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肄業生無人照顧流浪街頭 靠賣氣球玫瑰為生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馬駿在街邊賣自己手編的造型氣球,他的右腿燙傷了,一條褲腿擼至膝蓋處 攝影/魏彤

天冷了,馬駿減少室外活動,在某大樓拐角處坐著睡覺 攝影/魏彤

  在方莊市場門口、方莊橋東的人行天橋上或者麥哆KTV門口,總能見到一個看似流浪漢的青年:他蓬頭垢面、佝僂著背,背一個雙肩包。有的時候他賣造型氣球,編氣球時雙手特別靈巧;有時他賣玫瑰花,推銷起來嘴挺甜,還常冒出個把高大上名詞兒;最特別的是,有時他杵在那裡,像截木樁子,半天一動不動。

  兩月前,他的腿燙傷了,一條褲腿擼至膝蓋處,血肉模糊的膝蓋裸露在外。他身前擺了一個乞討紙箱,方莊市場管理人員還給了他一把椅子,讓他坐著乞討。來來往往的方莊人早都熟悉了這張面孔,只是鮮有人會駐足,打聽他的名字及過往。

  他叫馬駿,36歲,一名自稱有行為障礙的北大肄業生,成為「期貨輸家」後人生陡變。

  名校肄業生 流落街頭

  馬駿說他的腿傷是與一名打開水的人相撞後,被開水燙傷的。後因腿傷走路不利落,上樓時不慎摔倒又傷及了胳膊,便靠乞討度日。他說這些時一直低著頭,不看任何人。

  在馬駿的自我講述中,他是北京人,專科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本科就讀北京大學學心理學,後因病退學。無人照顧後流浪街頭,靠賣氣球和玫瑰維持生計。

  他說自幼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我爸媽早就不要我了,爺爺去世後,姑姑還把我趕出了家門,佔了我爺爺的房子,現在只能睡大街上了……」

  記者很好奇,「北京這麼多假乞丐,在這裡乞討能夠生活嗎?」

  馬駿抬起頭:「我就知道有一部分人不相信我。大數據裡講過,你知道貝葉斯定理嗎?每天有若干人看到你,其中一定有變量,我每天能接受三個人的捐助就能吃飽,這叫概率推理。概率推理也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馬駿稱,他在北大讀書期間患上了行為障礙,「經常會站立不動,不吃不喝,一開始是站立幾個小時,再後來是一整天,像木頭一樣。不是身體僵硬不能動,而是不敢動,感覺面前是一個懸崖,我每天站在懸崖邊上害怕邁出那一步。」

  去年11月,記者跟了馬駿18天,他每天都「發病」——頭跟身體呈90度站著,一上午一動不動,到中午,他會再換地方接著站。隨著天氣日益變冷,馬駿不再一動不動地站著,而是找個暖和地方待著。

  每次問及病歷及用藥情況,馬駿總有理由搪塞:比如病歷在某醫院,他不知道醫生的姓名,也沒有聯繫方式;比如精神科的醫生不能接受採訪。

  去年12月底,記者接到馬駿打來的電話,稱自己明天將要去醫院看病,身上沒錢了,想借200元錢用來買藥。

  記者提出第二天陪同他一起去醫院,馬駿沉默片刻,同意了。第二天,他「失聯」了,電話不接。

  「馬駿是個好學、內向的學生。」北京大學2011級心理系班主任韓穎證實。

  通過馬駿身份證號可以查到,他於2011年進入北大心理系學習。「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簡稱「學信網」)上的「電子學籍檔案」註明:馬駿,1999級北京化工大學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全日制專科生。2011級北京大學心理學專業本科,學籍狀態標註「退學」。

  受傷後乞討 拒絕去救助站

  馬駿說,他曾在雙安商場賣過「安娜蘇」化妝品。已經退休的雙安商場化妝品區前領班娟姐,對馬駿有些印象。「雙安商場櫃檯調整,安娜蘇撤櫃有五六年了。」娟姐回憶起,馬駿曾是安娜蘇專櫃的售貨員。她用三個詞形容馬駿:聰明、聽話、會說話。

  方莊市場鮮花攤位老闆朱紅霞待人熱情,馬駿隔三岔五來這裡買花,每次買7朵,有幾次賒帳都如期奉還。「這個人信譽還挺好的,」朱紅霞眼裡的馬駿「挺聰明的,說話嘴特甜,除了總低著頭走路外,沒覺得他是個病人」。

