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基建還火,數字孿生究竟有哪些應用價值?

2021-01-08 騰訊網

來源:數據派THU(ID:DatapiTHU)

2020年行將結束,回顧這一年國內科技領域最火的技術和產業,除了備受矚目的新基建外,數字孿生同樣不容忽視。

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重磅發布《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數字孿生」技術在《方案》中被提及多次,和雲計算、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一樣,受關注程度上升到國家高度。

同時,全國各地陸續出臺政策,提前布局數字孿生城市建設,配套措施也在緊鑼密鼓地落實:

2020年,上海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數位化模擬城市全要素生態資源,構建城市智能運行的數字底座。

同年,北京市海澱區提出,將陸續實施城市大腦建設,結合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搭建海澱區的數字孿生城市時空數據圖。

去年,貴陽市提出從超大型社區治理、街區街道等小型城市生態系統入手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浙江省則發布了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制定「未來社區」九大場景,提出構建現實和數字孿生社區的要求。舟山市、西鹹新區、重慶市、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等地紛紛採用數字孿生城市的建設理念和模式,先後制定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和規劃,以數字孿生城市為導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

之所以數字孿生技術受到如此重視,是因為它可以完全繞過現實實物,直接通過操控數字孿生體進行模擬、仿真和預測。例如波音公司的波音777客機,就是利用數字孿生的初期技術開發設計的。它的整個研發過程,300多萬個零部件,沒有任何圖紙模型,完全依靠數字仿真來推演,然後直接進行量產。據報導,這項技術幫助波音公司減少返工量50%,有效縮短研發周期40%。

總的來說,數字孿生技術能夠困擾人們已久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交互的問題,它充分利用模型、數據、智能併集成多學科的技術,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具有可觀的應用價值。利用該技術,可以在數字世界模擬出小到一顆螺絲、大到一座城市,甚至精密複雜如人體的內在結構。理論上講,物理世界中的各種事物均可使用數字孿生技術進行複製。據有關信息研究和分析機構預測,未來一到兩年內,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生產廠家將使用這一技術,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近10%的生產效率。

正因如此,數字孿生技術受到了空前的重視。如今,隨著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熱點,數字孿生技術與新基建、工業網際網路等概念被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正在加速進入普及時代,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日益深刻。

描述這麼多,想必很多人會問,數字孿生究竟從何時開始發展、目前到達什麼水平,又能夠在哪些方面展開應用呢?

一、數字孿生理論研究進展

數字孿生,英文名叫Digital Twin(數字雙胞胎),也被稱為數字映射、數字鏡像。其官方定義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簡單解釋,就是現實世界的數位化,以數位化方式為真實世界建立虛擬模型,模擬其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進而提升產品創新力、生產效率等。

2003年,密西根大學教授Dr. Michael Grieves 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課程的文檔中 提出了「與物理產品等價的虛擬數位化表達」的概念,即在虛擬空間構建的數字模型與物理實體交互映射,忠實地描述物理實體全生命周期的運行軌跡,這被認為是數字孿生概念的雛形。

但是由於當時的理論和技術條件的限制,數字孿生技術並未得到人們的重視。Grieves教授對此概念也做過多次修改,直到2011年採用了「數字孿生」這一概念來表述。特別是2011年美國空軍制定未來30年的長期願景時,美國空軍實驗室AFRL( Air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與 NASA 合作提出了構建未來飛行器的數字孿生體,總結為「使用最佳可用的物理模型、升級化的傳感器、飛行器的歷史信息的一個綜合的多物理、多尺度、概率模擬的系統,來反映出它另一個正在運行的孿生兄弟的生命周期」。初始的定義是通過考慮隨機性、歷史數據、傳感器數據、與真實世界實體交互信息等,形成了一系列能表示多個方面及系統的集成的子模型,通過以上模型來模擬飛行器的壽命。

