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檢中有這樣一項檢查叫NT檢查,通過B超檢查胎兒頸後部皮下組織內液體集聚的厚度,是孕早期篩查胎兒是否畸形的重要孕檢之一。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懷孕之後,孕媽們每隔十天半個月就要往醫院跑。有孕媽調侃,這輩子也沒這麼頻繁的進過醫院。
孕檢無論是對媽媽還是對寶寶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眾多的孕檢中,有這樣一項檢查,孕媽們必須要做,因為這項檢查可以直接讓畸形「現形」。
「多」出來的檢查
蘭蘭懷孕12周了,醫生給他開了一張NT的檢查單,說是可以排畸的。蘭蘭好奇問道「排畸不是唐篩和四維彩超嗎?這個NT又是幹嘛的?」
醫生耐心地解釋道,NT檢查是孕早期非常重要的排畸檢查,而且時間比較特殊,在孕周11到14周左右,你現在正好是12周,剛好檢查一下。
什麼時間NT檢查
一般來說NT檢查需要在孕期的11-14周內進行。如果檢測發現胎兒頸後的透明層較厚,就表示胎兒存在異常情況。NT值越高,情況可能越嚴重。
這是因為,胎兒小於11周前,頸後的透明層還沒有多少,無法檢測。而大於14周後,這些頸後的液體會被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吸收,測試出的結果也會發生偏差。
NT值多少才正常?
頭臀徑長45-48mm的胎兒才適合做NT檢測,而通過B超檢測頸後透明帶的結果需要小於2.5mm,才被認為沒有異常。
一旦NT值大於2.5mm,那麼胎兒就可能存在染色體的問題,需要後期再做一些其他檢查,如羊水穿刺、四維彩超進行畸形排查。
如果這個值已經達到了6mm,那麼胎兒很可能出現唐氏症候群或者其他染色體的疾病和一些心臟方面的問題。
NT的數值不但要結合孕周,還要結合孕婦的年齡,如果孕婦已經35歲甚至40多歲,那麼這個NT值的標準也會適當放寬,一般在3mm左右。
對於高齡產婦和曾經有過唐氏症候群史的孕媽來說,更應該去測試NT值,NT檢查能檢測出70%-80%的唐氏症候群。
配合血檢等其他檢查,能排查出79%-90%的唐氏症候群胎兒。NT值過高不一定就是染色體疾病,80%~90%NT值異常的胎兒都是一過性病變。
一過性病變也就是指短時間出現一次,有明顯誘因,但隨著誘因去除,病變也會自行消失。
NT檢查需要注意的問題
NT檢查不但需要孕媽們在合適的孕周去檢查,在檢查時還需要寶寶的配合。
當孕婦在NT檢查時,胎兒需要保持一個仰伸的姿勢,也就是需要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平躺。但是很多媽媽在NT檢查的時候都被寶寶的不配合難住了。
其實我們在NT檢查前應該做一些準備,在檢查時帶一塊糖,或者其他食物。這是因為食物中的糖分可以被胎兒吸收,胎兒會變得活躍。
這樣當檢查時,即使胎兒的姿勢不對也可以隨時調整。另外還有保證不要「憋尿」,放鬆心情。
孕檢時數據都正常,寶寶一定健康嗎?
答案是不一定。在產檢時會存在很多的內外界因素影響最後的檢查結果,比如孕婦腹部的脂肪、胎兒的運動、胎盤的位置。羊水的情況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而且就現階段而言超聲技術還不能達到100%準確。
有文獻統計,無腦兒的檢出率為87%,胎兒肢體畸形檢出率為22.9%-87.2%,嚴重腦膨檢出率77%,開放性脊柱裂檢出率61%~95%,單純顎裂檢出率0%-1.4%。
另外還有一些畸形根本是產檢無法查出的,像是聽力、視力和心臟的問題就很難徹底的檢查出來。
1、聽力障礙
寶寶的聽力是在媽媽懷孕5個月後才開始發育的,也就是說,這些早期的排查,無法檢測出胎兒是否患有耳疾。
2、視力障礙
母體中是沒有光線的,寶寶是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的。在這種情況下,胎兒基本都是閉著眼睛的,自然在檢查的時候也無法確定孩子是否存在全盲的問題。
3、心臟問題
心臟是非常複雜的人體器官,胎兒心臟中心房卵圓孔與動靜脈導管之間是存在空隙的,需要出生之後再閉合,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臟病都是在出生以後才被查出。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