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教育讓受處分幹部心暖勁足

2020-12-18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近年來,市紀委監委全面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的原則,積極開展對受到處理或者處分黨員和公職人員(以下統稱「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切實幫助其提高認識、改正錯誤,讓受處分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使「跌倒」幹部重整行裝再出發。

忠誠履職強化擔當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濱海新區紀委監委常對相關幹部進行回訪教育。

紅橋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辦紀檢監察組研究商討回訪教育方案。

天津北方網訊:「受處分後,組織還會不會使用我?同事們會不會對我『另眼相看』?」這是很多「跌倒」幹部的擔憂。

近年來,市紀委監委全面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的原則,積極開展對受到處理或者處分黨員和公職人員(以下統稱「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切實幫助其提高認識、改正錯誤,讓受處分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使「跌倒」幹部重整行裝再出發。

突出實效 助「跌倒」幹部站穩行遠

問責的最終目的不是處理多少人,而是要通過問責激勵幹部改正錯誤、擔當作為,最終達到幹事創業的目的。

「回訪教育是組織給自己的『加油站』和『充電器』,進一步激勵自己以實幹實績回報組織的關心和群眾的期盼。」和平區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接受回訪教育時感慨地說。今年12月,市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與和平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開展「1+1+1」聯合回訪教育,分別與部分市管、區管受處分幹部面談交流,詳細了解幹部的思想動態、工作情況、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激勵受處分幹部從「有錯」到「有為」的轉變。

回訪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跌倒」的幹部重新站起來。曾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的西青區某鎮鎮長劉某,在回訪工作組耐心細緻幫助下,重拾幹事創業信心,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紮實的作風投入基層治理工作,圓滿完成拆違治亂、違建別墅清查等重點難點任務,受到區委、區政府的肯定,今年6月,被提拔為西青區某街黨委書記。據悉,今年以來,西青區共有16名處分影響期滿的黨員幹部被進一步提拔使用。

因人施策 杜絕回訪教育「千人一面」

「回訪教育最擔心的是『口服心不服』,針對不同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回訪方案,才能真正把回訪做到點子上、做進心坎裡。」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按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市紀委監委明確回訪教育工作要根據受處分人員的錯誤性質和情節、處分類型、個人表現等,全面掌握受處分人員思想狀況,堅持因人施策、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回訪教育。在市紀委監委的帶動和指導下,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切實將「因人施策」理念貫徹到回訪教育各個環節中。

「作為一名犯過錯誤的同志,沒想到區紀委監委這麼全面細緻地了解我個人情況,還用這麼貼心的方式提醒幫助我,這讓我深深感動,心裡很熱乎!」一名濱海新區幹部接受回訪後感慨道。濱海新區紀委監委採取訪本人與訪組織相結合、看檔案與看表現相結合、查日常教育與查幫扶教育相結合,深入了解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況、工作作風、現實表現、面臨困難等情況,讓談話更具針對性。

紅橋區紀委監委將思想教育放在回訪教育工作的首位,細緻梳理受處分人員基本情況、受處分類型、影響期、影響程度等內容,有針對性地制定談心談話要點,形成個性化的談話提綱,並採用直接談話與側面了解相結合的方式,綜合掌握受處分人員現實表現。

建章立制 助推回訪教育常態長效

2019年底,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天津市紀檢監察機關對受到處理或者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從回訪對象確定到工作組人員構成,從方案制定到具體實施,從工作流程到結果運用,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有明確規範。

「《實施細則》為我們基層單位開展回訪教育工作豎起了『方向標』、劃出了『路線圖』。」東麗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東麗區紀委監委根據《實施細則》要求,結合本區實際,將回訪談話、幫扶教育、紀律處分執行等內容,按照「一人一冊」原則建立回訪檔案,對回訪教育全過程紀實管理。

「我犯了錯誤,但組織上沒有放棄我,幫助我認識和改正錯誤,組織的回訪教育很暖心,我現在充滿了幹勁。」牛某在接受回訪教育時感激地說。

牛某是2019年因酒駕受處分的幹部,河北區紀委監委駐區委辦紀檢監察組對牛某進行回訪,幫他卸下思想包袱,重燃工作熱情。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克服自身困難,堅持冒著雨雪站崗值守,並個人出資為社區購置消毒藥水等防疫物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河北區紀委監委結合本區實際完善回訪教育工作流程,著重抓好「回訪前、回訪中、回訪後」三個環節,制定分級負責教育對象、分層明確教育內容、分類制定教育方法的回訪教育工作方案,激勵受處分幹部重拾信心,擔當作為。

