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將其復原

2020-12-18 歷史店

岱頂玉皇閣立著一塊石碑,上書「孔子小天下處」。此石碑的「出身」很有意思,與孔子有關又無關。可惜保存不當,被毀掉了。考古學家費盡力氣,才將其復原。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登上泰山,就會發現岱頂玉皇閣立著一塊「孔子小天下處」石碑。相傳,孔夫子當年親臨此處,他立於此俯瞰天下之地,讓人不由得看到一幅畫面——崇高峻岭上,一位鬢髮全白的智者迎風而站,他雖然穿著樸素,卻滿身睿者的脫俗氣質,眼神清明,仿佛看透世間一切。或許是因為孔子的尊崇身份,再加上泰山的雄偉,讓這塊石碑的存在更加特殊,因此,它成為了泰山上最著名的景觀之一。

其實石碑的真實來源,另有一番說法。史書記載,明朝山東御史顏繼祖很崇敬孔子,他在讀到孟子的名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時,心有所感,故此,就命人刻下了這塊石碑。

不過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年代久遠的文物,總會因為種種原因有損壞。這塊石碑就在1967年被毀掉了,一塊石頭碎成多塊,幾乎看不出原貌。2007年,泰山管委重立後,對山上多處文物進行修建,專家組並不願意就此罷休。經數年搜尋後,終於有人在趙新儒所著《新刻泰山小史》中,找到了石碑照片。

得到拓片的專家組立即開始修復行動。他們先將《新刻泰山小史》中的照片進行反覆對照,再利用唯一保留下來的碑座尺寸為基數,然後按照圖片比例關係,推出原碑尺寸,將拓本圖片放大後,再次進行複製。就這樣,在專家組謹慎認真地努力中,這塊意義非凡的石碑終於複製成功。

複製完成的石碑為天青石材質。碑身高1.98米,寬0.8米,厚0.24米,也是按照原碑身高製造的。而碑首是仿瓦壟兀脊式,高0.38米,厚0.64米,寬1.07米,細節處也被完整地複製出來。再仔細看石碑上的文字,只見碑文共豎排6行,正文為「孔子小天下處」,楷書,字徑28釐米,款楷書,上款為:大明崇禎歲次丁丑仲秋之吉,字徑9.5釐米;下款為:巡撫山東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顏繼祖,巡按山東監察御史洪啟遵,守濟南道山東按察使李時芫,東昌府推官郭啟重立,字徑4.5釐米。石碑複製的又完整又成功,真是耗費了專家組大量心血。

可是只是塊石碑而已,為何要耗費如此多人力物力去修復它?其實這塊碑有很特殊的意義。自古以來,泰山一直被賦予各種神秘色彩,無論是秦始皇至清朝的皇帝,個個以登上泰山為榮。

孔子生前,曾數次表明對泰山的喜愛。同時,在孟軻看來,孔子就像泰山一樣——高於其他群山,出類拔萃,沒有什麼人可以超越他。畢竟文帝廟中就有這樣一副對聯:「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山山中之孔子」。泰山為五嶽之首,受眾人崇敬,孔子又何嘗不是聖人之首?所以千百年來,泰山與孔子已凝成一個永久的文化符號,提到孔子就讓人不由得想到泰山,反之亦然。這樣的文化符號,應該成為民族的根基和血脈,讓中華民族世代傳承下去。

