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4月18日消息(記者於揚)4月17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就「中國改革的現狀與未來」這一主題發表演講,在談到雄安新區未來的房地產政策時他說:「我希望雄安新區比新加坡做得更好。」鄭永年是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
鄭永年在演講中提到任何一個國家從總體上說,大的改革方面可以分成政治、經濟、社會三個方面的改革,無論從西方看還是從亞洲「四小龍」比如日本他們改革比較成功的過程,我提出來一個思路是「先經濟改革,再社會改革,再政治改革」,先生產、再分配、再民主,民主到後面的這個階段。這倒不是一個價值觀,從很多的社會包括西方發達社會也是這麼轉過來的,亞洲「四小龍」日本也是這麼轉過來的,尤其是德國講亞洲「四小龍」日本是在東亞這些社會改革發展比較成功的,我想中國也是屬於東亞社會的一部分,所以我覺得中國有可能往這個方向走。改革並不是說某一個階段只能是改革有一個主體性的改革,比如這個改革是先經濟改革,社會改革、政治改革要配合。第二階段是主體改革是社會改革,經濟改革跟社會改革也要配合。但是改革當中要全面推進,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改革只能找突破口,每一個是攻堅戰。正因為是改革,只能是攻堅戰。革命不一樣,革命可能是全面的改革,破壞全面是可以的,但是改革不可能全面改革、全面推進,只能是某一個方面為主。任何一個國家碰到的問題很多,你不可能幾百項改革一起推進。
鄭永年說:「新加坡每個人一輩子可以買兩套組屋,一套是你年輕的時候大學畢業結婚了,以政府的價格給你買。你在住了至少5年後,假如你要換大的房子,你的第一套房子可以市場價賣掉。你再買第二套,依然是以政府的價格給你。這個做得非常好。所以新加坡的老百姓非常支持這個政策。」在他看來,龐大的中產人群對於社會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西方社會今天之所以出現這麼多問題,就是因為中產人群變小了。西方以前的成功就是因為中產人群做大了。鄭永年補充道,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前,美國的中產人群比例有70%、75%,現在沒幾年就掉到50%以下。如果中產人群龐大,他們的社會就是一個橄欖形的社會,這樣任何一個政黨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都要照顧中產人群的利益,就不會走向極端。如果一個社會50%是窮人,50%是富人,那麼可能會有一個分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