隨後幾年,數字孿生真正引起關注,一些學者在NASA提出概念的基礎上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例如Mika Lohtander等人認為數字孿生可更好地感知和預測生產機器的性能、生產流程和組成結構,通過採集真實系統的數據來表示真實機器上實時信息,將真實信息和模擬信息結合。因此,數據孿生可以被定義為物理過程環境的歷史和當前行為的動態數字模型;而Gabor等提出在智能網絡物理系統中,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將物理對象本身的數字模擬來預測系統的未來狀態。由此可見,新的定義添加了數字孿生對實體全生命周期和在預測診斷活動中應用方面的考慮。

在數字孿生概念不斷完善和發展過程中,學術界主要針對數字孿生的建模、信息物理融合、交互與協作及服務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相關研究,不過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有待系統深入地研究。

二、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得益於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孿生的應用已逐漸成為可能。現階段,除了航空航天領域,數字孿生還被應用於電力、船舶、城市管理、農業、建築、製造、石油天然氣、健康醫療、環境保護等行業。特別是在智能製造領域,數字孿生被認為是一種實現製造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交互融合的有效手段。許多著名企業(如空客、洛克希德馬丁、西門子等)與組織(如 Gartner、德勤、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協會)對數字孿生給予了高度重視,並且開始探索基於數字孿生的智能生產新模式 。

此外,微軟推出了Azure Digital Twin服務,能夠創建任何物理環境的數字模型,包括連接它們的人員、地點、事物、關係和流程,並與物理世界保持同步。通過Azure Digital Twins,用戶可以在空間的語境中查詢數據,該服務將成為Azure IoT平臺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城市大腦則提出了「數字孿生交通」、「數字孿生城市」、「數字孿生生態」三個階段的數字孿生藍圖;GE公司已經擁有了120萬個數字孿生體,可以處理30萬種不同類型的設備資產。

IDC的數據顯示,世界上40%的大型製造商都會用到數字孿生系統來建立虛擬模型,數字孿生技術被廣泛運用於製造業,成為企業邁向工業4.0的核心解決方案。另外,Gartner機構早在2017年就將數字孿生技術列入了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之中。它在報告中指出,數年之內,數以億計的物件將由數字孿生呈現,企業將大量運用數字孿生業務。Gartner還預測,到2020年,互聯傳感器與端點將超過200億,數字孿生將以數據為基礎,服務於數十億個物聯網設備。

今年11月,由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編寫的2020年《數字孿生應用白皮書》。作為新基建背景下的重要研究成果,該白皮書對當前我國數字孿生的技術熱點、應用領域、產業情況和標準化進行了分析,同時收錄了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建築、智能製造、智慧健康6大領域的31個應用案例。

下面,我們以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為例,分析數字孿生技術具體如何賦能。

1、數字孿生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中的應用

數字孿生起源於工業製造領域。工業製造也是數字孿生的主要戰場。

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數字孿生可以虛擬構建產品數位化模型,對其進行仿真測試和驗證。生產製造時,可以模擬設備的運轉,還有參數調整帶來的變化。數字孿生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時降低產品研發和製造風險。維護階段,數字孿生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採用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對運行數據進行連續採集和智能分析,可以預測維護工作的最佳時間點,也可以提供維護周期的參考依據。數字孿生體也可以提供故障點和故障概率的參考。數字孿生給工業製造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使得幾乎所有的工業巨頭趨之若鶩。

具體而言,數字孿生能夠結合工業網際網路全要素、全價值鏈、全產業鏈連接的需求,在邊緣側、私有雲、公有雲三個層面開展應用,進而實現從單點、局部到全局的優化。

(1)邊緣雲——基於數字孿生開展面向設備的全狀態健康管理

在邊緣側,面向設備數字孿生應用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CAX仿真時期,目前發展較為成熟。通過對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的數位化、模型化、代碼化,構建物理實體設備的數字孿生模型,實現對設備的全狀態健康管理。

