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從小要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活得不辛苦

2020-12-13 騰訊網

在《圓桌派》節目中,李玫瑾、馬未都兩位老師提出了一個觀點: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

要知道「厚臉皮」這個詞的釋義一是厚顏無恥,二是不知羞恥,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貶義詞,但為什麼兩位老師都認為,孩子應該學會「厚臉皮」呢?

「臉皮厚」的孩子將來活得不辛苦

當時,在節目中提到了幾個孩子因為被老師或家長批評,想不開跳樓的事情,主持人竇文濤就提出一個問題:現在很多家長看了這樣的新聞之後,不敢和孩子說重話、不敢管教孩子,這要怎麼辦?

馬未都老師就說:我們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習慣,就是養成一個,就是簡單地說厚臉皮!

李玫瑾老師也補充道:挫折教育。

孩子臉皮厚一點,遇到事的時候能一笑而過,將來活得才不辛苦!

就像著名的哲學家叔本華說得:「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而「臉皮厚」的孩子,就相當於是比其他人少了一個弱點,這本身也是一個優勢!

那麼,家長要如何為孩子做挫折教育呢?

家長要學會挫折教育

1、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與很多家長想得不一樣,挫折教育的第一步不是刻意讓孩子「經歷挫折」,而是要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我很認同主持人竇文濤的一個觀點: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受不了是嬌氣,因為我們眼中的「一點小事」在孩子眼中就是一件大事!

當孩子遇到「一點小事」時,家長要給他陪伴、理解和支持,告訴他你理解他的難過,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2、讓孩子認識到失敗是人生的一部分

孩子對失敗、挫折的認知大多是來自家長的。

家長批評、焦慮、生氣,孩子就會認為失敗是可恥的、是錯誤;家長正常看待、積極應對,孩子就能認識到失敗是人生的一部分。

聰明的家長是不會為孩子的失敗而感到焦慮、生氣的,反而會將孩子的失敗看作是無限的潛力!

就像莎士比亞說過:明智的人決不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他們一定樂觀地尋找辦法來加以挽救。

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的政治家、小說家班傑明·迪斯雷利也說過:「青年時的失敗要比壯年時的勝利,老年時的成功更令人滿意。」

所以放寬心,從自身影響孩子,一起接受失敗吧!

3、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如果只是接受失敗,無動於衷,那就真的是「厚臉皮」了!

接受失敗之後,家長還要為他提供一些建議,教孩子找到問題所在並解決問題,這樣孩子才能從失敗中有所收穫。

當孩子真的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時,也就擁有了從容面對挫折的能力,擁有了「厚臉皮」!

4、心理「脫敏」

李玫瑾老師還提到一個概念「脫敏」,簡單來說就是從小讓孩子接觸一些不好的東西,等孩子進入社會接觸到一些惡意時,接受度就會更高一些。

李玫瑾老師還特意提到,聰明的父母從小會經常和孩子開玩笑、損他幾句,這樣孩子遇到外人的「評頭論足」就不至於受不了。其實這就是一種「脫敏」的過程。

我們沒有李玫瑾老師那麼豐富的心理學研究經驗,也沒有馬未都老師多年的人生經驗,教育孩子時難免會有一些小問題,很多家長就私信問我怎麼做挫折教育,除了這篇文章中的4個方法之外,我還有一份書單可以分享一下:

1、《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共8冊)

主題:逆商教育、行為習慣、性格教育、情緒管理、社會交往、品格教育、性教育和財商教育

上榜理由:

每個主題下有3個故事,通過孩子喜歡的小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每一冊後面還會有一個「互動遊戲」和「給父母的話」,給家長提供專家指導的科學培養孩子情商的方法。

其中「逆商教育」這一冊中用3個故事告訴孩子面對批評、誤會和失敗時應該如何應對。

2、《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共10冊)

主題:遇到困難就像放棄、馬虎、粗心、拖拉、推卸責任、不堅定、自卑、不會表達等情商問題

上榜理由:

