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山東,衛戍半島 |Booker不客

2020-10-18 Booker不客


 在我國北方,坐落著祖國的心臟——首都北京,它以繁華的面貌無時無刻證明著整個共和國的昌盛。在他的南北兩側,矗立著兩個體量相當的省份,它們都心照不宣地把自己的觸角伸向海洋,將首都北京這顆耀眼的鑽石牢牢地鑲嵌在祖國的大地上,這兩省便是遼寧和山東,它們的觸角就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古代的中國人將守衛京畿的部隊稱作衛戍部隊,那麼以此推論,拱衛京畿的遼東山東半島自然可稱之為「衛戍半島」,兩半島緣何稱之為衛戍?它們能夠承擔起首都保衛任務嗎?

 
 

遼東半島位於遼寧省,是東北南出海洋的門戶,它以挺拔的姿勢一面俯瞰著渤海一面眺望著黃海。位於半島南端的大連如明珠一般嵌入其中,遼東半島雖然只是遼寧的一部分,但卻是其經濟實力最為雄厚的一部分。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北臨渤海南接黃海的地理位置無不訴說著和遼東半島的相似之處,山東半島是山東省藍色經濟區的主體。青島煙臺威海等沿海城市的分布就如散落的珍珠一般,和遼東半島一樣,山東半島也在山東全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將兩省同時拿出來放在一起的時候,往往就和他們所處的省份失去了關聯,因為這時候的主角,既不是山東也非遼寧,而是共和國的首都北京。

 

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與京津冀沿海城市共同構成了北方經濟重心區——環渤海經濟區,再加之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北方第一大港天津的存在,使遼東山東半島被賦予了除發展環渤海經濟之外的另一重大職能,即保衛環渤海經濟區,衛戍首都北京。

 

衛戍即保衛戍守,即必須要有防備的域內敵方,這敵方的確立,既有地緣政治的考量,亦有歷史的慘痛教訓。地緣政治即首都北京及其所在的環渤海經濟區臨近日韓,尤其老冤家日本,更是祖國不得不防的心腹大患。歷史上中國人運用兩半島守衛北京的例子很多但多集中於近代,古代中國以大陸文明自居,海上戰事雖不多見,但明清時期倭寇進犯中華多以進犯南方江浙臺海一帶而鮮有進犯北方,一方面北方乃京畿所在地有重兵把守,另一方面也不可排除懼憚於遼東山東半島的天然防守優勢。近代以來,隨著世界的聯通,海權意識的興起,來自海上的挑戰越來越多,由於人為因素,兩半島的衛戍防守作用並未完全發揮出來,反而一度成為他國進取中華的有力跳板。

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天朝大夢破產,英國法國人多次進入渤海,尤其第二次鴉片戰爭甚至洗劫京城,這並非遼東山東半島無用,再好的地理優勢,如果軍隊沒有先進的體制和軍備,其優勢必定會大打折扣甚至蕩然無存。再後來與列強的徵戰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遼東山東半島丟失其中任何一個,其兩者共同形成的衛戍守衛作用蕩然無存,剩下的一個作用也幾近於無。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兵分兩路進取遼東半島,並侵佔半島大部分。雖然他們也派兵入侵山東半島,但正真目的側重於一舉搗毀駐紮在威海衛的北洋艦隊,從而取得黃海制海權。從後來《馬關條約》的割地內容中我們也足見端倪,日本的奪取遼東半島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遼東半島東臨日本,西臨京城,北臨清朝龍興之地盛京,既有利於日本後方補給更有利於控制京城從而進取中華。

另一方面,也解除了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合圍對京畿形成的巨大衛戍防衛作用,解除了日本人的後顧之憂。但是俄德法三國幹涉還遼使得日本人的美夢歸於破產,但日本人終歸沒有放棄他的計劃,轉而將目光投向山東半島,威海衛租地的籤署是其一步陰險不過的棋,這樣同樣可使兩半島的衛戍防衛作用大打折扣,從而為日本後來侵華鋪路。民國成立之後,先是首都南遷南京後又軍閥割據,所以這段時間山東遼東半島失去了衛戍的作用,只肩負著守衛北方大城市和地區安全的作用。自新中國成立首都復歸北京,尤其是中國收回蘇聯租借的旅順大連港以來,再加之之前從日本人德國人手中收回的威海衛和青島。

遼東山東半島自此完全掌控於中國人之手,遼東山東衛戍作用不減反增,因為這一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普遍敵對新中國,再加之蔣介石整天叫囂著要反攻大陸,作為首都北京的衛戍半島,遼東山東可謂「壓力山大」,兩半島的表現也不負祖國重託,不論是面對韓戰還是蔣介石的數次挑釁,尤其是前者都將敵人據之渤海門外,使之絲毫不敢從渤海進取首都。