所以登泰山,一定要去看孔子的這塊碑,看看碑上所寫「登泰山而小天下」。了解「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的道理。親身感受聖人對於山水、人生的參悟,也許這就是石碑被耗盡心血復原的緣由。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岱頂玉皇閣有三塊刻石,「果然」刻石出自康熙的手筆,意義不一般
    岱頂玉皇閣有三塊大名鼎鼎的刻石。其中有一塊刻石只有簡簡單單兩個字,它卻是康熙甲午年所寫,出自康熙皇帝的手筆。這兩個字並不是康熙隨便寫下的,它是在康熙三登泰山後,才被鄭重書寫出來的。後人經過這裡時,總是會被這塊石碑吸引,仔細揣摩它的意思。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 泰山重現「孔子小天下處」石碑
    新華網濟南10月3日電(記者董學清)「十一」黃金周期間赴泰山的遊客,欣賞到了被毀40年後重新恢復的「孔子小天下處」石碑。     泰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說,「孔子小天下處」石碑為天青石,碑身高1.98米,寬0.8米,厚0.24米。
  • 「樓蘭美女」真人長啥樣,專家將其容貌復原,看看他有多美
    1980年,考古學專家在羅布泊北鐵板河發掘多處陵墓,一座墓裡邊什麼也沒有,另一座墓裡平躺著的便是之後震撼全球的「樓蘭美女」。當考古學專家開啟墓道時,真是難以相信,但見裡邊平躺著一名女人,宛如剛入睡的模樣。她戴著一頂氈帽,上邊插著二根雁翎,高鼻子、深眼窩,瓜子臉,慄子色的卷頭髮披散及肩,銅色的肌膚,美貌無比,有著獨特的異族特點。
  • 象形文字的破譯與埃及考古學的誕生
    隨從軍隊遠赴埃及的還有100多位來自各研究領域的學者,其任務是在埃及收集有關法老歷史的資料,為復原古埃及文明奠定基礎。一俟軍隊佔領開羅,學者們便建立了埃及研究所。1799年,研究所成員一致同意,把在埃及製作和抄錄的圖文整理出版,並命名為《埃及志》。同年,在尼羅河三角洲西部小鎮羅塞塔附近修築工事的士兵發現了一塊花崗巖石碑,上面有用三種字體書寫的文字。
  • 泰山名人——孔子
    孔子在泰山一帶有較多活動。泰山在春秋時期是齊魯兩國的交界之地。孔子一生儘管顛沛流離,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魯國度過,這為他在泰山一帶的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管子•封禪篇》中有「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的記載。
  • 泰山岱頂有個「雲端上的幼兒園」
    此時山上風大氣溫很低,擔心小女孩被凍感冒,民警只好先將小女孩抱在懷裡帶回了岱頂派出所。就在大家分頭為小女孩找家長時,派出所接到遊客報警稱孩子走散了,民警將孩子的體貌特徵與報警人核實,確認就是與遊客走散的孩子。經了解,小女孩叫劉某銘,今年5歲,和姥姥姥爺一起來爬泰山,上午從玉皇頂返回天街時,小女孩跑的快,不久就看不到人影。
  • 考古學,並非冷專業
    1900年前後,梁啓超、王國維等人將現代考古學觀念引入中國,1901年梁啓超在《中國史敘論》中,講到「一千八百四十七年以來,歐洲考古學會專派人發掘地中遺物,於是有史以前之古物學,遂成為一學派。近所訂定而公認者,有所謂史前三期,其一石刀期,其二銅刀期,其三鐵刀期。
  • 從夜裡開始爬泰山,到岱頂天亮看日出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夜裡爬泰山,計劃是夜裡上山,清晨在岱頂看日出,也算是完成一個小小的心願吧。出發的時間是零點,馬上到登山臺階了。旗杆上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八個字夜晚也很醒目。到達孔子登臨處這裡有路燈亮著,也看到遊客了。回頭看下進山檢票的地方,泰山紅門徒步進山線路是全天24小時開放。這裡已經沒有路燈了,拿手燈照著前進。到達鬥母宮,看下介紹。
  • 彼得大帝有件重寶琥珀屋,可惜在戰爭中丟失了,復原後才知道模樣
    在俄國歷史上,彼得大帝是最著名的帝王,他不僅有豐功偉績,還有件難得的寶貝,但可惜的是,寶貝在戰爭中遺失了,半個多世紀之後俄國專家才將它復原,我們才得以一睹這件絕世珍寶的風採。究竟是什麼樣的寶貝,它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呢?
  • 《樂經》已經失傳,當代的考古學家用高科技,竟復原了這本書
    「四書」不必多說,小編主要給您說說其中的「五經」,即《詩經》、《禮記》、《尚書》、《春秋》、《周易》,殊不知還有一種說法是「六經」,即多了一本《樂經》,故此,應該是「四書六經」才對,但可惜《樂經》早已失傳。
  • 在羅塞塔石碑上,有3種不同的文字,它代表了什麼呢?
    1799年7月中旬,法國軍事探險隊在拉希德鎮古代羅塞塔建造堡壘時發現,羅塞塔石碑包含了用埃及象形文字寫的文字,公元前7世紀至5世紀埃及人使用的書寫文字和古希臘文字。因為在羅塞塔石碑被發現的時候,古希臘已經被破譯了,科學家們最終能夠破譯另外兩個未知的文字,其中包含相同的文字。
