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2020-12-12 小楊教書育人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之一是課堂比較乏味無趣,這既影響教學效果,又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通過遊戲化教學法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目的。

1 當前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現狀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並未完全認可遊戲化的教學方式,在遊戲化教學活動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導致遊戲化教學模式難以創新發展。

1.1 缺乏對遊戲化教學模式的正確認識

在實際中,遊戲化教學的方式已經進入並應用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但應用的頻率偏低。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學校和教師對於遊戲化教學模式的認知存在偏差,對遊戲化教學方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足。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語文教學方式側重於教師的課本知識灌輸與考試重難點的訓練,語文學習更注重機械化的練習與記憶。

1.2 在遊戲化教學活動缺乏投入

遊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需要教師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相關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並且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遊戲化教學方案。一方面,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對學習難以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做事情容易三分鐘熱度等年齡特點,這導致在開展遊戲化教學活動時具有難以控制的因素。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等才能設計滿足小學生學習需要的活動方案,而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導致在遊戲化教學投入的時間不足。

1.3 遊戲化教學方式單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對於遊戲化教學活動中的活動類型、活動方式以及活動內容等都具有較高要求。重複性、單一性、單調性的遊戲活動難以使小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甚至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抗拒心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由於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語文遊戲化教學活動常常是簡單地把小遊戲與語文內容結合起來,缺乏趣味性與創新性。

2 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的實現路徑分析

2.1 構建良好的遊戲化教學環境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約束,創設愉快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帶領學生去踏青、郊遊,拉近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嬌豔。充分體驗過後,教師再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最後,學生回到課堂或是放學後,整理自己記錄的內容,將其充實豐富,完成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教師為學生創設愉快的遊戲化教學環境,充分突出遊戲化教學的特點,促使學生在這個環節中真正融入學習中,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2.2 立足教材進行遊戲設置

無論採用哪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都應該立足於教材。如果教師設計的遊戲化教學活動脫離教材,將會影響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效果,不利於實現教學目標。立足於教材的遊戲化教學活動設計,需要教師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並預測學生在教學中可能做出的反饋,制定好相應的預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需求。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有哪些經常能夠見到的昆蟲,他們有哪些生活習性,他們的住宅是什麼樣子等。課堂授課時,讓學生講自己與蟋蟀、螞蟻等昆蟲或是其他動物的趣事,而後,教師再從教材的角度出發,講解課文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實現有效的遊戲化教學。這樣,學生不僅不會感到語文學習枯燥乏味,反而會感到輕鬆、愉悅,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和好奇心,甚至期待語文學習。

2.3 發揮遊戲的引導作用

首先,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構建有效的遊戲化課堂教學氛圍,需要在課前精心準備,設計遊戲化的教學方案,從淺至深一點一點導入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掌握本次教學的知識,實現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保證不同性格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在認識和了解語文的基礎上,認真學習語文。

其次,教師要注意發揮遊戲化教學活動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遊戲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督促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最後,教師設計的遊戲化教學活動應注意創新。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揮其想像力,讓學生大膽創新,不被傳統的教學思維限制,促使學生發現語文知識的獨特魅力。例如,教師在講解杜甫的詩詞時,可以先帶領學生了解杜甫的生活環境、社會背景以及杜甫本身的人物性格和特點等,而後結合具體的詩詞內容來分析其中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以此提高學生分析杜甫詩詞的準確性,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鑑賞能力。

2.4 遊戲化教學要貼近生活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有很大一部分源自生活。因此,在遊戲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提高遊戲的生活化特點,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與生活的關係,促使學生從生活的角度來學習語文知識。以《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為例,課文描述的是父親為救自己的兒子,歷經38個小時的艱辛在廢墟中救出兒子與其同學的故事。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設計親子遊戲,要求同學與父親互動,感受父親對自己的愛。通過親子遊戲,增加學生與父親的互動,使學生在互動中認真感受父親的愛,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父親對自己兒子的愛,體會父親為救兒子不辭艱辛的心情。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遊戲化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見探索,促進遊戲化教學作用的最大化,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水平。

