事外,因為家長首先很難過自己這一關,總是忍不住要去插手孩子們之間的爭端;另外當孩子太小時,他們可能會對彼此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我們也要清楚,孩子們真的想給彼此造成傷害,他們會在家長不在的情況下打架,我們也是做不到24小時充當孩子的「保護神」的。


孩子之間打架,怎麼辦


那如果你實在控制不住自己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和打架,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孩子們處境相同」!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或者嘗試去判斷對錯,因為你根本無法判明,你不可能看到所有事情的發生。「正確」永遠只是一個觀點問題,在你看來的「正確」,至少從另一個孩子的角度來看肯定是不公平的。當你站在你認為是「受害者」的孩子一邊時,你就是在訓練這個孩子的受害者心理,當你總是「欺壓」你認為是惹禍方的時候,你就是在訓練這個孩子的「欺壓心理」。

孩子們之間有爭端,家長最好是不介入,置身事外。如果不得不介入,請通過同等對待他們而使雙方「處境相同」。家長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做,孩子們爭端的最大動機才能消除。智慧的你,學會了嗎?歡迎告訴叮噹媽媽,你都是怎麼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爭端哦。

相關焦點

  • 這個方法,一招解決孩子爭端
    肯定很多家長一臉疑惑,那麼我們來一起看下小朋友發生爭端的現場。但當老大試圖解釋清楚時,家長們也總會說「她是妹妹,你就不能忍忍?讓著她一點嗎?」這樣零碎的爭端總是會經常發生,常常讓人懷疑生二胎到底是為了孩子之間有個陪伴還是讓家長自找苦吃。
  • 家長必看:如何讓孩子克服浮躁的心理
    家長必看:如何讓孩子克服浮躁的心理! 前幾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這位朋友有一個初一的女兒,叫做小芳。這位朋友正在為小芳的一些想法發愁。 事情還要從小芳放假說起。
  • 家長必看!北師大教授教您如何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家長必看!北師大教授教您如何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2021-01-17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晚直播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K~12孩子家長必看
    說起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從低年級過渡到高年級,孩子數學成績變差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都出在了興趣上,40%以上的孩子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越來越牴觸數學。為何越來越多的孩子討厭害怕數學?如何帶孩子走進數學的美好世界?
  • 直播預告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K~12孩子家長必看
    說起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從低年級過渡到高年級,孩子數學成績變差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都出在了興趣上,40%以上的孩子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越來越牴觸數學。為何越來越多的孩子討厭害怕數學?如何帶孩子走進數學的美好世界?
  • 寶寶害怕聲音,家長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媽媽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勇敢的孩子。可惜,媽媽一個人的影響力實在太有限了!寶寶害怕聲音,家長該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1、 耐心陪伴消除恐懼當幼兒感覺害怕時,家長多陪陪寶寶,做好安撫。可馨育兒說,若幼兒入睡時害怕,家長可能床邊上陪著Ta,並講一些小故事、唱唱歌、讓寶寶輕鬆、甜美的進入夢想。
  • 孩子在幼兒園有磕碰?家長如何處理影響孩子的一生!
    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相反,如果家長把事態擴大,不僅不利於孩子從中學到東西,反而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負面影響。 大多數時候,孩子之間的爭端都不是什麼大事情,反而是家長的小題大做容易將矛盾激化。兒童心理學認為,孩子間的衝突、糾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孩子在糾紛中可以提高與人交往、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也能鍛鍊堅強的意志。 儘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爭端,這正是孩子學會協調關係,解決衝突的契機。
  • 孩子在幼兒園有磕碰?家長如何處理影響孩子的一生
    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相反,如果家長把事態擴大,不僅不利於孩子從中學到東西,反而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負面影響。大多數時候,孩子之間的爭端都不是什麼大事情,反而是家長的小題大做容易將矛盾激化。兒童心理學認為,孩子間的衝突、糾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孩子在糾紛中可以提高與人交往、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也能鍛鍊堅強的意志。
  • 幼兒安全教育常識,家長必看!
    幼兒安全教育常識,家長必看!2.時時細心,才能刻刻安心經常能見到一些『粗心』的家長,比如離園時,太專心於與別的家長聊天,孩子在旁邊出現明顯的危險動作卻不阻止……這些都可能造成意外的發生。3.讓老師隨時都能聯繫到你更換了電話、住址,一定要告訴老師!
  •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需要家長做到這兩點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需要家長做到這兩點兩個孩子之間的問題是所有父母憂心的事情,生了二胎的不知道如何平衡老大心裡的感覺,沒有生二胎,但是想生二胎的父母,會怕老大吃醋,不敢生。其實想要平衡老大和老二之間的關係,很簡單,只要做到這兩點就可以。