  在方莊橋上賣雜貨的小夥子與馬駿成了「同事」,他大致描述了馬駿的作息時間表:早7點在方莊橋上賣氣球,生意做到下午5點,然後去方莊市場批發鮮花,從傍晚到第二天凌晨4點左右,他在方莊橋對面的麥哆KTV門口賣花,玫瑰賣20元一朵。凌晨4點至7點是他的睡覺時間,棲身地點是電話亭、麥當勞店、24小時營業的KTV走廊。賣雜貨的小夥子特別提到馬駿的睡姿:「他坐著靠牆睡。」

  去年10月14日,方莊地區辦事處接到市長熱線12345打來的電話,稱方莊市場門口有人乞討。

  方莊地區辦事處工作人員幾經周折聯繫上馬駿母親,問其是否到現場接兒子去看病,電話那頭傳來「我不想見他」的聲音,一字一頓,語速很慢,語氣淡定。

  經調查,生於1981年5月16日的馬駿戶籍所在地為:北京市海澱區大有北裡。馬駿隨即被民警帶到海澱區民政局救助站,救助站工作人員帶他前往醫院治療腿傷及手臂骨折。

  然而,幾天之後馬駿又出現在了方莊。他表示不願去救助站,理由是「不讓我做生意。」

  方莊辦事處民政科工作人員表示,「馬駿行為暫時無法定性,按規定流浪乞討人員可以申請原籍救助站救助,也可申請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目前民政部門本著『應保盡保』原則對貧困人員給予最低生活保障補貼。」

  方莊民政科給了馬駿一件大衣、一件羽絨服、一雙鞋和一個雙肩背包。

  為他「補窟窿」母親曾賣房

  馬駿的姑姑馬小平是中央黨校的一名退休職工。在她的講述裡,記者看到另一個版本的「馬駿」。

  馬駿自幼父母離異,父親隨即去了四川再次成家,將正在上小學的馬駿交給爺爺奶奶照顧,雖說生活並不富裕不過也算衣食無憂。馬駿從小性格內向但也算乖巧懂事。自上大學起,他便離開了爺爺奶奶,與同齡的堂弟馬榮住在一起。馬駿專科畢業後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在雙安商場賣『安娜蘇』,都做到店長級別了」。馬小平回憶道,2011年馬駿和堂弟馬榮都決定去考本科,馬駿選了心理學。

  「2012年年底,馬駿說自己銀行卡透支了5000塊錢,還不上,向我借錢。從這之後的幾個月裡,馬駿陸陸續續借了5次,有欠條的就有6.9萬元,加上向我兒子借的錢,差不多有10萬左右吧。」馬小平邊說邊拿出了借據,上面有馬駿的籤名。最近一次的借據時間是2013年5月,金額2500元。馬小平回憶,侄子每次借錢都會附帶這句:「別問,知道得越少你越安全,他們要我的命!」

  馬小平從兒子處得知,馬駿在做期貨。

  2013年底,馬駿第N次跟姑姑借錢。此次借錢跟以往不同,不是千八百,而是要借20萬元。馬駿告訴姑姑,自己賭期貨賠了,借了高利貸,一共欠下40萬元,希望姑姑幫忙,並稱自己願意放棄爺爺奶奶的遺產。

  馬小平隨即給馬駿的媽媽打電話詢問情況,對方懇請幫幫馬駿,並稱自己為了給馬駿「補窟窿」,把房子都賣了,當時正在做房產評估。

  根據馬小平提供的電話,記者聯繫了馬駿媽媽侯女士。侯女士只說:「我每個月都給他錢讓他租房。我現在不想提他,也沒有精力照顧他。」隨即掛掉電話,此後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馬駿父親馬小彬從四川返京後,與馬小平一同住在馬駿爺爺留下來的房子裡。馬小彬稱剛與第二任妻子離婚,淨身出戶回到北京,現靠養老金維持生活,無力照顧馬駿。「前幾日見過馬駿,他說在一家公司上班,身體挺好,沒什麼問題,我不知道他生病了。」馬小彬說。

  採訪結束時馬小平特意囑咐一句:「我們只能寄希望組織挽救馬駿了。如果組織出面,讓馬駿的錢別再用到歪道上,他能夠好好生活的話,我們還願意出錢幫他,畢竟我是看著他長大的。」

