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之一是課堂比較乏味無趣,這既影響教學效果,又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通過遊戲化教學法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目的。
1 當前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現狀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並未完全認可遊戲化的教學方式,在遊戲化教學活動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導致遊戲化教學模式難以創新發展。
1.1 缺乏對遊戲化教學模式的正確認識
在實際中,遊戲化教學的方式已經進入並應用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但應用的頻率偏低。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學校和教師對於遊戲化教學模式的認知存在偏差,對遊戲化教學方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足。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語文教學方式側重於教師的課本知識灌輸與考試重難點的訓練,語文學習更注重機械化的練習與記憶。
1.2 在遊戲化教學活動缺乏投入
遊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需要教師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相關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並且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遊戲化教學方案。一方面,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對學習難以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做事情容易三分鐘熱度等年齡特點,這導致在開展遊戲化教學活動時具有難以控制的因素。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等才能設計滿足小學生學習需要的活動方案,而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導致在遊戲化教學投入的時間不足。
1.3 遊戲化教學方式單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對於遊戲化教學活動中的活動類型、活動方式以及活動內容等都具有較高要求。重複性、單一性、單調性的遊戲活動難以使小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甚至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抗拒心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由於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語文遊戲化教學活動常常是簡單地把小遊戲與語文內容結合起來,缺乏趣味性與創新性。
2 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的實現路徑分析
2.1 構建良好的遊戲化教學環境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約束,創設愉快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帶領學生去踏青、郊遊,拉近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嬌豔。充分體驗過後,教師再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最後,學生回到課堂或是放學後,整理自己記錄的內容,將其充實豐富,完成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教師為學生創設愉快的遊戲化教學環境,充分突出遊戲化教學的特點,促使學生在這個環節中真正融入學習中,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2.2 立足教材進行遊戲設置
無論採用哪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都應該立足於教材。如果教師設計的遊戲化教學活動脫離教材,將會影響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效果,不利於實現教學目標。立足於教材的遊戲化教學活動設計,需要教師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並預測學生在教學中可能做出的反饋,制定好相應的預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需求。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有哪些經常能夠見到的昆蟲,他們有哪些生活習性,他們的住宅是什麼樣子等。課堂授課時,讓學生講自己與蟋蟀、螞蟻等昆蟲或是其他動物的趣事,而後,教師再從教材的角度出發,講解課文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實現有效的遊戲化教學。這樣,學生不僅不會感到語文學習枯燥乏味,反而會感到輕鬆、愉悅,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和好奇心,甚至期待語文學習。
2.3 發揮遊戲的引導作用
首先,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構建有效的遊戲化課堂教學氛圍,需要在課前精心準備,設計遊戲化的教學方案,從淺至深一點一點導入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掌握本次教學的知識,實現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保證不同性格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在認識和了解語文的基礎上,認真學習語文。
其次,教師要注意發揮遊戲化教學活動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遊戲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督促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最後,教師設計的遊戲化教學活動應注意創新。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揮其想像力,讓學生大膽創新,不被傳統的教學思維限制,促使學生發現語文知識的獨特魅力。例如,教師在講解杜甫的詩詞時,可以先帶領學生了解杜甫的生活環境、社會背景以及杜甫本身的人物性格和特點等,而後結合具體的詩詞內容來分析其中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以此提高學生分析杜甫詩詞的準確性,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鑑賞能力。
2.4 遊戲化教學要貼近生活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有很大一部分源自生活。因此,在遊戲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提高遊戲的生活化特點,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與生活的關係,促使學生從生活的角度來學習語文知識。以《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為例,課文描述的是父親為救自己的兒子,歷經38個小時的艱辛在廢墟中救出兒子與其同學的故事。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設計親子遊戲,要求同學與父親互動,感受父親對自己的愛。通過親子遊戲,增加學生與父親的互動,使學生在互動中認真感受父親的愛,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父親對自己兒子的愛,體會父親為救兒子不辭艱辛的心情。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遊戲化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見探索,促進遊戲化教學作用的最大化,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