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發現實體商業的另一面
第三期《空間推介》,我們選擇了文化劇場。
有人將劇場喻作城市的靈魂,一條街道甚至一個城市,有時會因為某個劇場的存在而散發出奇特的吸引力磁場。而在綜藝等新文化類型的引導下,實體劇場的類型也變得更多元,觀眾更容易接近。今年,我們看到了許多城市商業與戲劇合作的新機會。
一起走進這五家在上海頗有代表性的「開在商場裡的劇場」,看看哪些會是你的心頭好?
>>空間推薦入口:
01 上劇場
「上海首個與地產聯姻的劇場」
商圈:上海·徐家匯商圈
坐標:美羅城5樓
開業時間:2015年
空間大小:2530㎡,包含一個劇場與一個排練場
可容納人數:699個座位
代表作:《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等
>RQ 推薦:
如果要談「商場與劇場結合」這個議題,那賴聲川及其夫人丁乃竺一手創辦的上劇場必須站在頭牌。它處於美羅城的5樓,這也是上海、乃至全國第一個開在商場裡的劇場,在開業時,戲劇仍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圈子,4年過去後,這裡已是全國文化戲劇舉足輕重的地標。
上劇場的舞臺上,從來都不缺明星。包括有錢都搶不到的《如夢之夢》;經典戲劇《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以及去年上映的原創劇目《么么洞捌》等。
這裡是賴島創作的根據地,每部劇都復刻了賴老師對人生、生活的態度。也許表面看起來每部劇都有荒誕的、誇大的成分,但內在卻體現了創作者的價值觀。每個進劇場的人,都能帶著感受走出去;然後若干年後重看它,也許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衍生閱讀:對話丁乃竺:「上劇場」的理想與堅持
02 開心麻花劇場
「麻花已走遍祖國大江南北」
商圈:上海·嘉定南翔商圈
坐標:南翔印象城MEGA 3樓
開業時間:2020年
空間規模:3000平方米,輔以一間200平米排練廳
可容納人數:共757個座位
>RQ 推薦:
從2017年起,開心麻花就已經開始和全國各地的商業體及購物中心「結盟」,同時,它應該也是眾多戲劇IP裡開店數量最多的一家。
2017年,麻花與華熙國際集團正式籤約,入駐華熙Live五棵松;與深圳紅山6979項目籤約,打造800座標準劇場外,還規劃了400平米多功能「黑匣子」空間;2019年,與廣州正佳廣場合作,將原來商場7樓的正佳演藝劇院打造成新的正佳開心麻花劇場。
2020年8月,開心麻花自營劇場正式進軍上海,入駐印象城MEGA,成為商場開業時最吸引眼球的業態之一。
03 笑果工廠
「脫口秀火熱正當時」
商圈:上海 · 新天地商圈
坐標: 新天地廣場 5樓
空間規模:能容納150人左右
開業時間:2020年7月
劇目:脫口秀、即興工坊、車間訪談等
>RQ 推薦:
第三個劇場很年輕,但它無疑是今年最火的IP之一。
今年脫口秀大會在全國範圍內大獲全勝,緊接著就是線下脫口秀演出的一票難求。7月17日,笑果文化全新推出的城市喜劇新空間「笑果工廠 FUNFACTORY」新天地店正式開幕。該空間坐落在新天地廣場五樓 Social House 內,一舉成為上海脫口秀喜劇新地標。目前每周能保證6-8場演出,幾乎場場爆滿。可見脫口秀形式在實體的影響力。
只是,它真的太火了,在開業當天有幸看了現場之後,我再也沒有搶到過票。
04 小不點大視界親子微劇場
「中國首個親子微劇場」
商圈:上海 · 大寧商圈
坐標:大寧國際商業廣場5座3樓
開業時間:2015年
空間內可容納:150個座位
劇目類型:兒童親子劇
>RQ 推薦:
第四位要介紹的,儘管名氣不如前三位,但卻一直穩固佔據上海兒童親子劇的主導地位。此前,我還被一位前輩按頭安利說,如果要推薦商業空間,一定要推薦這家,可見其在垂直領域的影響力。
小大微劇場主要面向0-11歲的孩子,全年帶來創意精品家庭劇數十部,上演數百場,並包括配套創意工作坊,讓孩子在創意劇場中感知藝術,獲得快樂。除了引進劇目,目前小大劇場已經包括數十個原廠劇目,每一個都是精心打造。
目前,小大微劇場已經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設有劇場,如果你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對戲劇建立啟蒙,那選擇小不點,就對了。
05 上生·新所新片場
「戶外演藝新空間」
商圈:上海· 新華路社區
坐標:上生 · 新所 海軍俱樂部等園區內多個空間
劇目類型:場地方,負責引進劇目
>RQ 推薦:
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上生·新所已經有演出劇目可以看了。
今年,上生·新所申請成為上海「演藝新空間」。此後,園區與已有26年歷史的上海現代人劇社合作,讓戲劇藝術走出劇場,來到街區公共空間中,把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帶到人們身邊。
在國慶期間內,園區一共推出了5部懸疑片。多個空間化身為舞臺,海軍俱樂部上演了阿加莎推理巨作《捕鼠器》和歐美驚悚名劇《我會半夜之前回來》;網紅泳池旁的二樓空間則變身為酒吧與作家書房,演繹環境戲劇《靈異的誘惑》……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劇場」,觀眾仿佛置身於戲劇片場中暢快遊歷。
據同事透露,下個月的聖誕季,上生·新所的展演周又重新回歸,劇迷們可以多都關注他們的官方微信。
小結
還記得在去年採訪丁乃竺老師時,她這麼形容劇院與商場的聯合:
「賴聲川一直想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劇場。大部分劇院、音樂廳都是非常恢弘的獨棟式建築,確實彰顯了戲劇的地位,卻也同時提高了觀眾進場的門檻。但其實,戲劇和觀眾本身應該是無門檻的、容易接近的,莎士比亞劇場也是這樣。」
的確如此。劇院引進商場,一方面可以使更多人有機會走進劇場感受戲劇文化,擴大戲劇商業化及影響力,另一方面,商場需要內容,以及好的內容創作者。兩者相互依存、共生,共同探索共贏的機會。
互動環節:
你最流連忘返的劇場是哪個?
為什麼喜歡它?
歡迎在底部留言告訴我們~
編輯 | RQ工作組
圖片來源於品牌官方
好空間推薦看這裡:
關注RQ視頻號,獲取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