在設備狀態檢測方面,可以通過對物理設備的幾何形狀、功能、歷史運行數據、實時監測數據(如軸承震動、轉軸轉速、定子電流、功率等)進行數字孿生建模,改變了傳統的實體設備運行的「黑箱」狀態,可實時監測設備各部件的運行情況。比如,通用電氣擁有3萬個數字孿生的噴氣發動機,可實時獲取發動機的運行狀態、維修配件供應情況,以及飛行的環境溫度、灰塵條件等環境數據,為發動機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在遠程故障診斷方面,數字孿生體將實體設備的歷史故障與維修數據、實時工況數據,與故障診斷知識庫相連,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和知識圖譜技術分析數字孿生體的情況,實現實體設備的故障檢測、判斷、定位與恢復。例如,美國空軍在數字空間建立了戰鬥機的三維模型,每次飛行任務結束後,都會通過數字孿生體的遠程分析來評估飛機結構的可能性狀況,以便遠程診斷實體飛機部件是否存在故障。

在預測性維護方面,售後維護人員通過數字孿生體實時收集產品的各項內在性能參數,繪製工作狀態與設計性能之間的關係曲線,分析各項性能偏差,提前預判產品零部件的損壞時間,以便主動、及時和提前提供維護服務,避免設備非計劃停機帶來的損失。

(2)私有雲——基於數字孿生開展面向企業內部的全流程業務優化

在企業私有雲上,通過對企業研發、生產、管理等各環節的業務流程數位化、模型化,代碼化,建立在數字空間的映射,對企業整個生態進行管理。

在精益研發方面,數字孿生可以在虛擬空間研發設計複雜多樣型的個性化產品,在沒有實際生產產品的情況下,客戶就可以模擬體驗產品內外部功能結構以及功能性能,開發者則可以驗證產品在真實環境中的性能。數字孿生還可以提供沉浸式和差異化的購買體驗來實現與顧客互動。比如法國達索公司建立了基於數字孿生的3D體驗平臺,將工程數據轉換為真正沉浸式的產品體驗和虛擬應用,使寶馬,特斯拉的汽車用戶獲得模擬體驗並感受汽車外觀和內飾,通過用戶反饋,形成閉環反饋系統以不斷改進產品的設計模型,進而達到對物理實體的改進升級。

在智能生產方面,在新產品投入使用之前,可以利用數字孿生預先對生產計劃排程,訂單管理,質量管理,物料管理和設備管理,進行建模測試,找出最優方案,幫助企業縮短新產品導入周期,提高產品交付速度。比如瑪莎拉蒂公司通過對虛擬的數字孿生體進行設計和測試,縮短了30%新款車型設計開發時間,將跑車上市的時間縮短了16個月。

在精益管理方面,通過對企業管理各要素(人,機,料,標準,流程,制度)和各環節(開發,質量,物流,銷售,售後)的數字孿生,一方面可以將生產現場數據實時傳輸給管理者,輔助管理者及時準確的決策,避免出現管理滯後於生產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分析數字孿生體,還可發現不合理和低效的管理流程,從而加以改善和優化,提高組織管理效率。比如英國石油公司利用數字孿生APEX系統,基於每口油井的流態和壓力數據,結合物理學的水力模型,實時模擬原油採集和流動情況,通過將模型和實際數據配對,模擬分析作業的影響因素,向工程師展示如何調整流速,壓力以及其他參數,實現持續化生產。APEX系統將過去需要24小時才能完成的系統優化過程縮短到20分鐘,2018年APEX使英國石油公司的基準產量每天增加了19000桶。

(3)公有雲——基於數字孿生開展面向產業鏈的全環節數位化管理

在公有雲上,通過對整個產業鏈上下遊,產業各要素的生產製造全過程和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孿生,實現產業鏈的全環節數位化管理。

