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作是「新基建中的基建」,數字孿生到底是什麼?

2020-12-11 曉說通信

(記者 葉菁)作為全球最大的5G網絡共建共享戰略發起者,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近日聯合邀請亞信科技為主牽頭廠商,領導2020年全球TMForum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orld的催化劑項目「基於數字孿生的5G網絡共享」-Inception:Digital Twins for 5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Sharing,為5G新基建的共建共享構建領先的數位化運營系統。

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也被不斷提及,但是在有關專家看來,數字孿生城市的構建將成為新基建的基建。當前,數字孿生已經成為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新焦點,Gartner認為2019年數字孿生處於期望膨脹期頂峰,將在未來5年將產生破壞性創新。數字孿生技術拓展了現實生活的維度,對於拉動數字新基建需求,帶動招商引資、工業旅遊等線上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數字孿生,數智新基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兩駕馬車——消費和出口雙雙降速。對衝經濟下行,還是要看基建。但傳統老基建逐步呈現邊際效應遞減趨勢。為此決策層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尤其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短短一句話,讓「新基建」成為熱點。

新基建旨在促進中國產業鏈升級、新技術新產品的爆發和新業務模式的誕生,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物聯網技術早已深度融入新基建所涉及的每個模塊中。例如5G網絡賦予物聯網低延遲、高速率、多終端的交互能力;特高壓、充電樁的部署運營離不開物聯網分布式監控管理;高鐵、大數據中心的實時監控與調度基於物聯網建設完成;人工智慧則已成為物聯網應用層的支撐技術……可以預見,新基建將與物聯網緊密融合,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未來信息基礎發展浪潮迭代中無處不在。

此時此刻,能夠將現實世界與數位化世界緊密融合的數字孿生(Digital Twins)技術開始綻放新光芒,創造新價值。

數字孿生(Digital Twins)到底是什麼?數字雙胞胎(也稱數字孿生)最早是來自工業領域的一種說法,實在工業企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數位化應用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在向工業4.0邁進的過程中,將現實世界的生產加工過程與虛擬世界中CAD、PLM等系統之間,實現彼此映射、控制的一種數據應用模式。

在工業領域當中,數字雙胞胎的應用場景,一般是通過將來自虛擬世界的產品CAD數據和生產加工信息等產品設計數據,傳遞到現實世界的數控工具機,控制現場的加工生產;同時,通過將現的加工狀況、環境因素、工藝數據等現實生產數據反饋到虛擬世界,通過與虛擬產品設計數據進行對比,不僅可以實時調整現實世界的加工,使其更符合產品設計要求,而且可以通過系統對數據的不斷積累和分析,優化設計。

顯而易見的一點是:現在普遍討論的「數字雙胞胎」,應用場景已經完全超出了工業領域車間級的應用範疇:智慧工廠、智慧樓宇、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所強調的,都是通過數據,在虛擬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之間,形成一定的關聯關係,從而降低人們對複雜現實世界的管理和控制難度——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所謂「數字經濟」的本質:用數據管理、驅動和優化人類社會的秩序形成。

數字孿生讓城市更「聰明」

數字孿生早期應用於高精密的工業製造業領域,但是後來人們發現,不僅是製造業領域,數字孿生還可以拓展到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城市」在智慧園區、城市規劃、高精度自動駕駛等三大典型應用場景上有著獨特的優勢。數字孿生城市是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高效協同全景式的城市管理模式,在數據融合方面,與傳統智慧城市相比,數字孿生城市不僅包括描述城市運行狀態的城市體徵數據,也包括基於傾斜攝影、BIM的三維模型數據、基於物聯網的實時感知數據等,集成了城市的全量大數據。

哪些數據是公共數據必須公開和平等流轉、共用,哪些是企業產權數據,哪些是個人數據,交易流程是什麼?以醫療領域為例,一個城市有多家大型醫院和社區醫院,病人在多個醫院就診的數據和影像無法互通就會導致重複檢查和誤診,對於病人的數據(比如病歷、主訴、藥方、檢查單、化驗單、醫療影像等)是屬於醫院還是屬於病人,應該確權。如果確認為病人所有,那麼病人拿著醫保卡在任何一家醫院都能調出數據。

未來隨著智慧城市的深入開展,將有更多的垂直領域開發為「城市大腦」。比如醫療行業的健康大腦可以在城市醫院、疾控系統、社保中心、藥店等系統中進行數據互通,從而可以及時分析判斷城市中市民的健康狀況,提出城市的健康發展政策和進行重大傳染疾病應急指揮。城市生態大腦可以對城市環境傳感器終端、衛星數據、氣象數據、環境監測數據進行綜合判斷,並分析城市的生態質量,例如通過複雜科學管理手段分析環境生態數據可以預判雨季城市內澇點和進行災情防備。城市輿情大腦可以實時分析城市內發生的公共事件的群體反應現狀,並及時採取應急措施。