「『訪』掉思想包袱,『育』出幹事激情。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化,回訪教育不僅成為豐富和拓展日常監督的重要途徑,更成為做細做實查辦案件『後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環。」天津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來源:今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津加強對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治病救人施「心藥」 激勵擔當再出發
    前不久,天津市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副主任段賽穎收到了市管幹部毛某發來的一條特殊簡訊。2018年8月,毛某因違反廉潔紀律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一度意志消沉。今年以來,根據市紀委監委工作部署,段賽穎多次帶隊對毛某進行回訪,幫他卸下思想包袱,重燃工作熱情。這是天津市加強對受處分(處理)人員回訪教育工作的一個縮影。
  • 貴陽白雲:回訪教育讓「掉隊」幹部煥發新活力
    「對『掉隊』幹部,不能『一處了之』『一曝了之』『一訪了之』,要通過紀律教育和心理疏導,讓『問題』幹部變成『有為』幹部。」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該區紀委監委制定出臺《加強對受處分處理黨員幹部教育管理和關心關愛工作暫行辦法》,找準「切入點」,在教育人、轉化人、挽救人上下功夫,紮實高效開展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工作,確保「訪」掉思想包袱,「育」出幹事激情。
  • 後半篇文章該由誰來寫——加強對受處分處理幹部的教育管理,是全面...
    比如,曾想把受處分處理幹部集中起來開展專項教育培訓,但擔心他們認為自己被區別對待而引起負面情緒,於是作罷。江西省永修縣江上鄉紀委對受處分幹部進行回訪教育。楊森/攝黨委不管,紀委也沒有承擔起協助責任。針對受處分處理幹部的教育管理,湖北省從2015年就開始探索,提出幹部受處分處理影響期內,有關黨組織應指定一名相應級別的領導幹部作為教育幫帶責任人,做好教育轉化、跟蹤聯繫、心理疏導等工作。
  • 四川廣元劍閣:回訪教育解幹部「心結」 「有錯幹部」變「有為幹部」
    田貴安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只要你真心改正、工作勤勉、業績突出,受處分期間及處分影響期滿後,組織依然會重視你。」「感謝組織沒有放棄我,耐心細緻地找我談話談心,很後悔曾經做過的事,今後我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用成績改變他人對我的看法,回報組織的關懷和信任。」
  • 受處分後遷怒於領導和集體?紀檢監察部門在回訪教育中要做好心理...
    嚴密組織對受處理人員實施回訪教育,對其中真心悔錯改錯的同志給予肯定和幫助,既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的重要內容。對於受處理人員來說,犯錯誤受處分是人生挫折,多數人能夠知恥後勇,正確認識問題,積極投身工作。
  • 被處分再提拔,湖北試水打造幹部復出通道
    謝守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般在機關,一個人要是受處分被免職了,至少不會去做事了,有些人甚至都不上班。」他是2016年10月被處分的,不過「幸運」的是,2016年4月,荊州市紀委就出臺了《對受處分黨員幹部教育管理的實施細則》,給他了在處分影響期間得到幫扶並在日後復出有了更加明確的依據。
  • 廉政問答:回訪教育怎麼幹?
    忠誠履職強化擔當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天津北方網訊: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的《天津市紀檢監察機關對受到處理或者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對回訪教育工作作了進一步規範和細化。下面,讓我們根據《實施細則》來看看回訪教育應該怎麼幹。
  • 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原標題: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柴雪峰   不久前的一個早上,我剛到單位,就看見一個小夥子站在辦公室門口。他看見我,連忙把手中的幾張信紙遞給我,說:「柴主任,這是我母親補寫的受處分人員思想認識,她讓我代她感謝你們!」
  •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回訪教育喚初心 重整行裝再出發
    12月10日,十堰經開區白浪街辦某社區支部書記王某在回訪教育中動情地說。 這是經開區白浪街辦開展黨員回訪教育活動的一幕。今年來,白浪街辦紀委秉承「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積極做好紀律處分「後半篇文章」,通過集體座談、登門訪談、側面走訪等多形式開展回訪教育活動。
  • 市紀委監委駐市體育局紀檢監察組:推進回訪教育 監督責任落實