在網絡化協同方面,創建供應鏈流程和供應鏈上所有相關業務信息的鏡像,可以實時監控執行情況,識別具有差異或結構故障的低效運行的供應鏈流程,提出針對具體企業及整個供應鏈物理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最佳利用方案,提升運營效率,實現產業價值鏈的增值。例如,斯凱孚構建了全球供應鏈網絡的數字孿生模型,員工通過分析實時同步的、可視化的供應鏈運行情況,就可以協調全球供應商的生產規模和運營計劃,實現供應鏈的全球化協同。

在個性化定製方面,數字孿生可以優化整段定製旅程,提升用戶體驗。在營銷、研發、生產階段,數字孿生能夠構建數字孿生人、數字孿生產品和數字孿生工廠,實現基於用戶畫像的個性化精準營銷、基於虛擬產品體驗的定製設計、基於預先虛擬生產的快速排產,從而發現目標客戶、提高用戶參與度和滿意度,縮短生產時間,降低制定成本。例如,西門子根據客戶的體重、揮桿姿勢、力量等個體元素,利用數字孿生量身定製了卡拉威高爾夫球桿,在虛擬環境中完成研發和預生產,球桿定製成本沒有增加,上市周期從2-3年縮短為10-16個月,廣受市場好評。

在服務化延伸方面,製造商售出實物產品時保留產品研發團隊對產品數字孿生體的編輯權限,研發團隊可通過遠程操控數字孿生體向實物產品寫入新的功能,獲取數據並提供服務。數字孿生使產品本身與產品服務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催生了按產品運營效果付費、按授權服務付費、按軟體服務付費、按諮詢服務付費,以及按物聯網金融付費等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美國迪爾公司利用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分析挖掘農業機器收集的設備狀態數據以及氣象、土壤、種子等數據,幫助農場主作出科學的農耕決策,從出售產品變為出售全套的農耕服務。

儘管數字孿生當前在工業領域有諸多零用,不過,由於它是一個綜合性的技術,涉及多項技術,需要很多對應標準的接口,目前行業還處於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標準化體系尚未構建完成。所以,這也導致了數字孿生能為產業發展帶來的價值和形式遠遠低於它能完全呈現的。但是,這並不影響各大企業對於數字孿生技術的追捧。比起眼前的應用價值,數字孿生更重要的價值在於為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應用

相比於工業製造的「產品生命周期」,城市的「生命周期」更長,數字孿生帶來的回報更大。當然,城市數字孿生的部署難度也更大。

事實上,印度海德拉巴、新加坡,還有我們中國的深圳、雄安,都已經在做這方面的摸索和嘗試。大量的投資,正在湧向「智慧城市+數字孿生」的應用場景。阿里的「城市大腦」、「數字平行世界」,還有科大訊飛的「訊飛超腦」,都涉及到智慧城市和數字孿生的結合。

如果將數字孿生運用到城市中,就是在建築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基礎上利用物聯網技術把物理城市的人、物、事件和水、電、氣等所有要素數位化,在網絡空間再造一個與之完全對應的「虛擬城市」,形成物理維度上的實體城市和信息維度上的數字城市同生共存、虛實交融的格局。

一個成熟的數字孿生城市,就是以全域數位化標識和一體化感知檢測為數據孿生基礎,以全域全景的數據資源、高性能的協同計算、深度學習的機器智能平臺為城市信息中樞,以數字孿生模型平臺為城市運行信息集成展示載體,操控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各系統協同運轉,形成一種自我優化的智能運行模式,實現「全域立體感知、萬物可信互聯、泛在普惠計算、智能定義一切、數據驅動決策」。

從結構來看,數字孿生城市主要有新型基礎設施、智能運行中樞、智慧應用體系三大橫向的分層 :

基礎設施層 :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包括全域感知設施 ( 包括泛智能化的市政設施和城市部件 )、網絡連接設施和智能計算設施。與傳統智慧城市不同的是,數字孿生城市的基礎設施還包括雷射掃描、航空攝影、移動測繪等新型測繪設施,旨在採集和更新城市地理信息和實景三維數據,確保兩個世界的實時鏡像和同步運行 。