相關焦點

  •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深入教材,把握情感點初中情感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和中國文化的熱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挖掘與情感教育目的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語文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短篇小說、長篇華文以及精美的小詩等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優勢,提高初中情感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 如何有效提高藏區小學語文課堂效率?高質量的互動很重要
    加強小學語文在課堂中的效率,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特別是藏區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營造民主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本文主要介紹的就是怎樣加強藏區小學語文課堂效率,進而提出以下內容。
  •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有了深度學習的經歷和過程,學生能夠有效提升問題分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對於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3. 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深度學習能夠使學生透過問題的淺層和表面,發現更加深層和內在的知識和規律。
  •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充分利用評價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相反,他們應該運用評估的技巧,並耐心地與學生溝通,以便他們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錯誤,並主動糾正它們,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並促進高效的漢語教學。使用多種評估方法來完善評估系統。在素質教育中,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應堅持創新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並允許教師,學生和家長參加。
  •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摘要:語文教學,一直以來是教師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教師要如何提高語文課堂質量,首先要為學生打造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中有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質量,一達到教學目標。
  •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級大部分都是處於6-13歲。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能夠接受直觀上的東西,但是對於抽象思維是有所欠缺的。抽象思維能力雖然是不斷的提高,但是對於綜合分析能力是比較薄弱的。當遇到靈活的題目時,是很難以舉一反三的,這也是處理問題不夠靈活。2.數學認知結構發展特殊。
  • 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
    教師「滿堂灌」的講解,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厭惡學習數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師採取的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就會影響教學效率。,使得小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渴望,沉悶的課堂氣氛是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的重要原因,長期下去會造成課堂效率低下。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而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上通過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形成一個學校共同體,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剛好也是一個情感溝通的渠道,符合語文教學目的。因此將二者結合,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提升,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課堂提問是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主要途徑,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提問藝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語文教學的進展。恰當的提問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語文教學氛圍,還能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實現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語文課堂教學要更關注編者、教材、教師、學生四者之間互動,以「四維互動」為方法基礎,巧妙涉及的提問,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訓練學生語文能力,為語文課堂添彩。
  • 學習與反思:回顧北京遊戲化學習大會
    並且,他的團隊還把這樣的線上遊戲與MOOC結合起來,在國際MOOC界也享有盛譽。葉教授認為教育就是要「by the students,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students」,要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要使學生養成「自己學、自己出、自己評」的習慣。
  • 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
    顯然,在初中語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室中直觀情況的建構,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文字的認知,促進學生體驗作者的情感,提高教學效果。構建問題情境並引導學生思考好奇心是人們進行獨立探究的動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實際知識的渴望不亞於成年人。
  • 現代教學丨例說遊戲化學習的實施與建議
    這些遊戲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對遊戲的積極體驗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實質是在「設計交互」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真正的學習是學生主動、自發的學習,教學應該按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並注重學生的社會交往。因此,在教學中引入遊戲化學習,能讓學生在遊戲體驗中不斷激發學習興趣。首先,遊戲必須有具體的目標和要求。
  •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拼音學習的質量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幫助識字、閱讀、學好普通話的工具,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一個難點。然而,讓新進入學校的孩子掌握了一套比較單調、枯燥、抽象的符號,難度可想而知。如何進一步提高漢語拼音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拼音?
  • 在幼兒園中進行遊戲化教學,能夠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做遊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興趣是學習最主要的,幼兒天性愛玩,在課堂學習中能夠運用遊戲,可以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並不是讓幼兒提高成績,而是讓幼兒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在進行遊戲化教學時,老師通過提出一些任務,讓幼兒積極完成,通過和其他同學之間的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 教育遊戲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實現高效的遊戲化學習
    一、挑選教育遊戲要把握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目標明確,遊戲要能夠有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二是有針對性,課前用於學生預遊戲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課中要選擇可以互動的遊戲, 課後要推送用於複習鞏固或深人研究的遊戲。三是有挑戰性,遊戲難度既要符合學習者的年齡特徵及其接受能力,同時也要有一定的超越,這樣能幫助學生提高其能力。
  •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利用體驗式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創造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活動場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活動經驗的熱情。數學教學活動的情境創造意味著我們的老師根據教科書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積極細緻地創造出生動,有趣的,生動的,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生動活潑的生活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的數學家。
  • 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讓學生全面發展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重點不是要讓學生掌握很多的學習技巧,而是要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和生詞。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字詞的教學佔用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因此教師應該從生字、生詞的課堂教學入手,對學生展開科學有效的德育滲透。我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學生在對漢字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能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的愛國思想得到有效的提高。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構建高效的語文優質課堂
    設計有趣的簡介以激發學習興趣。高度有趣的介紹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並使他們高度集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當教師進行高質量的教學時,教學模式也應進行改革。通過使用有趣的介紹,學生將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而不是使用簡單而直接的教學方法。積極參加學習活動,並在積極思考中掌握課文內容。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深度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在傳統教學中,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追求教學的速度和效率,並利用教師教學來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他們中的大多數採用「全班制」教學方法,以便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力而為。可能會接受更多的知識。但是,正是由於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得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沒有及時轉換為學生的個人知識,這使學生參與了學習,但效率低下。
  • 王海梅: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
    王海梅,延安慧澤小學教師。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和觀念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人們更加推崇快樂的教育理念。快樂教育理念能夠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到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但是,快樂教育理念運用不當,學生容易沉迷於玩樂而忽視了學習,不利於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