  「賠幾百萬」仍痴迷 期貨輸家吐真言

  去年12月23日,北京大風。記者在方莊市場二樓拐角處找到了坐著睡覺的馬駿。「最近感覺很累,天冷了,懶得出去站著。」馬駿雙眼半睜,睡意矇矓。

  未交談幾句,馬駿面露驚訝:「沒想到你了解了這麼多。其實我並不想隱瞞什麼,只是你上次沒問。」

  「2008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外匯期貨,後來進了外匯期貨培訓班,學會基本操作後,投了一部分錢嘗試著做。第一次只是100美元,做空了就再投100美元,一點點就做大了。」馬駿低著頭,手裡摩擦著手機後殼。

  期貨投資分貴重金屬、畜牧產品、燃油等不同種類,馬駿做的是外匯期貨,主做美元對歐元。「2012年,期貨越做越大,我需要時刻關注動態,所以作息要跟歐美時間同步。我白天上班,晚上還要看盤,感到吃不消了,就辭了工作,專心在家做期貨。很多人把做期貨投資叫『賭期貨』,那是外行人的稱呼。我做的是1:100賠率的外匯期貨,依據槓桿原理買進賣出,可以做漲也可以做跌,因為外匯期貨是小數點後四五位的變化,如果沒有槓桿原理,資金量小的話玩不轉的。期貨市場很難預測,一定要很深入地研究,想盈利一兩次容易,想長久盈利就難了。」

  馬駿接著滔滔不絕地說起預測期貨的比爾·威廉姆指標和博爾理論……

  「我知道跟你講這個你也不懂,我現在從網站、新聞等渠道關注美元對歐元的匯率變化,只要關於匯率方面的內容我都看。我在北大旁聽的都是金融學,學心理學也是為了做期貨,因為所有的交易都是人在做,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普遍心理現象的科學……」

  記者打斷他:「一共賠了多少?」

  「幾百萬吧,借了高利貸。我媽的房子賣了300萬,給我補窟窿了,現在還欠十幾萬。每個月要還兩三萬,我媽每個月給我打9000元,我自己再掙點。」

  「你媽媽給你這麼多錢你現在怎麼還過成了這樣?」圍觀的方莊市場工作人員開口了。

  馬駿苦笑:「都還債了,命重要。」他敘述時,語調一直低沉平緩,但當圍觀人群對「賠了幾百萬元」表示驚訝時,馬駿突然情緒激動,提高了嗓門。

  「可能對於現在的我,對於這裡的小商戶們來說,幾百萬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對於期貨市場,幾百萬真的太少了。《功夫足球》裡有句臺詞:『我分分鐘幾百萬幾千萬的生意,會跟你去踢球?』其實在期貨市場,分分鐘幾百萬幾千萬的交易很常見,只要做期貨,錢就不是錢,就是幾個數字加幾個零而已。」

