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肄業生炒期貨人生陡變 賠光母親房產後乞討為生

2020-12-20 新華教育

  馬駿在街邊賣自己手編的造型氣球,他的右腿燙傷了,一條褲腿擼至膝蓋處

  天冷了,馬駿減少室外活動,在某大樓拐角處坐著睡覺

  在北京方莊市場門口、方莊橋東的人行天橋上或者麥哆KTV門口,總能見到一個看似流浪漢的青年:他蓬頭垢面、佝僂著背,背一個雙肩包。有的時候他賣造型氣球,編氣球時雙手特別靈巧;有時他賣玫瑰花,推銷起來嘴挺甜,還常冒出個把高大上名詞兒;最特別的是,有時他杵在那裡,像截木樁子,半天一動不動。

  兩月前,他的腿燙傷了,一條褲腿擼至膝蓋處,血肉模糊的膝蓋裸露在外。他身前擺了一個乞討紙箱,方莊市場管理人員還給了他一把椅子,讓他坐著乞討。來來往往的方莊人早都熟悉了這張面孔,只是鮮有人會駐足,打聽他的名字及過往。

  他叫馬駿,36歲,一名自稱有行為障礙的北大肄業生,成為「期貨輸家」後人生陡變。

  名校肄業生 流落街頭

  馬駿說他的腿傷是與一名打開水的人相撞後,被開水燙傷的。後因腿傷走路不利落,上樓時不慎摔倒又傷及了胳膊,便靠乞討度日。他說這些時一直低著頭,不看任何人。

  在馬駿的自我講述中,他是北京人,專科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本科就讀北京大學學心理學,後因病退學。無人照顧後流浪街頭,靠賣氣球和玫瑰維持生計。

  他說自幼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我爸媽早就不要我了,爺爺去世後,姑姑還把我趕出了家門,佔了我爺爺的房子,現在只能睡大街上了……」

  記者很好奇,「北京這麼多假乞丐,在這裡乞討能夠生活嗎?」

  馬駿抬起頭:「我就知道有一部分人不相信我。大數據裡講過,你知道貝葉斯定理嗎?每天有若干人看到你,其中一定有變量,我每天能接受三個人的捐助就能吃飽,這叫概率推理。概率推理也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馬駿稱,他在北大讀書期間患上了行為障礙,「經常會站立不動,不吃不喝,一開始是站立幾個小時,再後來是一整天,像木頭一樣。不是身體僵硬不能動,而是不敢動,感覺面前是一個懸崖,我每天站在懸崖邊上害怕邁出那一步。」

  去年11月,記者跟了馬駿18天,他每天都「發病」——頭跟身體呈90度站著,一上午一動不動,到中午,他會再換地方接著站。隨著天氣日益變冷,馬駿不再一動不動地站著,而是找個暖和地方待著。

  每次問及病歷及用藥情況,馬駿總有理由搪塞:比如病歷在某醫院,他不知道醫生的姓名,也沒有聯繫方式;比如精神科的醫生不能接受採訪。

  去年12月底,記者接到馬駿打來的電話,稱自己明天將要去醫院看病,身上沒錢了,想借200元錢用來買藥。

  記者提出第二天陪同他一起去醫院,馬駿沉默片刻,同意了。第二天,他「失聯」了,電話不接。

  「馬駿是個好學、內向的學生。」北京大學2011級心理系班主任韓穎證實。

  通過馬駿身份證號可以查到,他於2011年進入北大心理系學習。「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簡稱「學信網」)上的「電子學籍檔案」註明:馬駿,1999級北京化工大學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全日制專科生。2011級北京大學心理學專業本科,學籍狀態標註「退學」。

  受傷後乞討 拒絕去救助站

  馬駿說,他曾在雙安商場賣過「安娜蘇」化妝品。已經退休的雙安商場化妝品區前領班娟姐,對馬駿有些印象。「雙安商場櫃檯調整,安娜蘇撤櫃有五六年了。」娟姐回憶起,馬駿曾是安娜蘇專櫃的售貨員。她用三個詞形容馬駿:聰明、聽話、會說話。

  方莊市場鮮花攤位老闆朱紅霞待人熱情,馬駿隔三岔五來這裡買花,每次買7朵,有幾次賒帳都如期奉還。「這個人信譽還挺好的,」朱紅霞眼裡的馬駿「挺聰明的,說話嘴特甜,除了總低著頭走路外,沒覺得他是個病人」。

  在方莊橋上賣雜貨的小夥子與馬駿成了「同事」,他大致描述了馬駿的作息時間表:早7點在方莊橋上賣氣球,生意做到下午5點,然後去方莊市場批發鮮花,從傍晚到第二天凌晨4點左右,他在方莊橋對面的麥哆KTV門口賣花,玫瑰賣20元一朵。凌晨4點至7點是他的睡覺時間,棲身地點是電話亭、麥當勞店、24小時營業的KTV走廊。賣雜貨的小夥子特別提到馬駿的睡姿:「他坐著靠牆睡。」