    天津北方網訊:「受處分後,組織上卻依然關心、關懷我,不斷給予開導、引導,每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心坎裡。這讓我感到了溫暖,更為我鼓足了幹勁。」2019年下半年,市紀委監委駐市體育局紀檢監察組對2019年以前受到「第二、三種形態」處分的幹部開展回訪教育,一位受處分的年輕幹部在談心談話中吐露心聲。今年,這名年輕幹部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已經被提拔使用。「這名年輕幹部的提拔使用,有力地傳遞出了黨組織對黨員幹部絕不是『一查了事』『 一處了之』,而是既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又給機會、看表現、扶一把,讓他們跟上來。」
  • 冬季回訪暖人心 重整形裝再出發 ——2020年烏拉特後旗紀委監委...
    如今,你們又對我們開展回訪教育,讓我感覺到組織對的關心關愛,沒有因為我受了處分就孤立我,心裡特別溫暖,今後我一定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辦事,不辜負組織的信任,請你們放心!」這是近期烏拉特後旗紀委監委開展回訪教育時,受處分人員趙某某所說的話。
  • 做好跟蹤回訪做實監督執紀
    本報訊(記者 時曄然 通訊員 張健)近期,為正確履行對談話提醒對象以及受處分人員的教育和監督職責,章丘區文祖街道紀工委對提醒談話對象及受處分人員施行跟蹤回訪制度,及時開展教育疏導,放下思想包袱,積極擔當作為。
  • 絕不「另眼相看」,換來對問題幹部的「刮目相看」
    (1月14日人民網)  黨員幹部犯了錯誤,挨了處分,難免會有些消沉,個別的受處分幹部甚至可能一蹶不振,這個時候,組織的關愛就尤為重要。而正是組織上對受處分幹部堅持回訪談心,不「另眼相看」,才讓他們能夠重振雄風,最終讓組織「刮目相看」。
  • 市紀委監委駐市司法局紀檢監察組:克服疫情影響 做實「暖心」回訪
    如何對這些單位的受處分人員開展高效、有序的回訪教育?市紀委監委駐市司法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龐長青介紹說,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派駐紀檢監察組也迅速調整了工作方法,採用集中約談、電話回訪等多種方式,有效克服時間、空間等不利因素影響,取得了良好的回訪效果。按照駐在單位輪崗安排,每隔幾周會有一個短暫的備勤休整期,只有這段時間工作人員才能離開相對隔離的工作環境。
  • 十堰為72名被誣告幹部澄清正名 共查處誣告陷害行為18起
    十堰日報訊( 通訊員 李芳 ) 市直某單位王某2019年度考核被評為「先進」後有點懵,因為他有「2016年因接受管理對象宴請及收受禮品饋贈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這個「汙點」在身。「受處分也不能灰心喪氣,工作能夠做出成績,組織照樣認可。」一直擔心被「邊緣化」的王某,幹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
  • 梧州健全機制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原來,不久前,蒼梧縣紀委監委接到信訪舉報稱,龍科村一名幹部和某豬場老闆侵吞政府補貼。該縣紀委監委會同鎮紀委,聯合查證,發現舉報問題失實,及時為受到不實舉報的村幹部澄清正名。今年以來,梧州市紀委監委通過建立健全乾部激勵機制,發揮監督執紀正向效應,運用澄清正名、容錯糾錯機制、回訪教育等舉措,激勵幹部擔當實幹,為廣大幹部幹事創業保駕護航。
  • 竹山縣樓臺鄉:暖心回訪解心結 激勵擔當再出發
    「拿到處分決定時,我思想上確實有壓力,但是這次的回訪讓我深感組織的關懷和愛護,沒有思想顧慮了,也打開了我的心結,今後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這是竹山縣樓臺鄉紀委對該鄉一名村幹部吳某某進行回訪時的一個縮影。
  • 讓掉隊幹部重燃幹事創業激情,貴州使出這些「招」
    多虧組織的回訪幫助,幫我解開心結,讓我重拾工作信心和激情,真心感謝組織沒有放棄我這個曾經的『掉隊者』!」原來,張某在甘溪鄉負責農村低保享受對象申報工作時,因審核把關不嚴格,導致有176名幹部職工和村幹部家屬違規享受農低保補助資金,最終張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 黨員幹部網上抄襲十九大學習體會受嚴重警告處分
    黨員幹部網上抄襲十九大學習體會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近日,山東省威海市紀委通報了3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中,兩名基層幹部在撰寫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體會時,有抄襲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鄭魯東、王照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通報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侵害群眾切身利益,影響黨和政府形象,幹部群眾深惡痛絕、社會反映強烈。上述被通報人員工作中敷衍塞責、走形式、消極應付,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典型表現,必須嚴肅處理。
  • 八宿縣紀委監委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近年來,八宿縣紀委監委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並重,充分發揮「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不斷為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有作為的幹部撐腰鼓勁,在全縣上下營造了良好積極氛圍。一是嚴格監督執紀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