  「債還完了,將來有什麼打算?」

  「我想開個店賣化妝品,實體店也好,網店也好。」

  「還做期貨嗎?」

  「做!我愛好這個!我會有更嚴格的風控。」馬駿起身望了望窗外,回答沒有絲毫猶豫。

相關焦點

  • 北大肄業生流浪乞討 炒期貨賠光母親房產
    他叫馬駿,36歲,一名自稱有行為障礙的北大肄業生,成為「期貨輸家」後人生陡變。  名校肄業生 流落街頭  馬駿說他的腿傷是與一名打開水的人相撞後,被開水燙傷的。後因腿傷走路不利落,上樓時不慎摔倒又傷及了胳膊,便靠乞討度日。他說這些時一直低著頭,不看任何人。
  • 北大肄業生炒期貨人生陡變 賠光母親房產後乞討為生
    他叫馬駿,36歲,一名自稱有行為障礙的北大肄業生,成為「期貨輸家」後人生陡變。  名校肄業生 流落街頭  馬駿說他的腿傷是與一名打開水的人相撞後,被開水燙傷的。後因腿傷走路不利落,上樓時不慎摔倒又傷及了胳膊,便靠乞討度日。他說這些時一直低著頭,不看任何人。
  • 9歲兒子輟學照顧62歲中風父親 兩人在晉江街頭流浪(圖)
    62歲的父親突然中風,9歲男孩輟學照顧爸爸,沒有生活來源的兩人在晉江街頭流浪,被民警送到了救助站。  龍東球,江西人,今年62歲,在晉江務工已有20多年,9歲的兒子小輝,是他與一名同鄉女子所生。去年,小輝的媽媽離家,龍東球帶著兒子獨自生活。此前,小輝一直在象山小學讀書。
  • 波波球風靡廈門街頭 其實就是普通氣球加彩燈
    波波球風靡街頭。  夜幕降臨的中山路、濤聲陣陣的輪渡碼頭、人來人往的湖裡萬達廣場……從上周末到昨天,本報多位記者在夜晚的廈門街頭偶遇了它:透明氣球裡飄著卡通小熊、彩色羽毛、玫瑰花瓣,繫著LED彩燈,遠看像一串憑空飄浮在夜空中的彩燈,頗受追捧。  它就是最近爆紅的波波球。  為啥吸引人?
  • 濟南街頭的小豬佩奇氣球失寵!取而代之的是這種發著光的透明氣球
    幾天沒逛街,濟南街頭的氫氣球市場就已經發生了更新換代!之前各種造型別致的卡通氣球紛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這種透明的,還自帶blingbling特效的彩燈氣球!>這個會發光的氣球就是新一代的拍照神器——波波球!
  • 18歲失去手臂,23歲流浪街頭,靠一把梳子翻身,以5億身家躋身富豪榜
    18歲,意外失去手臂,23歲,在街頭賣畫為生流浪了大半個中國,最窮的時候睡過橋洞、翻垃圾。誰知,最後竟靠著一把梳子翻身,成為木梳大王,千家店鋪開遍全國各地,以5億身家躋身富豪榜,他就是譚木匠集團的創始人——譚傳華。
  • 北大醫學博士卻暈血,肄業後「啃老」18年,今靠低保為生
    而在漫長的教育史上,有一位明明考上北大博士的「學霸」,卻因為自己的不知變通,導致後半生過得並不那麼順利。 一位會「暈血」的醫生 他就是張進生,曾經討論度頗高的北大肄業生。
  • 發光氣球閃耀哈爾濱街頭 網上3分錢街頭30元
    東北網5月10日訊(記者 霍梟涵) 氣溫升高,夜晚出來散步的人越來越多,一種會發光的氣球也頻頻現身在哈爾濱的街頭巷尾。發光氣球成為哈爾濱夜晚靚麗的風景線。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10日晚,記者在哈爾濱市和興路與文興街交口處看到,閃爍著發光氣球的長廊近百米,有十餘家攤位,成為夜晚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發光氣球閃耀哈爾濱街頭。
  • 他們同樣都是童星出道,一個成為學霸,另一個卻要流浪為生
    但是長大後的金銘考進了北大,沒有選擇表演的金銘,許多人以為她不會再踏進娛樂圈的時候,畢業後的金銘去了文工團。童星出道的金銘,一直有著精湛的演技但是人氣卻不溫不火,可能只是缺少一個能夠火的機遇吧,期待金銘能帶給我們更多更優秀的作品。第二位是李傳。
  • 浙江街頭有人靠賣這個玩具2天賺了5000塊!但其實很危險
    近日,走在浙江街頭,發現有不少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玩具——「發光氣球」!氣球外形「拉風」,兩晚賣出200多個、賺了5000多元所謂的網紅氣球是一款發光氣球,充有氦氣的透明氣球外帶一圈LED燈帶,燈帶末尾還連著一塊小小電池盒,可以隨時控制燈帶的開關,夜色裡遠看像是一串彩色燈飄浮在空中,深受孩童與情侶的追捧,悄然在浙江各地街頭躥紅。
  • 鄭州街頭髮光氣球成「爆款」 多數充氦氣容易爆炸