在新基建的浪潮之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無疑也將加快數字孿生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應用速度。

新興概念層出不窮,

運營商須深化「全結構業務」能力

當前全球技術發展呈現高度智能化與深度互聯化趨勢,國家從政策層面號召市場積極投入到新興技術發展浪潮中。當今各類新興概念持續湧現,以5G、數字孿生、區塊鏈等為代表的「前」新興技術在日益完善的技術條件與宏觀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從「泡沫破裂低谷期」走向「穩定爬升恢復期」,各市場參與者在相關領域的先期投入與基礎要素積累可望在未來數年內取得明顯收益,市場格局亦將具雛形。

運營商的主營業務可分為移動與寬帶兩類基礎性業務,在公眾市場具備固有且強大的影響力和經營能力。但諸如5G與邊緣計算這兩類趨於運營商近端業務生態圈的新興技術,其作用於產業的直接效用明顯高於公眾個體。即當今新興技術發展趨勢,要求運營商走出自身的強勢區域、轉向專注於服務來自各產業的企業用戶。

過往運營商政企業務主要由專線和雲盤業務構成,整體側重管道能力與機房運營等基礎設施業務,在市場中呈現覆蓋範圍廣、但經營深度不足特點。由此造成了企業獲利的天花板以及市場角色地位的固化。而在以5G為劃分標誌的技術發展新時期中,運營商的目標範圍應從「淺海」拓展至「深海」,將基礎設施能力從主要能力定位「下調」轉化為標準能力定位。即要求運營商在提供管道能力、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資源的同時、拓展基於此兩者的細分「上層業務」,避免再度陷入市場定位管道化窘境之中。運營商應充分發揮基礎設施資源的廣泛性、必需性與開放性,發展各細分領域中由其延伸分化而來的高價值業務,以「全結構業務」能力構築市場競爭力、鍛造市場地位。

