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年來,市紀委監委全面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的原則,積極開展對受到處理或者處分黨員和公職人員(以下統稱「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切實幫助其提高認識、改正錯誤,讓受處分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使「跌倒」幹部重整行裝再出發。
忠誠履職強化擔當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濱海新區紀委監委常對相關幹部進行回訪教育。
紅橋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辦紀檢監察組研究商討回訪教育方案。
天津北方網訊:「受處分後,組織還會不會使用我?同事們會不會對我『另眼相看』?」這是很多「跌倒」幹部的擔憂。
近年來,市紀委監委全面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的原則,積極開展對受到處理或者處分黨員和公職人員(以下統稱「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切實幫助其提高認識、改正錯誤,讓受處分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使「跌倒」幹部重整行裝再出發。
突出實效 助「跌倒」幹部站穩行遠
問責的最終目的不是處理多少人,而是要通過問責激勵幹部改正錯誤、擔當作為,最終達到幹事創業的目的。
「回訪教育是組織給自己的『加油站』和『充電器』,進一步激勵自己以實幹實績回報組織的關心和群眾的期盼。」和平區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接受回訪教育時感慨地說。今年12月,市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與和平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開展「1+1+1」聯合回訪教育,分別與部分市管、區管受處分幹部面談交流,詳細了解幹部的思想動態、工作情況、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激勵受處分幹部從「有錯」到「有為」的轉變。
回訪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跌倒」的幹部重新站起來。曾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的西青區某鎮鎮長劉某,在回訪工作組耐心細緻幫助下,重拾幹事創業信心,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紮實的作風投入基層治理工作,圓滿完成拆違治亂、違建別墅清查等重點難點任務,受到區委、區政府的肯定,今年6月,被提拔為西青區某街黨委書記。據悉,今年以來,西青區共有16名處分影響期滿的黨員幹部被進一步提拔使用。
因人施策 杜絕回訪教育「千人一面」
「回訪教育最擔心的是『口服心不服』,針對不同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回訪方案,才能真正把回訪做到點子上、做進心坎裡。」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按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市紀委監委明確回訪教育工作要根據受處分人員的錯誤性質和情節、處分類型、個人表現等,全面掌握受處分人員思想狀況,堅持因人施策、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回訪教育。在市紀委監委的帶動和指導下,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切實將「因人施策」理念貫徹到回訪教育各個環節中。
「作為一名犯過錯誤的同志,沒想到區紀委監委這麼全面細緻地了解我個人情況,還用這麼貼心的方式提醒幫助我,這讓我深深感動,心裡很熱乎!」一名濱海新區幹部接受回訪後感慨道。濱海新區紀委監委採取訪本人與訪組織相結合、看檔案與看表現相結合、查日常教育與查幫扶教育相結合,深入了解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況、工作作風、現實表現、面臨困難等情況,讓談話更具針對性。
紅橋區紀委監委將思想教育放在回訪教育工作的首位,細緻梳理受處分人員基本情況、受處分類型、影響期、影響程度等內容,有針對性地制定談心談話要點,形成個性化的談話提綱,並採用直接談話與側面了解相結合的方式,綜合掌握受處分人員現實表現。
建章立制 助推回訪教育常態長效
2019年底,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天津市紀檢監察機關對受到處理或者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從回訪對象確定到工作組人員構成,從方案制定到具體實施,從工作流程到結果運用,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有明確規範。
「《實施細則》為我們基層單位開展回訪教育工作豎起了『方向標』、劃出了『路線圖』。」東麗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東麗區紀委監委根據《實施細則》要求,結合本區實際,將回訪談話、幫扶教育、紀律處分執行等內容,按照「一人一冊」原則建立回訪檔案,對回訪教育全過程紀實管理。
「我犯了錯誤,但組織上沒有放棄我,幫助我認識和改正錯誤,組織的回訪教育很暖心,我現在充滿了幹勁。」牛某在接受回訪教育時感激地說。
牛某是2019年因酒駕受處分的幹部,河北區紀委監委駐區委辦紀檢監察組對牛某進行回訪,幫他卸下思想包袱,重燃工作熱情。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克服自身困難,堅持冒著雨雪站崗值守,並個人出資為社區購置消毒藥水等防疫物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河北區紀委監委結合本區實際完善回訪教育工作流程,著重抓好「回訪前、回訪中、回訪後」三個環節,制定分級負責教育對象、分層明確教育內容、分類制定教育方法的回訪教育工作方案,激勵受處分幹部重拾信心,擔當作為。
「『訪』掉思想包袱,『育』出幹事激情。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化,回訪教育不僅成為豐富和拓展日常監督的重要途徑,更成為做細做實查辦案件『後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環。」天津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來源:今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