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想讓孩子未來過得不辛苦,這3種「厚臉皮」要教他

2020-12-12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教育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每個父母都希望兒女能夠成為「人之龍鳳」,所以,對教育十分重要。除了學校,家庭教育也佔很大的比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不容忽視。

前幾天在某綜藝節目上,幾位老師對教育孩子展開了探討,李玫瑾教授指出,想讓孩子未來活得不辛苦,就要讓他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網友聽後評論:漲知識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厚臉皮」是一個貶義詞,通常被理解為「無恥」、「不要臉」。但李玫瑾教授所指的並非此意,而是「挫折教育」。

當代社會,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生活學習條件,努力工作力求給孩子最好的,卻不捨得讓吃一點苦,這樣做看起來是對給孩子好,實則是害了孩子。從小在蜜罐中長大,沒吃過一點苦頭,長大後很難有面對「人間疾苦」的能力。

這是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孩子如果沒有面對挫折的能力,危害巨大

很多父母只重視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自立能力,有的高中大學也難以獨立生活,儼然一個「巨嬰」。很多大學生反應,同寢室的室友,生活基本靠父母,更別提社交了,她們一般不會和人交往,遇到事情全然推給父母,到最後形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離開父母就成了一個「廢人」,簡直太可怕了。

造成這種現象最直接的原因是父母的溺愛,孩子從小在溫室中長大,沒有經歷風霜,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基本能力,更別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了。這種孩子從小沒吃過苦頭,一旦受到打擊便跌入了低谷。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磨礪很重要。

在順境中成長的孩子,優越感十足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青少年心理問題卻不斷增加,很多孩子由於缺乏面對挫折的能力,遇到問題便心裡受創,自暴自棄,嚴重還可能會有自殘等可怕行為。父母不要只注重孩子的生活質量,而要培養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重視挫折教育。

父母要從3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厚臉皮」精神

1.不屈不撓的「厚臉皮」精神

讓孩子了解,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順風順水,生活中經歷挫折在所難免,不能因為一點困難挫了銳氣,失去鬥志。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有坦然面對困難的勇氣,才能激發成功的潛力。

2.敢於獨立處事的「厚臉皮」精神

面對挫折,父母要引導孩子勇敢面對。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自立及處事能力,使孩子自己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磨礪堅韌的性格。遇到問題父母不要急於出面,要沉著冷靜,給孩子自主解決的權利。孩子在成長中得到鍛鍊,就會提高自信與能力,遇到問題就不會那麼不堪一擊了。

3.時刻自信的「厚臉皮」精神

孩子成績不理想,父母不要指責抱怨,更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要幫助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面對挫折。父母的肯定是孩子最大的動力,要合理引導,讓孩子懂得給自己打氣,感受到戰勝挫折的快樂才會越戰越勇。

