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自以為很衛生,這種做法卻傷了娃

2021-01-18 情商育兒

在很多情況之下,我們進行消毒,往往就會採取開水燙一下的方法,所以現在就會出現了,給孩子的奶瓶進行清潔,用開水燙。

但實際上許多爸爸媽媽都不知道開水燙,實際上也會對寶寶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卻害了孩子!

現在提倡科學養娃,健康養娃,對於寶寶的身體健康,整個國家以及社會都是十分重要的,畢竟寶寶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要從娃娃抓起,關注好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關乎到國家的未來。

就拿奶瓶這一小事來說,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我們只有注意好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才能夠讓孩子少生病,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能夠讓寶寶健康長大,去面對人生當中各種各樣的挑戰。

在現代經濟化水平發展的現在,人們也越來越對寶寶奶瓶的衛生問題提起了注意。

很多情況之下,大家都會採取用開水燙這一方法,這一方法對孩子的奶瓶進行衛生清潔處理,認為這樣很衛生,但是實際上用開水燙奶瓶也並不會起到完全的消毒作用。

正確的消毒,應該是把奶瓶放到熱水當中,煮沸五分鐘,並進行晾曬處理,風乾後再讓寶寶進行使用,這才能夠達到正確的消毒效果,用開水燙雖然很省力,也很省心,但是對寶寶也會產生一定的危害。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危害?

1、抵抗力下降

孩子的抵抗力會下降,更容易生病,寶寶只是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她並沒有像我們一樣經歷風吹雨打幾十年,身體的抵抗力本身就比較弱,更是難以接受外界的刺激物,就連寶寶喝過的水都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才可以放心讓寶寶使用。

如果我們只用簡單的開水燙奶瓶的話,許多刺激物仍然殘留在奶瓶當中,不久之後,奶瓶可能會受到損害,腐蝕,有一定的危害性,很有可能會在奶瓶當中殘留一定的毒性,孩子的抵抗力則會大大的下降,抵抗力下降之後自然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天氣的影響,有一風吹草動就容易感冒發燒等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

2、降低奶瓶使用壽命

如果只是簡單地用開水清洗奶瓶的話,則會大大降低奶瓶的使用壽命,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行餐具的清潔時,如果有一處汙漬,經過多次的清洗都沒有清洗乾淨的話,長久的在餐具上停留的話,則會造成對餐具的腐蝕降低餐具的使用壽命。

同樣奶瓶也一樣,因為細菌是在無時無刻的都在生長的,他經過發酵生長之後,便會整個在奶瓶當中進行擴散,奶瓶當中殘留了一些食物或者汙染物,之後除了會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同樣也會縮短奶瓶的使用壽命。

再次在奶瓶當中倒入熱水,或者給寶寶衝奶粉時,便會很容易產生有毒物質,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是極為有害的。

僅僅的只用用開水衝奶瓶的話,奶瓶往往是清洗不乾淨的,因為細菌是很小的東西,我們有時候用肉眼並看不到,同樣用開水也完全達不到徹底清除細菌的作用。

而且我們平時所用的開水也往往是達不到剛剛好100度的時候,他往往就是在七八十度,我們就往往稱他為開水,根本就沒有起到殺死細菌的作用,奶瓶也很難衝洗乾淨。

總結:

現在國家提倡科學養娃,正確育娃,我們就要從孩子出生之時抓起,無論是關乎孩子清洗奶瓶這樣一個小事,還是未來以後孩子走入社會,走入學校面對的一系列大問題,我們都要重視起來。

