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上衣、黑色短裙、身材高挑……誰能想到這樣一名性感的「女子」,竟在同一地區頻頻作案,連續盜竊多輛電動車。當她又一次「光臨」作案時,被蹲守民警當場抓獲。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警將其抓捕後發現,這名「女子」竟是男兒身!
「女子」多次現身,電動車頻頻「消失」
「警察同志,我的電三輪不見了!」「我的電三輪昨天也被偷了。」5月以來,湖北省襄陽市公安局樊城區分局牛首派出所連續接到多起轄區某農產品交易中心商戶的報警,稱自己的電動三輪車停放在路邊被盜。
車輛被盜,對農戶們貨物運輸、銷售影響很大。樊城警方接到報警後,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小組開展偵查。
專案組民警起初在各案發地進行現場勘查。經過對嫌疑人作案時間、作案手法等方面的案情分析,以及大量的走訪調查,民警初步確定這幾起盜竊案件是出自同一團夥之手。
隨後,專案組民警又逐一查看案發地周邊商鋪的視頻,經過海量視頻篩查及比對,一名身穿黑衣的「女子」進入民警的視線。
民警發現,這些盜竊案件一般都是發生在深夜,而這名「女子」總會非常「巧合」地出現在案發地附近,且每次都會佩戴藍色口罩,身穿黑衣。種種跡象讓民警確定此人就是盜竊案的主要嫌疑人。
竊賊銷聲匿跡,嫌疑人身份成謎
雖已鎖定嫌疑人,但因她作案時都用口罩遮擋臉部,再加上有夜色的掩蓋,讓專案組民警始終無法確定嫌疑人外貌特徵,提取不到有價值的破案信息,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為儘快破案,民警帶著嫌疑人照片再次對案發地周邊群眾及商鋪進行走訪。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少商戶稱,曾見過該「女子」在市場周圍走動,但沒有人認識,都只是覺得該「女子」身材高挑,比較亮眼。
有了這一線索,專案組民警再次對之前提取的視頻進行比對,將有該「女子」身影的資料統一歸類。反覆觀看比對後,專案組民警發現該「女子」對周邊地形十分熟悉,每次盜竊完後都能很熟練地避開周邊監控,將被盜車輛開走。民警推測,該「女子」很有可能是附近的居民。
抓住這一重要線索,專案組民警對周邊小區再次進行走訪排查,令民警沒想到的是,通過一周的走訪,竟沒有發現與嫌疑人身材吻合的「女子」,偵查再次陷入困境。
既然找嫌疑人這條路走不通,專案組民警調整思路,重新對目前掌握的線索進行梳理分析。民警發現自5月份以來,嫌疑人每20天左右會進行一次盜竊,並據此推斷接下來嫌疑人還會繼續作案。
竊賊再次出手,虛假性別被揭穿
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停止了入戶排查,並安排便衣民警在符合嫌疑人作案條件的農貿市場周邊進行24小時輪班蹲守。當民警在某農貿市場內蹲守6天後,終於等到了一個可疑的身影。
8月28日凌晨5時許,便衣民警如同往常一樣蹲守在農貿市場內。這時,一名男子的出現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一般這個時候來到農貿市場的都是商戶,都是忙著為出攤做準備,而該男子卻不慌不忙,在農貿市場內邊走邊看。
民警關注該男子的一舉一動,發現該男子總是環顧周邊的攝像頭,隨後拐進一個角落,這裡也是一個視頻盲區,但這名男子很久都沒有出來。
「難道他發現自己暴露,逃跑了?」專案組民警分成兩路,一路通過視頻偵查繼續觀察,一路沿線查找該男子的行蹤。
就在民警準備繼續調整偵查思路的時候,一個黑衣「女子」突然出現在了民警的視線內。只見她從剛才那個可疑男子消失的角落走出,穿著黑衣戴著口罩,身材高挑,種種特徵讓民警初步判斷,這名「女子」便是「目標人物」。
「目標人物」出現後,民警一路跟蹤。其間,該「女子」在市場內街道上四處張望,尋找目標。當此人看見一輛電動三輪車主人卸貨臨時走開時,便快步上前,正當「女子」準備騎走電動三輪車時,民警立即上前對其抓捕。「女子」想憑藉著對周圍地形非常熟悉而逃跑,不料,民警從各方而來,圍追堵截。「女子」逃避不及,被堵在了巷子裡,民警們上前抓捕。
這時,民警通過現場搜查,發現這名「女子」竟是男兒身!難道之前的判斷「團夥作案」會是一人所為?
徐某承認了之前連續盜竊電動三輪車的違法作案事實。據徐某供述,因其無正當職業,手頭緊張需要錢花,便萌生盜竊念頭。又擔心事發後被抓,便想到用「男扮女裝」的障眼法,混淆視線。民警將徐某盜竊的車輛全部追回,為群眾挽回損失2萬餘元。
作者:肖新民 冷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