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詞典上的釋義,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聽上去很是乏味陳舊,尤其是當下新鮮事物迅猛發展,孩子們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電子產品都已經應接不暇,怎麼會靜下心來感悟古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呢?同時,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給孩子安排日常的課業以外,其餘的時間和精力還是更多的傾注於孩子的個人專項技能上,多學一門外語,多會一個樂器,總歸是的好的,千萬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願。
時間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為了能擠出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們多學點「有用的東西」,就會有個別聲音說,「不要浪費時間學習語文!」。這樣的情況面對如今這個功利的世界已經屢見不鮮,「有用、沒有」已經成為我們衡量一件事物是否值當的重要標準。作為一個承載著悠悠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大國在教育上缺忽視國學,忽視孩子的心靈成長,像這樣一味推著孩子向前,某種程度上是可悲的。
作為一個十歲孩子的母親,我有著跟所有家長一樣的心願,希望孩子能夠成才,除了希望他健康成長,成績優異,也希望他能知曉仁義禮智信,有寬闊的心胸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國學經典,蘊涵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是人類最有價值、最高哲學的書。像《詩經》、《道德經》、《孝經》、《論語》、《古詩十九首》等這些經典之經典,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前後連貫,朗朗上口;內容豐富,包含有諸如天文、地理、歷史、治國、修身、道德、倫理等豐富知識。在經過大量的資料查閱後,我決定讓孩子從《詩經》學起。
1.古老文明的源頭都有美好的詩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古老的文明,其源頭都有美好的詩,在我們中華民族,就是《詩經》。《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2.詩歌最大的用處,就是讓人快樂
當讀到一首好詩的時候,會感受到快樂,從書本上聆聽古人的心音,這種快樂是不可替代的。孩子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作為家長首要的便引導孩子在《詩經》中探尋真善美,讓詩歌浸潤靈魂,陶冶情懷。
日本學者細井徇所撰《詩經名物圖解》
3.中國歷代的教育都和詩有關
從周朝開始,中國歷代的教育都和詩有關。古代學子必須熟讀「五經」,包括了《詩經》。這些經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每一代人都要讀的東西,從當小娃娃開始就要讀。最初的時候,可能還不懂,但只要把它們熟記在心,將來長大成人以後,自然就懂了。這些東西就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靈魂、文化血脈的一個組成部分。孔夫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4.藝術潛能需從小開發
詩歌本質上是一種藝術,它是一種經過高度加工提煉的語言,是精粹的書面語言。無論從語言還是音樂的角度,詩歌都是一種藝術。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孩子的藝術潛能如果不從小開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藝術潛能就會遞減。所以,同音樂、美術一樣,詩歌應該從小抓起。
以上的言論大部分都引用於《流沙河講詩經》這本書中的內容。
身為一個文學專業出身,離開校園已久的母親,想要重新撿起課本不是一件易事,更何況事關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急需一本權威又能輕鬆入門《詩經》的講解書籍。流沙河老師的這本書恰好符合我的全部需求。相信很多人對流沙河老師應該並不陌生,小時候書本上學習的《理想》正是老師的作品。
日本學者細井徇所撰《詩經名物圖解》
流沙河講詩經封面
1.「非典型性」譯著本
與市面上傳統的《詩經》譯著本不同,《流沙河講詩經》雖然對書中的每一篇,從故事背景、字詞字音的釋義、全文意義的解析,都講得非常詳細明白。但是,他更多的將歷史事實與詩相結合,透過詩歌的背後不僅能知曉人生大義,更能領略歷史的風雲變幻。例如,流沙河先生在講解《詩經》中《秦風·無衣》時說,「秦國在戰國七雄中出現得最晚……那個時候是非常蠻荒、貧窮的地方,當時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是齊國,但是齊國並沒有統一天下,反倒是最窮的秦國成了最後的贏家,原因就在哪裡?我看就在這首詩裡面。」通過後面的講解就能明白秦國雖然貧窮,但是對待士兵福利卻很好。舊社會,同一支隊伍的軍人就說有「袍澤之誼」,就是出自這篇。
2.專業風趣兩者.皆宜的大家之作
流沙河老師是位大家,其古文字與詩歌研究功底頗深,毋庸置疑本書是一部專業之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幽默詼諧、通俗易懂,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一個風趣睿智的老人形象躍然紙上。講解《周頌·臣工》時寫道:「這首詩就是模仿一個諸侯的『視察演講』。」「周天子是很低調的,但是這位諸侯就不是那麼低調了。他一出場就耍派頭,先是煞有介事地打官腔鎮住場面,表示他的威風。」行文中,時常跳出類似這樣現代口語化的文字,很有趣味。可以說這本書在專業嚴謹與生
動有趣之間平衡得很到位,流沙河老師用心良苦。
3.精挑細選,九九八十一篇,讀完就讀懂了《詩經》
《詩經》共三百零五篇,中間有一些作品,艱澀難懂,不適宜大眾閱讀,更不適合給孩子普及教育。《流沙河講詩經》選取了《詩經》中具有濃厚詩味、淺顯短小的八十一篇精講是本書吸引我的一個重要方面,用流沙河老師的話講「把這八十一首詩讀完,你就可以拍胸口說:我學過《詩經》了。」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斷地提升自我也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與孩子一同學國學,也是一項很好的親子活動,但是凡事得適度,更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背誦強迫孩子,這樣必定會適得其反。面對孩子的學習,面對他們未知的人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用寬容、達觀的心態面對,給予他們足夠的成長空間,孩子的表現會遠超出你的意料。
這本被豆瓣評了9分的書,是幫助小孩子更早、更美、更科學讀懂《詩經》的普及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