同為「歪歪兔」系列,這套書的閱讀性更強。

它是兒童文學作家陳夢敏繼數套「當當網終身五星童書」之後又一童話力作,語言優美、故事精彩、想像奇特,既能幫助孩子提升上學適應能力又是基礎閱讀和文學啟蒙的好選擇。

其中《小暖相當花精靈》一冊,通過小暖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和選擇,引導孩子學會正視挫折,積極努力。

3、《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共6冊)

主題:交往能力、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積極主動性和親社會行為

上榜理由:

寫給父母的育兒類的書大多都是純文字的,不少寶媽都反應「太枯燥了!」、「看不進去」,所以我特意找了這套漫畫育兒書。

書中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解了孩子的心理發展,給家長提出了360個育兒「活用」建議,篇幅短、實用性高、趣味性適中。

其中自尊心和積極性,都與挫折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而且書中詳細的說明了0-6歲孩子的心理發展,提供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方式方法。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從小要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活得不辛苦
    文 | 甘道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圓桌派》節目中,李玫瑾、馬未都兩位老師提出了一個觀點: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要知道「厚臉皮」這個詞的釋義一是厚顏無恥,二是不知羞恥,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貶義詞,但為什麼兩位老師都認為,孩子應該學會「厚臉皮」呢?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得太辛苦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說誰誰誰的孩子「厚臉皮」,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孩子沒臉沒皮,別人怎麼說他都不聽,這樣的孩子最沒用。但是在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便提出了一個觀點: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的太累。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得太辛苦
    但是在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便提出了一個觀點: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的太累。,形容人不知羞恥,沒有羞恥心,但是為什麼這兩位老師卻一致的認為孩子要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呢?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孩子未來才活得不辛苦
    然而,在《圓桌派》中,李玫瑾老師和馬未都老師,卻提出「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人緣好「厚臉皮」的孩子,在任何社交場合,都敢於主動出擊,他們善於觀察對方,會主動尋找話題,及時活躍氣氛,和「厚臉皮」的孩子在一起,你會感到很放鬆,因為場子永遠都不會冷。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孩子未來才活得不辛苦
    一提到「厚臉皮」這個詞,我們第一反應,這是一個貶義詞,我們認為「厚臉皮」就是指一個人沒皮沒臉,怎麼說都不在乎,這樣的人最沒出息。然而,在《圓桌派》中,李玫瑾老師和馬未都老師,卻提出「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
  • 李玫瑾: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讓孩子將來不會活得太累
    但是,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 李玫瑾教授補充說就是「挫折教育」。用「厚臉皮」來形容,大家更容易理解。
  • 李玫瑾: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孩子未來活得不累
    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李玫瑾教授補充說就是「挫折教育」,「厚臉皮」三個字更通俗易懂。如何提高孩子的逆商?父母給孩子溫暖的愛,多鼓勵,尤其是在孩子失利的時候,更要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短暫的失敗沒什麼大不了,學會從低谷中走出來,這是最大的收穫。
  • 李玫瑾:想讓孩子未來過得不辛苦,這3種「厚臉皮」要教他
    前幾天在某綜藝節目上,幾位老師對教育孩子展開了探討,李玫瑾教授指出,想讓孩子未來活得不辛苦,就要讓他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網友聽後評論:漲知識了。在人們的印象中,「厚臉皮」是一個貶義詞,通常被理解為「無恥」、「不要臉」。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學會「厚臉皮」,將來他們就不會活得太累
    卻有著不一樣的意思,在圓桌派中,馬未都老師說道:應該讓孩子從小學會「厚臉皮」。而這時李玫瑾教授對馬未都老師的觀點表示認同,隨後她補充說就是「挫折教育」,而這用「厚臉皮」來形容會更為直觀一些。二、孩子更容易懂得拒絕懂得拒絕的人,將來才不會活得太累。
