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2020-12-14 21CN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

  新華社記者蔡蜀亞

  「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必將會對世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這樣表示。

  他說,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國根據自身比較優勢的變化主動作出的戰略轉變,同時也及時回應了外部環境的新變化。

  顧清揚說,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比較優勢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國內居民收入和購買力大幅提升,形成了快速成長的中等收入群體,同時也建成了較完整的生產體系和企業發展生態系統。為順應比較優勢的改變,未來有必要對過去以出口為導向的模式進行調整,注重投資與消費的平衡。

  他認為,新發展格局對中國國內建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滿足國內日益增多的消費需求和推動消費升級都會起到積極作用。「將注意力從滿足外部需求轉向內部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會倒逼國內創新體制的建立並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從經濟增長的效果來看,國內循環體系的建立,可以將生產、流通和消費循環鏈條中更多的價值增值部分留在國內,這相比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更能放大乘數效應。」

  顧清揚表示,新發展格局也將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面對外部長期嚴峻挑戰,中國如何保持經濟穩定並積極參與全球化,這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雙循環有利於中國通過可以掌控的國內循環來保持穩定和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開放和全球化仍然是中國的最優選擇。通過繼續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可以使內外循環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形成多維立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他強調:「雙循環體系本質上是更高水平的開放和更高質量的國內發展,絕不是閉關鎖國。中國穩定了,才有利於世界穩定,中國保持對外開放將惠及全球發展。」

  顧清揚表示,無論是國內循環還是國際循環,中國內需提升是關鍵。內需既是國內企業的利潤來源和國內循環的主要拉力,也會促進國際循環。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美國等發達國家對終端產品的消費拉動作用在減弱,在這樣的情況下,拉動中國國內需求對世界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通過參與世界循環體系,把中國國內市場和產業鏈、供應鏈開放給全球,這將帶動世界經濟增長,對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恢復將起到支撐和拉動作用。」他說。

  顧清揚認為,中國一方面可以繼續參與現有的國際經濟循環體系,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經濟合作開闢新的國際循環通道。(完)

相關焦點

  • 專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訪新加坡...
    新華社新加坡9月8日電專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 ...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 ...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
    新華社新加坡7月13日電 專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  新華社記者夏立新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發展前景引發世界關注。
  • ...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
    新華社新加坡7月13日電專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新華社記者夏立新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發展前景引發世界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的一個接口,大灣區建設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鄭永年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只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項目,長遠看它關係到中國未來的發展。把大灣區建設好,不僅可以帶動中國南方地區發展,還可以與中國經濟的外循環系統形成良性互動。
  • 專訪: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有兩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華社新加坡1月4日電 專訪: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有兩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2020年暴發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衰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強大的國家統籌協調能力,中國人民展現出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紀律性,成為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的關鍵力量。「這不僅穩定住了國內經濟,更為陷入嚴重公共衛生危機和經濟衰退的世界起到了支撐作用,對全球抗擊疫情和保障基本經濟運轉作出了貢獻。」顧清揚說。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專訪:中國經濟具備應對挑戰的持久發展動力——訪墨西哥國立自治...
    新華社墨西哥城5月20日電專訪:中國經濟具備應對挑戰的持久發展動力——訪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杜塞爾新華社記者吳昊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恩裡克·杜塞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羅安著:中國對外開放有助於促進貿易...
    圖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羅安著(Andrew K Rose)教授。(圖片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提供)新華網新加坡9月9日電(範瑋 方瑄)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羅安著教授就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科技創新驅動以及當前世界經濟現狀等議題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在談及中國市場的對外開放為全球化進程帶來怎樣的影響時,羅安著表示,中國推動市場對外開放,能促進貿易國間的商貿共贏。
  • ...後疫情時代合作造福兩國人民 助力區域經濟發展——訪新加坡副...
    新華社新加坡12月7日電 專訪:希望新中加強後疫情時代合作造福兩國人民 助力區域經濟發展——訪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  新華社記者夏立新 王麗麗  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簡稱聯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前夕,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
  • 專訪:中國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清晰布局提振信心——訪英國薩裡大學商...
    新華社倫敦8月25日電 專訪:中國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清晰布局提振信心——訪英國薩裡大學商學院教授熊榆  新華社記者孫曉玲  「深思熟慮、格局龐大、英國薩裡大學商學院教授熊榆2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此評價中國領導人近日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熊榆說,從此次座談會可以看出,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準確穩妥把握當前局面,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布局清晰,有力提振了各界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 ...促進中新年輕一代交流--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王賡武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9月28日電(記者祝文杰 實習記者董雪)今年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25周年,而中國與新加坡的聯繫卻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在華人佔新加坡人口四分之三的今天,對當地華人的研究是全面理解當代中新關係的重要渠道。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文EMBA公開課在新舉辦
    新華網新加坡1月14日電(方瑄)由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與新加坡江蘇會聯合主辦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文EMBA公開課於11日在新加坡成功舉辦,本次討論議題為「全球變局與中國經濟的突圍之路」,中新兩國政、商界近百位人士參與本次活動。
  • ...實踐」——訪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系常務副主任羅季奧諾夫
    新華社聖彼得堡6月6日電 專訪:「我們應該將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理念付諸實踐」——訪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系常務副主任羅季奧諾夫新華社記者魯金博「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嚴重衝擊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秩序的形勢下
  • ...案裁決無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新華社新加坡7月18日電 專訪: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無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新華社記者馬玉潔 包雪琳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18日舉行的「南海問題與區域合作發展高端智庫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南海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問題,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無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
  • 構建新發展格局 機遇大於挑戰——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
    構建新發展格局 機遇大於挑戰(權威訪談)——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發展規律,科學分析我國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的新變化,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決策
  • 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有望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訪北京大學國家...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將啟之際,如何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確保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中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的意涵?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可從哪些方面發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舉行線上...
    2020年8月6日,由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中國南海研究院支持舉辦的「海南-新加坡線上專家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分别致開幕辭。
  • 專訪:G20杭州峰會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方向——訪德國波恩大學全球...
    新華社柏林9月8日專電 專訪:G20杭州峰會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方向——訪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  新華社記者胡小兵 王勍  剛剛閉幕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就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達成了廣泛共識,描繪了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