智能運行中樞 :智能運行中樞是數字孿生城市的能力中臺,由五個核心平臺承載,一是泛在感知與智能設施管理平臺,對城市感知體系和智能化設施進行統一接入、設備管理和反向操控。二是城市大數據平臺,匯聚全域全量政務和社會數據,與城市信息模型平臺整合,展現城市全貌和運行狀態,成為數據驅動治理模式的強大基礎。三是城市信息模型平臺,與城市大數據平臺融合,成為城市的數字底座,是數字孿生城市精準映射虛實互動的核心。四是共性技術賦能與應用支撐平臺,匯聚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AR/VR 等新技術基礎服務能力,以及數字孿生城市特有的場景服務、數據服務、仿真服務等能力,為上層應用提供技術賦能與統一開發服務支撐。五是泛在網絡與計算資源調度平臺,主要是基於未來軟體定義網絡( SDN)、雲邊協同計算等技術,滿足數字孿生城市高效調度使用雲網資源 。

應用服務層 :應用服務層是面向政府、行業的業務支撐和智慧應用,基於數字孿生城市的應用服務包含城市大數據畫像、人口大數據畫像、城市規劃仿真模擬、城市綜合治理模擬仿真等智能應用,社區網格化治理、道路交通治理、生態環境治理、產業優化治理等行業專題應用 。

當前,我國政府已將數字孿生城市作為實現智慧城市的必要途徑和有效手段,雄安新區的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的同步規劃、同步建設,致力於將雄安打造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中國信通院成功舉辦3次數字孿生城市研討會,研討數字孿生城市的內涵特徵、建設思路、總體框架、支撐技術體系等。阿里雲研究中心發布《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提出通過建立數字孿生城市,以雲計算與大數據平臺為基礎,藉助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實現城市運行的生命體徵感知、公共資源配置、宏觀決策指揮、事件預測預警等,賦予城市「大腦」。

此外,從國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探索來看,新加坡政府已經與達索合作,致力於建立一個數字孿生城市,用來監控城市中從公交車站到建築物的一切,從而藉助數字孿生城市實現對城市的圖形化監控、仿真優化、規劃決策等功能。Cityzenith為城市管理搭建了「5D智能城市平臺」,基於這個平臺,基礎設施開發過程可以實現數位化,以及城市的數位化全生命周期管理。IBM Watson展示了如何在城市建築中使用數字孿生來控制暖通空調系統並監測室內氣候條件,通過創建數字孿生建築來輔助管理能源並進行故障預測,並為技術人員提供維護、控制等服務支持。

三、數字孿生背後的野心

想必很多人依然對巴黎聖母院的那場大火印象頗深。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被大火吞噬,在燃燒了近15個小時後,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尖頂被燒斷,坍塌倒下,整座建築受損嚴重。此後,人們一直在關心著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能否被重建。然而距離巴黎聖母院大火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在重建方案上法國國內依舊沒有達成共識。但幸運的是,數字孿生技術正在將這座具有850多年歷史的建築「克隆重生」。

除了重建建築,還可以重建一個系統、一個城市,甚至一個世界。顯然,數字孿生正是可以「克隆地球」所需的技術。這種想法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是確實有企業致力於此。2017年,一個名叫「地球克隆」的理想主義計劃,成為51WORLD最為人所知的標籤。隨後該公司於每年12月舉辦地球克隆計劃發布會,通過搭建一個融合 VR、AI、仿真、大數據 等領域的跨界交流平臺,向外界傳達計劃的進程。

事實上,目前數字孿生的應用場景僅被開發不到1%,尚處於發展初期的數字孿生在技術、應用、市場上都不足以實現科幻小說或電影所呈現的場景。在此刻提出「克隆地球」的口號似乎有噱頭營銷的嫌疑,不過,如果從細分領域出發,無論是在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或者是醫療、車間等,挖掘出當前看得見的產業價值,或許有一天,當各行各業都被這項技術得到重塑,誰會說這個世界不是一個新的開始呢。