    鄭州街頭髮光氣球成「爆款」 多數充氦氣容易爆炸 2017-11-15參與互動    鄭州街頭髮光氣球成
  • 發光氣球在紹興街頭躥紅 氣球裡充的啥氣體有害嗎
    來自熱線:「最近,一款會發光的氣球迅速在紹興街頭躥紅,我也給兒子買了一個,沒多久氣就漏了一半。現在兒子又要。我想問的是,這種氣球裡面的氣體是什麼,會不會爆炸、會不會有害?」近日,市民周女士向晚報熱線88880000反映此事,希望記者去了解一下。
  • 「發光氣球」街頭走紅,很美但也很危險
    這是一種透明氣球,氣球外表纏繞著一圈LED燈帶,由於其拉風的外表,深受不少女孩和兒童的喜愛,被稱為「網紅氣球」和「自拍神器」。   近兩天,記者發現,夜幕下的瀏陽街頭也到處都有這種「發光起球」,然而記者接到市民反映,稱這種氣球是三無產品,雖美麗,但存在著安全隱患。
  • 名校大學肄業生轉學自考 合格可申請畢業
    記者日前從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獲悉,6名普通高校肄業生參加了北京市今年10月舉行的自學考試。這是自學考試與普通高等教育銜接試點以來,參加自考的第一批高校肄業生。  6名肄業生中,一名來自北京大學法學院,兩年前他還在大學時,開公司心有旁顧荒廢了學業,一門專業課考試沒有通過,重修之後考試仍沒達到合格,成為肄業生。
  • 還在給寶寶買這種氣球?氫氣瓶突然爆炸,賣氣球攤販當場被炸身亡!
    當天下午3時許,溫醫大附二院附近的一家商鋪門口,幾十隻氣球被放在醒目的位置,一名姓王的市民正帶著女兒在挑選氣球。王先生說,3歲大的女兒喜歡看動畫片,每每看到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出現在氣球上時,便叫他把氣球買下來。王先生坦言沒有考慮過氣球的安全問題,也不清楚氣球裡到底充了什麼氣,「應該不會有問題吧?」王先生遲疑地說道。
  • 有人賣網紅氣球2天賺了五千 但這種氣球很危險
    氣球外形「拉風」,兩晚賣出200多個、賺了5000多元所謂的網紅氣球是一款外形「拉風」的發光氣球,充有氦氣的透明氣球外帶一圈LED燈帶,燈帶末尾還連著一塊小小電池盒,可以隨時控制燈帶的開關,夜色裡遠看像是一串彩色燈飄浮在空中,深受孩童與情侶的追捧,悄然在富陽街頭躥紅。
  • 至此開始流浪
    像未知的小孩冒險,領略了就索然無味,大失所望反生厭惡,從此只做路人。未曾踏入半分,只因為不如所想。而有人永遠留在了城堡裡,他了解城裡的春夏秋冬,熟悉城堡的每一個角落,茂密的綠葉和熱烈的紅葉都像一日三餐般自然。他就屬於這裡,我做了無數個有關的夢,所有的答案都指向宿命。窗外偶爾下起秋天獨有的細細斜雨,從落下的一兩點光亮裡,看到靠在樹下的童年。
  • 創意轉行開啟新人生,「氣球天使」舞熱臺灣,愛心最重要!
    一位臺灣全職補教業老師,為照顧2個孩子,選擇以折氣球表演來補貼家用,不想竟無心插柳,月收入增加近5倍;獲封「氣球天使」、「臺灣首席氣球表演達人」的同時,也開啟快樂人生新階段。
  • 小小氣球能成「殺手」 街頭售賣的氫氣球隱藏著重大安全隱患
    ▲街頭售賣的氫氣球隱藏著重大安全隱患  維尼熊、凱蒂貓、喜羊羊……在各大步行街、公園門口、小區門口,五彩斑斕造型可愛的氣球總能牢牢抓住孩子的目光。  據國家相關規定,公眾場所灌充、銷售的氣球應該是不可燃的惰性氣體氦氣,這樣才能保障兒童在玩耍氣球時的安全性。街頭的氣球到底安不安全,充的是氦氣嗎?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主城隨機購買10個氣球到沙坪垻區消防支隊童家橋中隊進行實驗。  實驗對象:記者在石油路渝州新都小區、沙坪垻三峽廣場、大渡口步行街隨機購買的10個氣球。
  • 前NBA球星德隆蒂·韋斯特淪落街頭,靠乞討方式來生活?
    仍舊是乞討維生、流浪街頭、無家可歸。兩種極度的反差,讓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原本靚麗的職業生涯,收入也不菲,按理來說,應該能過上不錯的生活,可為什麼會淪落街頭,靠乞討方式來生活呢,不禁讓人沉思。美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偶遇德隆蒂·韋斯特的照片——該照片拍攝於達拉斯,37歲的韋斯特手裡舉著一塊紙板,上面寫著一些乞討的話,希望路過的好心人能夠給他一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