  • 湖南一路口現數百塊石碑 上有神秘「符咒」
    新化縣城一路口現數百塊石碑上有神秘「符咒」  此地擋箭碑石料有2種,一種為本地的石灰巖石料,一種為外地來的大理石。當然也有極少數量的瓷板。  記者認真地看了一下:樹立在坡上的擋箭碑一般為2000年以後的為多,稍微數了一下,有400餘塊。最大的擋箭碑是70釐米高,35釐米寬;最小的是34釐米高,24釐米寬。擋箭碑上一般刻有「右走橫陽,左走洋溪;箭來碑擋,弓開弦斷。」再加上信士的名字。
  • 中國古代雅樂「六小舞」首次復原 在孔子故裡曲阜全球首演
    信息 中國古代雅樂「六小舞」首次復原 在孔子故裡曲阜全球首演 27日晚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尼山書院酒店舉行,並開啟全球首演。
  • 中華藝術探源 | 孔子之母尋兒扳倒水井,井已非,水依舊
    前不久,文化學者孫宜才與友人相約一起尋訪扳倒井。雖然由於歷史原因傾斜的扳倒井又重新給扳直了,文化的因子早已流淌在民族的血脈之中。井已非,水依舊。作者與友人在相傳孔子出生的小山洞口合影尋訪扳倒井在孔子的出生地尼山附近,有一口不同尋常的水井,叫扳倒井。
  • 孔子門下官位最高的學生如何毀掉了孔子的「墮三都」計劃?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培養了不少的優秀學生去當官,這也是儒家影響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但鮮為人知的是,孔子門下官位最高的學生卻毀掉了孔子的「墮三都」計劃。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孔子大約在而立之年時開私學,正式成為教育家。
  • 與考古學二三事
    姥爺耕種的田地在一座小破廟後面,小廟在一個不太高的凸起的檯面上,故名「山臺寺」,據說這寺廟很有來頭,廟前豎有一方明嘉靖的石碑。上世紀七十年代,姥爺幹農活經常在自家田間地頭發現石器、骨器,便有所警覺,送交縣文化館,一來二去順理成章地被選為當地的「文物通訊員」,還發有獎品留念。後來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為了實地探索、印證他的學術見解,認定商丘地區為商文明的起源地。
  • 大地論語|孔子專門登上泰山,考察這種罕見的典禮
    原標題:大地論語|孔子專門登上泰山,考察這種罕見的典禮封禪祭祀是古代帝王舉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儀式。其儀式包括「封」和「禪」兩部分,所謂「封」,就是在高山之頂聚土築圓臺以祭天帝,增高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所謂「禪」,就是在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積土築方壇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
  • [婁底]新化縣城一路口現數百塊石碑 上有神秘「符咒」
    新化縣城一路口現數百塊石碑 上有神秘「符咒」  此地擋箭碑石料有2種,一種為本地的石灰巖石料,一種為外地來的大理石。當然也有極少數量的瓷板。  記者認真地看了一下:樹立在坡上的擋箭碑一般為2000年以後的為多,稍微數了一下,有400餘塊。最大的擋箭碑是70釐米高,35釐米寬;最小的是34釐米高,24釐米寬。擋箭碑上一般刻有「右走橫陽,左走洋溪;箭來碑擋,弓開弦斷。」再加上信士的名字。
  • 觀瀾|湖南留守女生報考考古專業引熱議,你可知考古學其實「不冷」?
    考古學作為人文學科,確實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批批考古人。首先是知識性,並由知識性延伸到做學問,這體現了我國「石經不分」的傳統學術特徵。考古學能夠復原和重建古史,具有證文獻之真偽、補文獻之不足等功能,從而能夠使今人更好地了解我國古代文化和文明。8月12日,記者採訪了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劉延常,他曾主持參與過曲阜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項目。
  • 國博孔子文化展:帶你走進孔子的精神世界
    ,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傳承的歷史,講述孔子文化的深遠影響力。「很多人都說,了解中華文明,先從孔子開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標識,浸潤和滋養著世世代代的華夏子孫。」孔子研究院院長、外聘策展人楊朝明說,舉辦這次孔子文化展,旨在向國內外觀眾闡釋以孔子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創新表達,讓孔子文化、儒學思想產生新的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