  • 李玫瑾: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學習和生活都會輕鬆很多
    在咱們的印象中,「厚臉皮」就是一種諷刺的詞語,雖然這不是一種誇讚,甚至是一張嫌棄的方式。但其實厚臉皮真正的含義,是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可以專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兒。看過圓桌派可能會記得,其中李玫瑾和馬老師都說過,培養孩子一種「厚臉皮」的習慣,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而這裡說的厚臉皮,就是一種受挫折的教育。現在不少孩子心理都比較脆弱,很多時候別人說了幾句,就開始對自己不自信。孩子也容易變得多愁善感,這會讓孩子變得敏感和脆弱,對學習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
  • 李玫瑾教授:養一個「厚臉皮」的娃娃,未來孩子活的不辛苦
    養育孩子是一條漫長的「修行」之路,成就孩子,磨鍊父母。最後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靠父母描繪。但是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一說到「厚臉皮」,大家就想得不是很好,所以說,對於教授的這句話,大家都有質疑,孩子厚臉皮不是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培養孩子厚臉皮?我們打個比方,臉皮薄的孩子在受到老師批評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因為她心裡接受不了。遇到困難了,也容易一蹶不振。
  • 想讓孩子內心強大不受傷?扔掉「玻璃心」,培養他變成「厚臉皮」
    在「圓桌派」的一次節目中,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也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接著,李玫瑾教授補充說,這就是「挫折教育」。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容易消極、失落甚至絕望?因為他們缺一張厚臉皮!憶往昔,我們吃過那麼多啞巴虧,還不是因為臉皮不夠厚?
  • 復讀兩年考上重點高中,實現大學夢:「厚臉皮」孩子生活不會太苦
    「厚臉皮」的孩子不會「玻璃心」,更容易接受和面對失敗還記得這位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的媽媽嗎?女兒看到媽媽來接她,異常興奮的要告訴媽媽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在圓桌派節目中,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即「挫折教育」,也就是逆商教育。為什麼呢?
  • 李玫瑾:教育孩子,從小要把這兩點告知孩子,將來想不出息都難
    李玫瑾:教育孩子,從小要把這兩點告知孩子,將來想不出息都難!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家長的教育,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有些習慣和方式方法要從小就教會孩子,這樣孩子會越來越優秀,想不出息都難,李玫瑾教授就指出尤其是這兩點,家長要讓孩子牢記於心。
  • 李玫瑾建議:父母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孩子將來才會有出息
    每個家長都會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但這一切除了跟孩子智商有關之外,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現在的社會競爭十分激烈,如果家長們僅僅注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培養孩子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趁孩子還小家長們把握機會。每個優秀的孩子最終能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背後都離不開父母傾注心血的精心教育。
  • 培養一個「厚臉皮」的孩子,長大可能是優點
    之前無意間看到了李玫瑾教授參加的節目,她說:家長最好從小就培養孩子「厚臉皮」一些,當時其他的嘉賓都表示非常贊同。郭德綱選擇在眾多人面前讓郭麒麟邁過心理的那道坎,出了社會別人這麼對他,他才不會因為沒有受過批評,臉皮過薄帶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其實,培養孩子的「厚臉皮」,對孩子以後也是有好處的!
  • 李玫瑾:孩子6歲前,家長要逼他養成3個習慣,長大後才容易出息
    人想要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每天的重複訓練才能達到,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調皮、做事不認真,家長沒有及時糾正的話,那麼這些壞習慣會跟隨孩子一輩子。,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所以,我們從小培養孩子好習慣是很重要的。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 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培養一個「厚臉皮」的孩子,長大大不一樣
    之前無意間看到了李玫瑾教授參加的節目,她說:家長最好從小就培養孩子「厚臉皮」一些,當時其他的嘉賓都表示非常贊同。郭德綱選擇在眾多人面前讓郭麒麟邁過心理的那道坎,進入社會別人這麼對他,他才不會因為沒有受過批評,臉皮過薄帶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其實,培養孩子的「厚臉皮」,對孩子以後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