當今和平年代,遼東山東半島更多是以發達的經濟面貌呈現在國人面前,但其肩負的衛戍作用也絲毫沒有減弱。遼東山東西控黃海是守衛北京的第一道防線,遼東山東半島主體本身是第二道防線,遼東山東半島形成的內海渤海是第三道防線,港口天津及河北沿海城市是第四道防線。這四道防線的作用雖有異同,但共同之處在於衛戍首都北京,這四道防線的主要架構,便是天然的遼東山東半島及其環圍形成的內海渤海。這一衛戍思想在最近的軍事改革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2015年五大戰區替代七大軍區,細心的人發現,北方戰區雖不包括京津,但卻繞過京津把山東省納入其中,再加之北方戰區本身具有的遼東半島,使兩半島處於北方戰區的管轄下。更值得注意的是,北方戰區司令部置於遼寧瀋陽,陸軍機關置於濟南,再加之戰區講究區域聯合協同作戰,由此觀之,遼東山東半島的一體管轄,足以可見國家對其衛戍作用的重視。放眼整個區域來看,從來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向外擴張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到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進一步實施。

臨近面向海洋臨近日韓的首都北京及其周邊核心區的衛戍形式日漸嚴峻,中國新一輪軍事改革,將山東遼東半島衛戍作用的凸顯,不光是以史為鑑更是國際局勢下的有力舉措。當今的中國已不是那個積貧積弱的中國,海權意識已在中國興起,綜合對比來看,半島是沿海國家控制海洋的最有利地形,它沒有島嶼的那種連接大陸的不便窘境,也沒有平直海岸那種單面接壤海洋的單一,而是以一種凸出的姿態深入海洋從而有力地控制海洋的兩面,使其牢牢依附於半島本身。遼東山東半島的這種控制力,使黃海渤海緊緊掌控於後者手中,使之進可東出黃海禦敵,西進渤海修養,使北海艦隊遊刃於其中,形成完善的強大的陸海協調的衛戍系統,為首都的安全環渤海地區的穩定繁榮提供者強大的軍事保障。

當我們再將目光回到地圖上的時候,遼東山東半島不單單是一種地理形態一種藍色經濟區域的主體,它像老虎上下顎的兩顆鋒利尖齒,深深地插入大海,等待著一切覬覦首都覬覦中華的來犯者到來,將他們一舉撕碎。 