自古逆境出人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缺乏鍛鍊,很難有戰勝困難的勇氣,父母要明白挫折教育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不要過於溺愛,否則孩子會失去生存的能力。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養一個「厚臉皮」的娃娃,未來孩子活的不辛苦
    養育孩子是一條漫長的「修行」之路,成就孩子,磨鍊父母。最後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靠父母描繪。但是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一說到「厚臉皮」,大家就想得不是很好,所以說,對於教授的這句話,大家都有質疑,孩子厚臉皮不是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培養孩子厚臉皮?我們打個比方,臉皮薄的孩子在受到老師批評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因為她心裡接受不了。遇到困難了,也容易一蹶不振。
  • 李玫瑾:孩子從小要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活得不辛苦
    在《圓桌派》節目中,李玫瑾、馬未都兩位老師提出了一個觀點: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 要知道「厚臉皮」這個詞的釋義一是厚顏無恥,二是不知羞恥,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貶義詞,但為什麼兩位老師都認為,孩子應該學會「厚臉皮」呢?
  • 李玫瑾:孩子從小要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活得不辛苦
    文 | 甘道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圓桌派》節目中,李玫瑾、馬未都兩位老師提出了一個觀點: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要知道「厚臉皮」這個詞的釋義一是厚顏無恥,二是不知羞恥,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貶義詞,但為什麼兩位老師都認為,孩子應該學會「厚臉皮」呢?
  • 李玫瑾: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讓孩子將來不會活得太累
    但是,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 李玫瑾教授補充說就是「挫折教育」。用「厚臉皮」來形容,大家更容易理解。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孩子未來才活得不辛苦
    一提到「厚臉皮」這個詞,我們第一反應,這是一個貶義詞,我們認為「厚臉皮」就是指一個人沒皮沒臉,怎麼說都不在乎,這樣的人最沒出息。然而,在《圓桌派》中,李玫瑾老師和馬未都老師,卻提出「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孩子未來才活得不辛苦
    一提到「厚臉皮」這個詞,我們第一反應,這是一個貶義詞,我們認為「厚臉皮」就是指一個人沒皮沒臉,怎麼說都不在乎,這樣的人最沒出息。然而,在《圓桌派》中,李玫瑾老師和馬未都老師,卻提出「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
  • 李玫瑾: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孩子未來活得不累
    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李玫瑾教授補充說就是「挫折教育」,「厚臉皮」三個字更通俗易懂。大寶曾經在放長假期間上網課的時候成績排名不佳,情緒偶爾低沉,但是很快調節心理狀態,我也並沒有過多批評她,因為看到她也確實在做著相當的努力,這就足夠了。開學後迎頭趕上,成績提升上來。今天早晨送她上學時又說:「這一段時間我學英語的狀態不佳,但是我會努力趕上的。」
  • 想讓孩子內心強大不受傷?扔掉「玻璃心」,培養他變成「厚臉皮」
    然而學習這件事,先天的基因、後天的環境,哪裡是孩子自己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但是後果卻往往讓孩子一個人承擔。面對老師和家長每天的批評,那些似懂非懂的知識點,總也做不對的題……孩子只能選擇「厚臉皮」或者逃避。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得太辛苦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說誰誰誰的孩子「厚臉皮」,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孩子沒臉沒皮,別人怎麼說他都不聽,這樣的孩子最沒用。但是在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便提出了一個觀點: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的太累。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得太辛苦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說誰誰誰的孩子「厚臉皮」,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孩子沒臉沒皮,別人怎麼說他都不聽,這樣的孩子最沒用。,形容人不知羞恥,沒有羞恥心,但是為什麼這兩位老師卻一致的認為孩子要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呢?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學會「厚臉皮」,將來他們就不會活得太累
    「你臉皮真厚」這句話在我們生活中往往都不是讚揚,而是一種嫌棄,更是一種拿對方沒辦法的無奈感。對於「厚臉皮」一詞,百科中有著較為詳細的解釋,它有著兩種意思,一種是指一個人能不受外界因素影響保持自我,另一種也是大眾所理解的那樣,形容一個人的品行不端,有褒也有貶。
  • 李玫瑾: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學習和生活都會輕鬆很多
    在咱們的印象中,「厚臉皮」就是一種諷刺的詞語,雖然這不是一種誇讚,甚至是一張嫌棄的方式。但其實厚臉皮真正的含義,是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可以專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兒。看過圓桌派可能會記得,其中李玫瑾和馬老師都說過,培養孩子一種「厚臉皮」的習慣,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而這裡說的厚臉皮,就是一種受挫折的教育。現在不少孩子心理都比較脆弱,很多時候別人說了幾句,就開始對自己不自信。孩子也容易變得多愁善感,這會讓孩子變得敏感和脆弱,對學習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
  • 「厚臉皮」的孩子是怎麼形成的?
    對於家長來說,熊孩子是最讓人頭疼的,而熊孩子往往都有一個共性,這就是「厚臉皮」。當然,孩子的「厚臉皮」也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專家指出孩子之所以會「厚臉皮」,往往與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專家指出有3種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厚臉皮」,家長一定要注意。
  • 職場上,學會這3種修煉厚臉皮的方法,建議收藏!
    對我 ……幾天前,我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一條帖子,一位員工發送了與領導者的聊天記錄,說他受到領導者的批評和教育,因為他回答了「 嗯」,並認為他應該使用「 嗯」 。或者表示尊重是「好」。他認為領導人不應該大驚小怪,不應該委屈。我認為,這名員工有點太執著了。
  • 培養一個「厚臉皮」的孩子,長大可能是優點
    之前無意間看到了李玫瑾教授參加的節目,她說:家長最好從小就培養孩子「厚臉皮」一些,當時其他的嘉賓都表示非常贊同。郭德綱選擇在眾多人面前讓郭麒麟邁過心理的那道坎,出了社會別人這麼對他,他才不會因為沒有受過批評,臉皮過薄帶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其實,培養孩子的「厚臉皮」,對孩子以後也是有好處的!
  • 復讀兩年考上重點高中,實現大學夢:「厚臉皮」孩子生活不會太苦
    「厚臉皮」的孩子更容易抓住成功的機會曾經看到過演員黃渤,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時的一段錄像:長相併不出眾的他,在舞臺上又蹦又跳,極盡所能的賣力表演。但評委還沒看幾分鐘,就一臉不耐煩的把他趕下了臺,觀眾區裡的人們也一片鬨笑。
  • 培養一個「厚臉皮」的孩子,長大大不一樣
    之前無意間看到了李玫瑾教授參加的節目,她說:家長最好從小就培養孩子「厚臉皮」一些,當時其他的嘉賓都表示非常贊同。郭德綱選擇在眾多人面前讓郭麒麟邁過心理的那道坎,進入社會別人這麼對他,他才不會因為沒有受過批評,臉皮過薄帶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其實,培養孩子的「厚臉皮」,對孩子以後也是有好處的!
  • 培養個「厚臉皮」的孩子,「逆商」的培養,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其實,這就考驗著一個人的逆商!作為家長,應該努力培養一個「厚臉皮」的孩子,讓他在萬事萬物面前都能坦然自若,提高逆商,提高戰鬥值,在風雨中學會「笑傲江湖」。舉個例子:甜甜學習成績很好,尤其是作文,每次作文都是全班的最高分。
  • 別怕孩子臉皮「厚」,事實證明,「厚臉皮」的娃娃更吃得開
    這個時候就體現了「厚臉皮」的重要性,厚臉皮的孩子就不會為這些事情而煩惱,雖然有時候也會把父母氣得不行,但是「厚臉皮」的孩子長大後確實特別省事。抗壓能力強「厚臉皮」的孩子一般抗壓能力都比較強,是天然的「樂天派」。他們不會去理睬別人的看法,也不會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
  • 愛情公寓,臉皮厚度比較,最薄是他!厚臉皮王,是他當之無愧!
    說道臉皮,很多人會想到厚臉皮和不要臉兩個詞,很多人排斥這兩個詞,覺得這種人有些太那啥了。其實,在這個社會,這不要臉和臉皮厚這兩種人,可能是以後最成功的兩種人。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從字面上也可以看出來,這兩種人不太在乎面子,能夠放下臉皮,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東西。比如,你喜歡一個女孩,很多臉皮薄的好於面子,不去追求。但是臉皮厚的和不要臉的,就不在乎面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追求在說。還比如一些推銷員,很多人不屑於推銷員,但是推銷員能放下面子,去追求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