只有這樣才能夠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孩子負責,畢竟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願望,也是每一個當家長的希望,最後祝願天底下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擁有一個輝煌燦爛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有種「心安」叫開水燙奶瓶,自以為很衛生,這種做法卻傷了娃
    「天真」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很乾淨,卻傷害了孩子麗麗剛生完寶寶就與婆婆一起居住,婆婆也想能夠在生活中照顧兒媳與孫子,對於麗麗來說,初為人母的她沒有經驗,在照顧寶寶的問題上都要聽婆婆的,畢竟婆婆是過來人。
  • 有一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很乾淨,卻「坑」了孩子
    因此,從奶粉到奶瓶,很多寶媽都是千挑萬選,而且在餵養的過程中還有不少注意事項。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對於嬰幼兒來說,奶瓶和奶嘴就相當於飯碗和筷子,每天直接與寶寶的口腔接觸。但不同的是,大人的抵抗力差,孩子抵抗力弱,如果奶瓶質量不好再加上不注意清洗,就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 有一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自以為很衛生,但受罪的是孩子
    這時婆婆說出答案,婆婆在平時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就給孩子用,等孩子下次使用,再燙一下,就放心地給孩子使用了。醫生對婆婆說:「母乳中,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果只」敷衍「地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很容易洗不乾淨,給細菌提供了增長的機會。」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後來婆婆覺得麻煩,於是餵完奶粉後,每次拿開水衝一衝奶瓶,不控幹,隨手給奶瓶扣上蓋就扔在一邊。下次再用奶瓶的時候再拿開水燙下,繼續給孩子衝奶粉,剛開始小鹿處理堆積的工作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直到周末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小鹿給孩子刷奶瓶的時候,才聞到奶瓶中有異味,因為奶瓶從來沒有被仔細清洗過,而且又沒有控幹,所以奶瓶裡滋生了細菌。這件事也讓小鹿非常為難,怕婆婆再偷懶,所以小鹿便每次回家自己重新洗一遍,順便消毒一遍。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卻「坑」了孩子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卻「坑」了孩子娟子就是一個職場媽媽,孩子剛出滿月,她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因為家裡的條件並不是很好,只能讓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但是娟子考慮到孩子的健康,還是買了奶瓶消毒器,以便給孩子的餐具進行消毒,買回來之後娟子首先教婆婆怎怎樣使用。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這種行為寶寶很受傷
    問了婆婆才知道,原來每次餵完孩子以後,婆婆只用開水衝一下奶瓶就放在一邊了,下次喝奶的時候又再燙一下就繼續用了。「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娃敷衍,受傷的是孩子。」聽完醫生的解釋,婆婆也表示很後悔。後來帶娃時婆婆注意了很多,也再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 有一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自以為很衛生,但受罪的是孩子
    這時婆婆說出答案,婆婆在平時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就給孩子用,等孩子下次使用,再燙一下,就放心的給孩子使用了。 醫生對婆婆說:「母乳中,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果只」敷衍「的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很容易洗不乾淨,給細菌提供了增長的機會。」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家長太天真
    婆婆這才知道原因,她一直在「偷懶」,她在餵完寶寶之後,只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就放到一邊了,寶寶餓的時候,再用開水燙一下就餵給寶寶。 醫生解釋道:「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孩子敷衍,受傷的是孩子」。婆婆聽完這些很後悔,後來,婆婆帶娃時,注意了很多,也沒有出現這個問題了。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消毒」,實則讓寶寶很受傷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消毒」,實則讓寶寶很受傷在診室裡醫生通過一番仔細的排查和各種化驗檢測出孩子是因為長期細菌超標患上了腸胃炎,所以才出現了高燒不退的問題。在詢問寶媽孩子關於孩子飲食情況的問題時,寶媽表示平時給孩子所吃的食物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孩子還在繼續吃母乳。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寶寶:我很受傷啊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寶寶:我很受傷啊在大家的印象中母乳是最健康最有營養的,所以有一部分上班族寶媽都會在上班之前將母乳吸好放入冰箱冷藏,當孩子需要進食時只需要家裡人將母乳放入奶瓶即可,這樣既保證了寶媽能夠輕鬆上班孩子又可以吃到母乳,看似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 有種「消毒」叫開水燙奶瓶,父母認為燙一下就能消毒,太天真了!