相關焦點

  • 被看作是「新基建中的基建」,數字孿生到底是什麼?
    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也被不斷提及,但是在有關專家看來,數字孿生城市的構建將成為新基建的基建。當前,數字孿生已經成為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新焦點,Gartner認為2019年數字孿生處於期望膨脹期頂峰,將在未來5年將產生破壞性創新。
  • BAT爭相布局新基建,CIM引擎能為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帶來什麼?
    在數位化重構建造的過程中,橢圓方程有哪些「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用數位化重構建造,橢圓方程能實現嗎?定位於「數字建造工業軟體供應商」的橢圓方程,發布智慧城市全新戰略品牌AECITY和數字建造產品CIM Engine 3.0是為了什麼?
  • 「區塊鏈+數字孿生」的技術優勢與應用前景
    在後疫情時代,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要求加大了對這三種場景的應用需求,是未來新技術的發展方向。雖然理論上區塊鏈能為數字孿生的廣泛應用提供架構支持,但實際中也面臨諸多困難,監管法規不完善、技術有待突破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科普丨一文看懂數字孿生—應用發展綜述(四)
    Gartner 的研究顯示,截至 2019 年 1 月底實施物聯網的企業中,已有 13% 的企業實施了數字孿生項目, 62% 的企業正在實施或者有計劃實施。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孿生的延伸和應用,而數字孿生則拓展。了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層面的可能性 。
  • 美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重磅發布《工業應用中的數字孿生》白皮書|...
    :定義,行業價值、設計、標準及應用案例)》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旨在為尋求「降本、提質、增效」有效途徑的商業領袖、系統架構師以及在數字孿生領域從事研究、開發、部署和測試實踐的相關人員,提供數字孿生在工業應用中的操作指導。
  • 什麼是數字孿生?已有哪些應用?終於有人講明白了
    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林詩萬博士對數字孿生的理解是,數字孿生體可有多種基於數字模型的表現形式,在圖形上,有幾何、高保真、高解析度渲染、抽象簡圖等;在狀態和行為上,有設備運行、受力、磨損、報警、宕機、事故等;在質地上,有材質、表面特性、微觀材料結構等。如圖5-2所示。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在製造業,做產品設計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製造過程管理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售後服務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設備故障診斷的在使用數字孿生,甚至搞自動化、工業控制、機器人的也在使用數字孿生……更讓人稱奇的是,數字孿生這一概念,迅速走出製造業,應用到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行業。
  • 數字孿生:如何撐起一個萬億市場的產業變革?
    如果我們有一套整個空間站的數字孿生系統,太空人就可以模擬出一個和現實狀況一樣的虛擬環境,進行反覆試驗,直到找出最好的操作方式和流程,甚至最終可以直接將這套方案輸入太空機器人的程序中,交給機器人用精確無誤的方式完成艙外修復任務,避免人為試錯的巨大風險。如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數字孿生的實現特點和重要價值了。
  • 尋找新基建佼佼者—維智科技入選「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
    今年「兩會」,新基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奠定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為中國數位化社會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由創業黑馬主辦,創業家與i黑馬聯合《證券日報》、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攜手60多家投資機構,共同評選出的「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榜單正式發布。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
    51WORLD 致力於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核心平臺,聯合三大運營商、招商蛇口、商湯科技等多個行業合作夥伴,參與華為、阿里等多個大型企業數字孿生城市生態之中,並在多地形成落地標杆案例。6、 新基建有力促進數字孿生城市加速落地數字孿生成為「新基建」重要組成,「新基建」浪潮加促數字孿生城市「浮出水面」。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51WORLD 致力於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核心平臺,聯合三大運營商、招商蛇口、商湯科技等多個行業合作夥伴,參與華為、阿里等多個大型企業數字孿生城市生態之中,並在多地形成落地標杆案例。6、 新基建有力促進數字孿生城市加速落地數字孿生成為「新基建」重要組成,「新基建」浪潮加促數字孿生城市「浮出水面」。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51WORLD 致力於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核心平臺,聯合三大運營商、招商蛇口、商湯科技等多個行業合作夥伴,參與華為、阿里等多個大型企業數字孿生城市生態之中,並在多地形成落地標杆案例。6、 新基建有力促進數字孿生城市加速落地數字孿生成為「新基建」重要組成,「新基建」浪潮加促數字孿生城市「浮出水面」。