相關焦點

  • BAT爭相布局新基建,CIM引擎能為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帶來什麼?
    在政策推動下,一場有關「新基建」的建設序幕已經拉開,以BIM(建築信息模型)為基礎,融合GIS(地理信息系統)、loT(物聯網)、AI等眾多新興技術,已能全方位應用到智慧城市、智能建築及工業網際網路等建造領域中,涵蓋其全生命周期的規劃、設計、建造及運維等各個階段。
  • 比新基建還火,數字孿生究竟有哪些應用價值?
    來源:數據派THU(ID:DatapiTHU) 2020年行將結束,回顧這一年國內科技領域最火的技術和產業,除了備受矚目的新基建外,數字孿生同樣不容忽視。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基建是什麼?誰來建?能帶來什麼?有何趨勢?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部署,《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有關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推出《新基建,來了!》專題報導,共十篇,此為第一篇。  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新基建絕非一蹴而就,也非政府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續推進。
  • 尋找新基建佼佼者—維智科技入選「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
    今年「兩會」,新基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奠定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為中國數位化社會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由創業黑馬主辦,創業家與i黑馬聯合《證券日報》、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攜手60多家投資機構,共同評選出的「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榜單正式發布。
  • 共築數字新基建時代 中建一局發展與騰訊雲籤署戰略協議
    圖: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與騰訊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基建既是疫情後中國經濟恢復的「強心劑」,更是未來發展的「儲備糧」。「新通道」「新平臺」「新業態」應勢而生,產業數位化轉型正當其時。基於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在建築工程總承包能力和建築產業智能化的積累,以及騰訊雲在智能建造、數字孿生、企業數位化、AI平臺、雲服務等領域的優勢,雙方將在市場開拓、技術合作、產品研發等方面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產業數智新基建標杆的打造是此次合作的重點。
  • 新基建到底是殼還是核?
    近一段時間,新基建火了中央幾次會議提及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將給交通運輸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戳視頻,看新基建到底是什麼來源:央視網新型基礎設施一般認為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七大領域 (視頻截圖
  • 貴陽市大數據集團:布局數字新基建,積極拓展新業態
    今年以來,貴陽市大數據集團布局數字新基建,構建了「萬物互聯、融生數據、無縫智能、全面安全」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四大支撐體系。今年的全國兩會,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貴陽市大數據集團緊抓當前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了技術全面、層級架構、場景豐富、模式創新的「端—網—平臺」一體化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格局,圍繞「數據」這一生產要素,在數字基建、數據生產、數據流通、數據安全、數據治理、數據應用生態等數據全生命周期,積極謀劃並落地項目。在「端」側,全面推進萬物互聯。
  • 共築數字新基建時代!一局發展與騰訊雲開啟戰略合作
    共築數字新基建時代!新基建既是疫情後中國經濟恢復的「強心劑」,更是未來發展的「儲備糧」。「新通道」「新平臺」「新業態」應勢而生,產業數位化轉型正當其時。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是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胡志剛在致辭中介紹,今年以來,廣州市出臺實施「數字新基建發展40條」「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措施」、「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22條」等系列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緊抓數字經濟新時代重大機遇,釋放政策紅利,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
  • 新基建是什麼?新基建涉及七大領域新基建包括哪些內容?
    那麼,新基建究竟「新」在哪裡?與傳統基建有什麼區別?新基建為何獲得官方高度重視?新基建有是否足以支撐起「穩增長」的重任?凡此種種,都值得深入探討。1、什麼是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或者 「新基建」,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個相對概念。
  • 新中大韓愛生:新基建賦能建企數位化轉型
    這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包含企業數據中心、5G基建、城際高鐵等等;融合基礎設施,前面專家也講到了「新基建」如何助力「老基建」,「老基建」又如何給「新基建」提供各種應用場景,這裡面的「融合」也給我們傳統建築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轉型契機。一直以來,新中大科技專注於為建築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信息化支持。
  • 廣州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原標題: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記者從活動後舉行的廣州市第102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專題)獲悉,下一步,廣州將實施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
  • 天將降大任於「新基建」
    可以說新基建是我們為了帶動經濟發展,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在過去所做的一切投入的總稱。」 疫情背景下的轉型之舉 新基建並不新,新基建涉及的事是我國過去幾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此時提出這個概念,與正在經歷的疫情有著很大的關聯。
  • 做新基建的「算力底座」,華為進而有為,是新基建的「擺渡人」
    以數位化、人工智慧和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在防疫抗疫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政府決策部署,企業復工復產,還是居民日常生活,都已離不開這些新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新基建的核心在於「新」和「基」兩點:「新」代表了有別於傳統「鐵公基」的數位化方向,而「基」則代表了以5G所代表的新聯接,以及雲與AI代表的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 新基建 新引擎│網龍網絡:推進數字教育「新基建」激發未來教育潛能
    作為「新基建」重要應用場景,教育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網龍網絡公司是中國數字教育的領軍企業,公司抓住5G發展機遇,融合AI、VR、AR、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加碼數字教育「新基建」,打造更有體驗性、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未來教育新形態。
  • 東華醫為2020大健康IT新基建論壇在京召開
    11月7日,東華醫為2020大健康IT新基建論壇在京召開。來自國內醫院的管理決策者、臨床專家,醫療信息化行業人士等,以「孿生·智慧·賦能」為主題,聚焦數據治理、數字孿生、醫院大腦、城市醫療大腦等行業熱點,攜手共促新基建下醫療衛生信息化的產業升級、產業賦能。
  • 新基建:最近的熱頻詞,到底與我們的生活有多大關係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最近頻繁出現一個詞:新基建。其實新基建早在2018年12月就被提了出來,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新基建到底是什麼呢?協同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新基建同樣促進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服務型機器人在醫療、配送、巡檢等方面大顯身手,人工智慧將極大提升工業效率。同時隨5G到來的是,至2025年這將增加300萬個就業崗位。
  • 「新基建」賦能「數字政府」,智慧政務辦公成新支點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的背景下,數字政府的建設及推廣,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內容,是我國進行數位化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對實現經濟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惠及民生具有重要意義。什麼是新基建?目前,我國經濟處在升級轉型的當口,數字經濟通過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不斷拉動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基建作為「以現代信息科技為支撐、旨在加速經濟結構優化和升級進而壯大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建設」 對數字經濟發揮著重要驅動作用。
  • 會展行業如何用數字新基建激發活力?
    會展行業如何利用數字新基建來激發活力,謀求進一步發展?筆者在此試作探討。 會展行業為什麼要做線上? 會展項目的線上化,可以說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被迫決定,但更是面向未來的主動選擇。會展項目帶來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度聚合。受疫情影響,人流的匯聚受限,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的交換也受到影響。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關於「新基建」的三重解讀理解「新基建」,首先要知道它的具體指向是什麼。目前來看,主要是三種不同範疇的定義。1、狹義的理解狹義的「新基建」主要就是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這也是2018年底以來中央歷次重要會議明確宣示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