    但也有不少的媽媽,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無法實現傳統的母乳餵養,便有一些媽媽,選擇了「偷懶」將母乳的乳汁擠到奶瓶裡,經過「消毒」,用奶瓶餵給孩子。不過,這種「消毒」,各位寶媽們,你們真的用對了嗎?經調查,不少寶媽們,為了節省時間,直接用開水燙奶瓶的方法進行"消毒",給孩子餵養。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變乾淨?家長別太天真
    如果奶瓶清洗消毒很敷衍,就是坑娃於無形哦~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寶寶很受傷 寶媽蓉蓉的奶水很多,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白白胖胖,身體健康,很少有生病的時候。從懷孕開始,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圖方便讓細菌超標,寶寶會很受傷
    相信大部分有娃一族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洗奶瓶。為了讓奶瓶更乾淨,不少家長會在使用奶瓶前後,用開水燙一下,已達到消毒的目的,但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奶瓶消毒這件事,不能敷衍!小夏的寶寶4個多月了,正是用奶瓶最頻繁的階段,由於小夏最近工作比較忙,保姆又請了假,寶寶就暫時交給了婆婆來照顧。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大人是方便了,可孩子被「坑」了
    不過現如今有很多媽媽都比較忙,所以只能讓老人來照顧孩子。不過老人照顧孩子的時候,沒有想像中那麼細緻。 雖然說孩子的奶奶也會給孩子消毒,但是奶奶因為覺得麻煩,所以每一次拿開水衝一衝奶瓶,就直接把奶瓶給扣上了。然後下次繼續使用奶瓶的時候,再燙一下開水就可以了。
  • 有種「敷衍」叫做開水燙奶瓶,切勿太天真,家長省事寶寶卻很受傷
    而寶寶的健康也是所有家長心之所向,所有家長在寶寶的飲食、穿著等方面上都會十分小心,就好比天冷了,家長會給寶寶裹上一層又一層的衣服,會注意寶寶手腳的衛生等等,而寶寶的飲食也是重中之重了,就像許多家長會去用開水燙洗奶瓶,也這是保證寶寶飲食衛生的一種方法,但是這樣真的有用嗎?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天真行為,無形中給寶寶造成傷害
    "敷衍"叫開水燙奶瓶,42天大新生兒發高燒,原因竟在奶瓶上?,但實際上我們簡單的"燙"一下並不能做到消毒,尤其是在孩子的用品上,簡單的用開水燙或是衝,都是無法達到消毒作用的。
  • 還在用「開水燙奶瓶」嗎?看上去很乾淨,卻害娃不淺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是別忘記「病從口入」,我們要特別注意飲食,如果吃了一些不好的食物,或者是沒有注意衛生,就特別容易生病。照顧孩子的時候更是如此,要想讓孩子遠離疾病,就應該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但是有些家長心比較粗,往往會忽略很多細節,比如清洗奶瓶這件事,不僅要清洗乾淨,還要經常消毒,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 有一種「大意」叫用開水燙奶瓶,媽媽是省事了,可受苦的是寶寶!
    文|李知行醫生嬰兒離不開奶瓶,可許多新手媽媽,根本只把奶瓶當「水杯」,沒把奶瓶當寶寶吃飯的「飯碗」!水杯和飯碗有很大的區別,平時我們家裡的水杯,可以隔幾天刷洗一次。但是,飯碗卻要每頓都刷洗一次。因此,部分「大意」的新手媽媽,弄混了嬰兒奶瓶的作用,更有些新手媽媽根本不懂如何給奶瓶消毒,只是很隨意的用開水燙洗奶瓶,結果卻苦了孩子。
  • 給娃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每次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對於開水能消毒的理論,我們平時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比如說在飯店吃飯時,會多用熱水燙一下碗筷,認為這樣更乾淨。給寶寶用的奶瓶,大家通常都有需要消毒的意識,但是如何消毒,很多人都用錯了方法,繼續沿用用開水來消毒的套路,覺得奶瓶用開水好好涮一涮,就能達到清潔的目的。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圖方便,致細菌超標,寶寶很受傷
    說到清潔奶瓶,很多家長常用的方法就是【開水燙】,自以為洗的乾淨,開水能衝走細菌,殊不知,奶瓶早已細菌【超標】。為洗奶瓶,婆媳互懟引發關注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熱搜:婆媳為洗奶瓶互懟!原文大概意思是「兒媳婦認為婆婆[開水燙奶瓶]的方式洗的不乾淨,而婆婆聽了不舒服,直接飆狠話」。覺得委屈又生氣的兒媳,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背後說婆婆壞話」,直接將奶瓶照片放到網上求證。看到黃黃的奶瓶蓋,肉眼可見一層黃色的汙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