  • 家長必看!如果你家孩子也愛上網
    家長必看!如果你家孩子也愛上網 2020-06-11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消除孩子看牙的恐懼心理?
    核心提示:聽見牙鑽「吱吱」地在牙齒上來回磨動的聲音,很多孩子的確很恐慌,有的孩子在牙椅上坐立不安,極其不配合,家長常常要好說歹說,最後甚至要發脾氣。其實,這是孩子害怕恐懼的心理作怪。所以,讓孩子更多地接觸牙醫,並幫助孩子克服看病時的恐懼,這是家長必須要關心的問題。如何消除孩子就診的恐懼心理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穆錦全主任則認為以下幾點家長應該注意:  1.第一次看牙醫家長別暗示。「寶寶,媽媽帶你去看牙醫,如果你乖的話,就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經常聽到媽媽一早就給看牙醫的孩子打預防針,並承諾給予獎勵。
  • 孩子害怕昆蟲怎麼辦,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消除恐懼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收藏轉發分享害怕昆蟲的孩子,見到蟲子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媽媽,蟲子,我怕!」相信好多家長都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是,如果孩子一把手伸往昆蟲,家長就馬上制止:「別碰,它有毒!別碰,它會咬人!」那麼孩子就容易受影響,開始對昆蟲產生懼怕。其實他不是害怕昆蟲本身,而是害怕別人因為昆蟲而表現出來的恐懼,那樣的情緒會讓他們變得極為緊張。
  • 家長權威與尊重孩子之間如何平衡?
    於是,我們經常能看到家長奔波於各種特長班、補習班之間,無非是試探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希望能為孩子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當孩子放棄了一個個特長班,只剩下最後的選擇時,家長往往開始強行決策,無論如何幫孩子選擇一個家長覺得有必要堅持下來的課程。因為家長深知,我們放任孩子,社會不會放任,現在不逼一道,今後社會的逼迫更嚴酷。
  • 睿智燈塔-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孩子厭學逃學,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十分頭疼的事情。每位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覺、勤奮的學習。但事實卻是自己家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整天不按時完成作業,考試成績也越來越差,甚至還從班主任口中聽到了孩子逃課的事情,這讓很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那麼,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
  • 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經常有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別自卑,不管做什麼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說自己做不了,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一種行為失衡的狀態。
  • 開學只剩下三兩天的時間,家長應提前幫助孩子消除「開學恐懼症」
    在開學前的三兩天時間裡,家長應該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排解和消除漫長暑假帶來的散漫情緒,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學期的挑戰。圖片源於網絡那麼,家長究竟如何幫助孩子呢?2、營造良好的環境:家長可以利用工作之餘,帶領孩子參觀一下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或者邀約幾名關係要好的同學,一起組團到學校周邊適應環境,幫助孩子消除緊張和恐懼的心理。3、制定和規劃合理的作息時間:暑假裡,學生在家的時間比較長,他們沒有了在學校時老師的約束和同學的監督,作息時間比較自由散漫。
  •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雖好,卻易造成父母之間的爭端
    ,加一個字,變成孩子的名字,這種方式雖說比較別出心裁,也將父母的姓氏,融入其中,但有時也會遇到尷尬的問題,引起父母之間沒必要的爭端。「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雖好,卻易造成父母之間的爭端李女士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就因為寶寶的名字和丈夫大吵了一架,丈夫姓楊,那麼一般來說孩子應該隨父親的姓氏,但是李女士卻堅持用父姓+母姓的方式來給孩子起名,那麼「楊李」放在一起多少還是有些彆扭,但是「李楊」放在一起卻很通順,但是「李楊」這個名字,楊先生又覺得有些俗氣和普遍,為此兩個人在孩子名字上面大吵了一架,最終楊先生妥協了,讓孩子隨了媽媽的姓。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吃飯習慣?家長必看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吃飯習慣?上一期我分享了一個中國家長在餵養過程中最為普遍又獨具特色的現象——餵飯,分析了家長給寶寶餵飯的主要原因,以及長期餵飯對寶寶的危害,受到了眾多家長的喜愛。​今天,我們繼續深入這個話題——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吃飯習慣?
  •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解決
    如果以這種方式表示理解孩子的感情,就會使孩子有機會傾訴自己 的內心想法。這對保持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良好溝通大有幫助。 父母與孩子溝通應注意以下幾點:答覆孩子提出的問題時,要儘量做到熱心、婉轉、溫和,要有積極、平等的態度。孩子怎樣接受批評,怎樣與人友好相處。家長要認識到:孩子犯一次錯,就會有一次叫他學好的機會。要清楚明白的告訴孩子:什麼地方錯了怎麼錯的,什麼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