相關焦點

  • 膠東半島就是山東半島嗎?你家鄉是屬於山東半島還是膠東半島呢?
    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雷州半島並稱為我國三大半島,是我國第一大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北與遼東半島隔渤海海峽相望。那麼,我們常說的膠東半島呢,膠東半島能等同於山東半島嗎?山東半島範圍從地理上來說是山東省從濰坊壽光小清河口到日照蘇魯交界處的繡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總面積3.9萬平方公裡,主要包括現在的青島、煙臺、威海全部以及濰坊、日照一部。
  • 詳解遼東——朝鮮半島的地緣結構
    其實北部直抵三江平原(最北的山地為「完達山」),南部則貫穿遼東半島,與渤海相接(最南的山體為「千山山脈」)。由於長白山脈很好的庇護了東北平原的東部邊境,因此很多時候它往往被認為是東北平原與朝鮮半島的地理分割線。而實際上,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長白山脈主脈在向南伸展至現在的中朝邊境中部時,並沒有單純的向西南方向的遼東半島延伸,而是同時也向東南方向朝鮮半島延伸。
  • 一九五五年的遼東半島軍事大演習
    毛主席高瞻遠矚,新中國面臨的三大威脅之一是海上登陸,近代以來的外國侵略者大多是從海上登陸入侵我國,對於有著漫長海岸線的中國,抗敵登陸作戰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毛主席極為關注遼東半島軍事大演習。1955年7月,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將有關遼東半島組織一次大型演習的報告上報中央軍委毛主席,很快得到了批准。
  • 山東半島與古代北方海上絲綢之路
    箕子名須臾,是商朝貴族,被封於箕地(今山東萊州、龍口一帶),他因為反對商紂王暴政而被囚禁。周武王滅商,釋放箕子出獄,箕子不願在周為官,率其封地民眾五千人從山東半島北部渡過渤海至遼東半島,又輾轉進入朝鮮北部,建立了古朝鮮國,周武王封其為朝鮮國王。箕子在朝鮮,教民以耕作、禮儀、法治,將中國文化傳播到朝鮮半島,為當地文明進化和社會進步作出了貢獻。
  • 強冷空氣將影響中國大部 華北東部山東半島大雪
    強冷空氣將影響中國大部 華北東部山東半島大雪 同時,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中南部、內蒙古大部、華北大部、東北大部、江漢、山東半島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陣雪,其中,內蒙古中部偏南地區、青海東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遼東半島南部、山東半島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局地有暴雪。  受冷空氣及東移南支槽的共同影響,未來三天,江南大部、華南、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雨夾雪)。
  • 這是山東半島的中心城市之一,還是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
    煙臺,山東省地級市,是山東半島的中心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 。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青島,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煙臺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909千米,瀕臨渤海、黃海,有島嶼63個。
  • 帶你認識兩個半島,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在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公裡,南北最寬190公裡,最窄50公裡,總面積26600平方公裡,界劃以壽光羊口鎮小清河口和日照嵐山口與嵐山頭蘇魯交界處的繡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
  • 能否從萊州灣到膠州灣挖一條運河,將山東半島變成島?
    眾所周知,渤海是我國的內海,只有一個出海口,就是位於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海峽,南北寬約109公裡。不過由於廟島列島的存在,渤海海峽被分割成很多相對狹窄的水道,船隻通行不是特別便利,尤其是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以元朝為例。元朝的國都大都在現在的首都北京,位置比較偏北,糧食供應主要依靠江南。
  • 未來三天山東西部等地有霾天氣 今日山東半島等地有4~5級風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9日至12日,華北中南部、黃淮、汾渭平原、江漢等地的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有輕至中度霾,其中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重度霾。其中,10日和11日受弱冷空氣影響,北京、天津擴散條件略有改善,其他地區的霾天氣仍將維持或加重。
  • 遼寧與山東不接壤,兩省關係卻很特殊
    遼東人口在元朝的時候還有50多萬,多年戰亂導致遼東人口下降非常快。這就產生一個問題:遼東10萬人口似乎不足以設布政使司,可如果不設布政使司,這10萬人的民政事務怎麼辦?朱元璋想到一個好辦法,讓山東布政使司跨海代管遼東的民政。山東和遼東沒有陸地接壤,但只隔著渤海海峽,兩地之間的往來較為方便。
  • 中國地理小區域——山東半島
    典型例題三:(2014·山東日照一中高三月考)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山東省局部地區圖材料2:魯西南某地生態農業系統材料3:2011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標誌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 大連最考究的菜館:三代傳承的廚藝,打造遼東半島新派美食!
    遼東半島是以大連等沿海城市為主的城市群,是我國渤海灣重要的發展增長極。地處黃海與渤海之間的大連,受移民的歷史影響,在餐飲方面的發展可謂百花爭豔。在大連有一家頗具考究的海鮮類餐廳,它完美地融合了江河湖海的鮮類食材,並三代相傳的廚藝,打造出屬於大連乃至整個遼東半島地區的新派美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山野君是第一次去大連旅遊,對於大連的印象一直都是停留在海洋型工貿城市上,很難想到它的小資、小清新與宜居的環境。
  • 三面臨水一面連接陸地的地貌稱為「半島」,為什麼歐洲不是半島?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充滿水的星球,地球表面主要可以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部分,陸地大約佔了地球表面的29%,根據地球表面陸地的面積和形態,我們可以分為大陸、島嶼和半島等地貌類型。半島是指陸地一部分深入海洋或者湖泊,另一部分同大陸或者更大的島嶼相連,半島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區,從形態來看半島呈現「三面環水」的特徵,那麼我們從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上來看看,有哪些半島?
  • 營口市作為遼東半島中樞城市,擁有四大火車站
    營口市,遼寧省轄地級市,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大遼河入海口處。營口市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是大龍郵票的誕生地和發行地之一,是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民族金融業的起興之地。2019年7月,營口獲評「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稱號。
  • 膠萊河以東叫膠東半島,從地勢圖了解三大城市:青島,煙臺和威海
    所謂半島,就是陸地有三面被水所包圍的地貌,其主要分布在陸地和海洋的過渡地帶。我國海岸線漫長,分布著眾多的半島,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三個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南方的雷州半島。山東半島比較特殊,在其內部有存在著小半島-膠東半島。
  • 政前方|把握時代機遇,山東吹響膠東半島一體化衝鋒號
    苗子 攝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強調,膠東半島要在規劃控制、城市空間布局、重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港口發展等方面加強統籌,推動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這是時代的呼喚,這是嶄新的使命。應該說,通過南方學習,山東黨政領導幹部進一步凝聚起了廣泛的思想基礎,這對推動包括半島一體化發展在內的各項戰略任務,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證。
  • 山東沿海與江蘇沿海,為何地形地貌差別這麼大,原來這才是真相
    山東省和江蘇省是相鄰的省份,兩個省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區別是海岸線,整個山東沿海地區丘陵多,江蘇沿海地區海灘多,山東沿海地形,山東沿海地區主要指山東半島,古代世紀,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連接在一起,這個地區由於火山噴發和地殼運動形成了很多山地。
  • 盤點山東半島海岸線上最美人工島嶼
    膠東半島,位於山東東部,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地處中國華北平原東北部沿海地區,山東省東部,多丘陵地,北臨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臨黃海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土地總面積3萬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的19%。主要包括青島市、煙臺市、威海市、濰坊市等。地處膠東經濟圈,經濟實力雄厚。膠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綿延3000多公裡。
  • 山東半島養老產業「深度融合」
    山東半島養老產業「深度融合」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6.27 星期三     本報訊 近日,「蓬萊今康福頤養之家」項目開工剪彩奠基儀式在山東蓬萊舉行,該項目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備考知識點-中國地勢和地形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備考知識點-中國地勢和地形 2019-11-26 11:08:54| 中公教育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