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新加坡7月13日電 專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

  新華社記者夏立新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發展前景引發世界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的一個接口,大灣區建設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

  鄭永年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只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項目,長遠看它關係到中國未來的發展。把大灣區建設好,不僅可以帶動中國南方地區發展,還可以與中國經濟的外循環系統形成良性互動。

  鄭永年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覆蓋的地區產業承接關係緊密,但也存在產業布局不合理、規劃各自為戰、同質化競爭等挑戰。因此,做好大灣區建設一要注重實現有力和高效的協調,二要有更加開放的理念和大格局意識,三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包括法律對接和制度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勞動力流動、教育和醫療等資源的融合與共享等。鄭永年建議精準施策,穩妥對接,努力把大灣區打造成為一個巨大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超強粘性的嵌入型經濟平臺,爭取把全球最優秀的人才、技術和資本都吸引進來並牢牢留住。

  鄭永年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香港的金融業、澳門的旅遊休閒業、珠三角的製造業各具特色,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大灣區內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應更加密切和靈活。

  鄭永年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完全有可能崛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有多所國際一流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科技力量很強,智慧財產權體系完備,應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並為科研人才跨境交流提供更多便利。

  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發展,對整個世界經濟也是利好。現在全世界都關注中國市場,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相關焦點

  • ...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
    新華社新加坡7月13日電專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新華社記者夏立新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發展前景引發世界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的一個接口,大灣區建設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鄭永年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只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項目,長遠看它關係到中國未來的發展。把大灣區建設好,不僅可以帶動中國南方地區發展,還可以與中國經濟的外循環系統形成良性互動。
  • ...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案裁決無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新華社新加坡7月18日電 專訪: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無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新華社記者馬玉潔 包雪琳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18日舉行的「南海問題與區域合作發展高端智庫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南海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問題,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無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Zheng YongnianDirector, East Asian Institut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 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   新華社記者蔡蜀亞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舉行線上...
    2020年8月6日,由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中國南海研究院支持舉辦的「海南-新加坡線上專家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分别致開幕辭。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Bert HOFMAN:中國或成為資產避難的...
    8月22日,在以「全球劇變下的財富管理趨勢」為主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前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Bert HOFMAN(郝福滿)如此表示。Bert HOFMAN(郝福滿),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前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圖中左下位置)郝福滿表示,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大破壞。
  • ...多邊主義和經濟一體化原則——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新華社坎培拉11月9日電 專訪:APEC應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和經濟一體化原則——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德賴斯代爾新華社記者徐海靜 趙博來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彼得德賴斯代爾的辦公室,很難不注意到窗邊的一塊車牌,上面寫著「APEC DADDY」(APEC
  • ...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 ...促進中新年輕一代交流--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王賡武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9月28日電(記者祝文杰 實習記者董雪)今年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25周年,而中國與新加坡的聯繫卻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在華人佔新加坡人口四分之三的今天,對當地華人的研究是全面理解當代中新關係的重要渠道。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做客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
    央廣網深圳4月18日消息(記者於揚)4月17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就「中國改革的現狀與未來」這一主題發表演講,在談到雄安新區未來的房地產政策時他說:「我希望雄安新區比新加坡做得更好。」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藍平兒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藍平兒(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人民網博鰲10月29日電(記者 燕帥 趙光霞 宋心蕊)今天上午,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第九屆10+3媒體合作研討會在海南博鰲舉辦。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藍平兒再研討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
    新華社新加坡12月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依然保持強勁勢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
  • 專訪: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有兩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華社新加坡1月4日電 專訪: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有兩大關鍵力量——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2020年暴發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衰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強大的國家統籌協調能力,中國人民展現出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紀律性,成為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的關鍵力量。「這不僅穩定住了國內經濟,更為陷入嚴重公共衛生危機和經濟衰退的世界起到了支撐作用,對全球抗擊疫情和保障基本經濟運轉作出了貢獻。」顧清揚說。
  • 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良性互動(新論)
    內容摘要:形成雙循環的良性互動,需要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關鍵詞:雙循環;國際競爭;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簡介:   形成雙循環的良性互動,需要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中國應接過全球自由貿易大旗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如何通過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在保持經濟穩中求進的同時,如何推動兼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經濟全球化,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期待。《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 專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訪新加坡...
    新華社新加坡9月8日電專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 新加坡國立大學HOFMAN:中國或成為資產避難的天堂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Bert HOFMAN:中國或成為資產避難的天堂「我們現在基本上處在全球價值鏈的擴張最後的階段。」8月22日,在以「全球劇變下的財富管理趨勢」為主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前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Bert HOFMAN(郝福滿)如此表示。Bert HOFMAN(郝福滿),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前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圖中左下位置)郝福滿表示,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