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上衣、黑色短裙、身材高挑……誰能想到這樣一名性感的「女子」,竟在同一地點頻頻作案,連續盜竊多輛電動車。
當「女子」又一次作案時,被蹲守民警當場抓獲。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警抓捕後發現,這名「女子」竟是男兒身。
9月2日,樊城警方通報稱,破獲了一起連環盜竊「三車」案。
電動車屢屢被盜 可疑「女子」頻頻現身
「警察同志,我的電三輪不見了」「我的電三輪昨天也被偷了」……5月以來,樊城區牛首派出所連續接到多起報案。報案人多為轄區某農產品交易中心商戶,他們稱電動三輪車停放在路邊後被盜。車輛被盜,對運輸、銷售影響很大,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樊城警方接到報警後,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小組開展偵查。
經過對嫌疑人作案時間、作案手法等方面的案情分析,以及大量的走訪調查,民警初步確定這幾起盜竊案件應是出自同一團夥之手。
隨後,專案組民警又逐一查看案發地周邊商鋪的視頻,經過海量視頻篩查及比對,一名身穿黑衣的「女子」走入民警的視線。
民警發現,這些被盜案件一般都是發生在深夜,而這名女子總會非常「巧合」的出現在案發地附近,且每次都會佩戴藍色口罩,身穿黑衣。種種跡象讓民警確定她就是盜竊案的主要嫌疑人。
雖已鎖定嫌疑人,但因「女子」作案時都用口罩遮擋臉部,加之有了夜色的掩蓋,讓專案組民警始終無法確定嫌疑人外貌特徵,提取不到有價值的破案信息。
為儘快破案,民警帶著嫌疑人照片再此對案發地周邊群眾及商鋪進行走訪。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少商戶稱,曾見過該女子在市場周圍走動,但沒有人認識,都只是覺得該女子身材高挑,比較亮眼。
有了這一特徵,專案組民警再次對之前提取的視頻進行比對,一幀一幀梳理查看,將有該女子身影的資料統一歸類。反覆觀看比對後,專案組民警發現該女子對周邊地形十分熟悉,每次盜竊完後都能很熟練的避開周邊監控,將被盜車輛開走。加上商戶們提供的線索,民警推測,該女子很有可能是附近的居民。
抓住這一重要線索,專案組民警對周邊小區再次進行走訪排查,令民警沒想到的是,通過一周的走訪,竟沒有發現與嫌疑人身材吻合的女子,偵查再次陷入困境。
既然找嫌疑人這條路走不通,專案組民警很快就調整思路,重新對目前掌握的線索進行梳理分析,他們發現自今年5月份以來,嫌疑人每20天左右會進行一次盜竊,民警分析接下來嫌疑人肯定還會繼續作案。
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立即停止了入戶排查,並安排便衣民警在符合嫌疑人作案條件的農貿市場地周邊進行24小時輪班蹲守。當民警在某農貿市場內蹲守的6天後,終於等到了一個可疑的身影。
8月28日上午5時許,便衣民警如同往常一樣蹲守在農貿市場內。這時,一名男子的出現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一般這個時候來到農貿市場的都是商戶,忙著為出攤做準備,而該男子卻不慌不忙,在農貿市場內邊走邊看。
「難道他發現自己暴露,逃跑了?」專案組民警不敢輕舉妄動,分成兩路,一路通過視頻偵查,繼續觀察,一路沿線查找該男子的行蹤。
就在民警準備繼續調整偵查思路的時候,一個黑衣女子突然出現在了民警們的視線內。只見她從剛剛那個可疑男子消失的角落走出,穿著黑衣,身材高挑,種種特徵讓民警初步判斷,這名女子便是他們「目標人物」。
目標人物出現後,民警一路跟隨。期間,該女子在市場內街道上四處張望,尋找目標。當她看見一輛電動單輪車主人卸貨臨時走開時,她便快步上前。
正當女子準備騎走電動三輪車時,民警立即上前對其抓捕,不承想,她對周圍地形非常熟悉。可是,兵分多路的民警從各方而來,圍追堵截。女子逃避不及,被堵在了巷子裡,民警們上前抓捕。
此時,民警通過現場搜查,發現這名「女子」竟是男兒身。
徐某,52歲,身高1.78米。據他供述,因其無正當職業,手頭緊便萌生了盜竊電動三輪車的念頭。由於擔心被發現,就想通過「男扮女裝」的障眼法,混淆民警視線。第一次作案時,心裡很緊張,怕被發現。後來,又沒錢了,便抱著僥倖心理繼續作案。
徐某交代,從5月至今,他先後用同樣的作案手法,在牛首鎮某農產品交易中心進行盜竊作案5起。在民警的政策宣講下,徐某又主動供述了他的銷贓渠道。很快, 5輛被盜車輛全部追回,為群眾挽回損失2萬餘元。
目前,徐某因盜竊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襄陽網
採寫:記者 陳洋波 通訊員 冷曉冰
編輯:賈燕麗
校對:楊玲玲
審核:孫濱 汪璐 褚楠
出品:湖北日報襄陽分社融媒體中心
加油,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