  • 加深數字孿生認知 推進數字電網發展
    我們還看到了智慧城市語境下的數字孿生,建築BIM語境下的數字孿生,機器人語境下的數字孿生,等等。從目前公開的研究資料來看,大多數還是把數字孿生視為某種技術集成體系,少有人意識到,放大到社會學的角度上,數字孿生具有一般科技難以具備的思想價值。
  • 360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共建數字孿生空間 保障工業網際網路安全
    新基建背景下,工業網際網路作為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之一,是我國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的重要基石。工業網際網路是新基建的關鍵領域,面臨的新安全問題十分突出,保障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工作刻不容緩。近日,在2020(第七屆)中國產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360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研究院負責人張建新,進行了題為《基於數字孿生的工業安全之道》演講。他指出,數字孿生價值的本質是數據價值,通過建立在海量數據之上的高級數據分析能力,實現了對數字孿生價值的應用。
  • 貴陽市大數據集團:布局數字新基建,積極拓展新業態
    今年以來,貴陽市大數據集團布局數字新基建,構建了「萬物互聯、融生數據、無縫智能、全面安全」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四大支撐體系。今年的全國兩會,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貴陽市大數據集團緊抓當前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了技術全面、層級架構、場景豐富、模式創新的「端—網—平臺」一體化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格局,圍繞「數據」這一生產要素,在數字基建、數據生產、數據流通、數據安全、數據治理、數據應用生態等數據全生命周期,積極謀劃並落地項目。在「端」側,全面推進萬物互聯。
  • 新基建是什麼?新基建涉及七大領域新基建包括哪些內容?
    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徹底火了。今年國家決策層一直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短短的一句話,讓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再次成為熱詞。那麼,新基建究竟「新」在哪裡?與傳統基建有什麼區別?新基建為何獲得官方高度重視?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羅敏靜在發言中表示,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數字政府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要圍繞灣區發展需求,以新基建為發展契機,加速產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賦能數字產業體系發展壯大。她還解析了新基建帶動的效益以及推動產業數位化升級的路線,闡述並探討了廣州信息行業在新基建背景中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並為人才培養與人才發展提出了符合廣州及灣區情況的觀點與建議。
  • 51WDP開發者平臺五大工具全面開放,讓數字孿生觸手可及!
    更有機會前往深圳參加第四屆地球克隆計劃發布會(EC4)的專場培訓論壇!無論是開發者、生態夥伴還是高校師生,都能在WDP生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讓數字孿生觸手可及!51WDP五大工具出爐:你和數字孿生一步之遙新基建浪潮和5G時代的到來,讓數字孿生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前廣闊。正如兩院院士李德仁所說,「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城市的高級階段,也是智慧城市的新高度。」
  • 中國數字孿生體國家戰略是什麼?
    雖然美國在國防領域較早提出數字孿生體概念,並進行驗證和應用,但在市場應用方面,除了美國一些傳統的傳統企業積極轉型數字孿生體新賽道,並沒有形成行業性的合作,直到2020年5月底才開始行動。
  • 數字孿生的冷思考!
    在整個法案中,還沒有見到任何其他的一項技術能夠享受如此高的待遇,即使近年來熱火朝天的人工智慧技術,都沒有出現。從這兩個文件可以看出,建模和仿真技術的基礎性和長遠價值已遠遠超出其所在的技術領域範疇,將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影響。而在製造業,建模和仿真也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