  去年10月14日,方莊地區辦事處接到市長熱線12345打來的電話,稱方莊市場門口有人乞討。

  方莊地區辦事處工作人員幾經周折聯繫上馬駿母親,問其是否到現場接兒子去看病,電話那頭傳來「我不想見他」的聲音,一字一頓,語速很慢,語氣淡定。

  經調查,生於1981年5月16日的馬駿戶籍所在地為:北京市海澱區大有北裡。馬駿隨即被民警帶到海澱區民政局救助站,救助站工作人員帶他前往醫院治療腿傷及手臂骨折。

  然而,幾天之後馬駿又出現在了方莊。他表示不願去救助站,理由是「不讓我做生意。」

  方莊辦事處民政科工作人員表示,「馬駿行為暫時無法定性,按規定流浪乞討人員可以申請原籍救助站救助,也可申請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目前民政部門本著『應保盡保』原則對貧困人員給予最低生活保障補貼。」

  方莊民政科給了馬駿一件大衣、一件羽絨服、一雙鞋和一個雙肩背包。

  為他「補窟窿」母親曾賣房

  馬駿的姑姑馬小平是中央黨校的一名退休職工。在她的講述裡,記者看到另一個版本的「馬駿」。

  馬駿自幼父母離異,父親隨即去了四川再次成家,將正在上小學的馬駿交給爺爺奶奶照顧,雖說生活並不富裕不過也算衣食無憂。馬駿從小性格內向但也算乖巧懂事。自上大學起,他便離開了爺爺奶奶,與同齡的堂弟馬榮住在一起。馬駿專科畢業後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在雙安商場賣『安娜蘇』,都做到店長級別了」。馬小平回憶道,2011年馬駿和堂弟馬榮都決定去考本科,馬駿選了心理學。

  「2012年年底,馬駿說自己銀行卡透支了5000塊錢,還不上,向我借錢。從這之後的幾個月裡,馬駿陸陸續續借了5次,有欠條的就有6.9萬元,加上向我兒子借的錢,差不多有10萬左右吧。」馬小平邊說邊拿出了借據,上面有馬駿的籤名。最近一次的借據時間是2013年5月,金額2500元。馬小平回憶,侄子每次借錢都會附帶這句:「別問,知道得越少你越安全,他們要我的命!」

  馬小平從兒子處得知,馬駿在做期貨。

  2013年底,馬駿第N次跟姑姑借錢。此次借錢跟以往不同,不是千八百,而是要借20萬元。馬駿告訴姑姑,自己賭期貨賠了,借了高利貸,一共欠下40萬元,希望姑姑幫忙,並稱自己願意放棄爺爺奶奶的遺產。

  馬小平隨即給馬駿的媽媽打電話詢問情況,對方懇請幫幫馬駿,並稱自己為了給馬駿「補窟窿」,把房子都賣了,當時正在做房產評估。

  根據馬小平提供的電話,記者聯繫了馬駿媽媽侯女士。侯女士只說:「我每個月都給他錢讓他租房。我現在不想提他,也沒有精力照顧他。」隨即掛掉電話,此後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馬駿父親馬小彬從四川返京後,與馬小平一同住在馬駿爺爺留下來的房子裡。馬小彬稱剛與第二任妻子離婚,淨身出戶回到北京,現靠養老金維持生活,無力照顧馬駿。「前幾日見過馬駿,他說在一家公司上班,身體挺好,沒什麼問題,我不知道他生病了。」馬小彬說。

  採訪結束時馬小平特意囑咐一句:「我們只能寄希望組織挽救馬駿了。如果組織出面,讓馬駿的錢別再用到歪道上,他能夠好好生活的話,我們還願意出錢幫他,畢竟我是看著他長大的。」

  「賠幾百萬」仍痴迷 期貨輸家吐真言

  去年12月23日,北京大風。記者在方莊市場二樓拐角處找到了坐著睡覺的馬駿。「最近感覺很累,天冷了,懶得出去站著。」馬駿雙眼半睜,睡意矇矓。

  未交談幾句,馬駿面露驚訝:「沒想到你了解了這麼多。其實我並不想隱瞞什麼,只是你上次沒問。」

  「2008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外匯期貨,後來進了外匯期貨培訓班,學會基本操作後,投了一部分錢嘗試著做。第一次只是100美元,做空了就再投100美元,一點點就做大了。」馬駿低著頭,手裡摩擦著手機後殼。

  期貨投資分貴重金屬、畜牧產品、燃油等不同種類,馬駿做的是外匯期貨,主做美元對歐元。「2012年,期貨越做越大,我需要時刻關注動態,所以作息要跟歐美時間同步。我白天上班,晚上還要看盤,感到吃不消了,就辭了工作,專心在家做期貨。很多人把做期貨投資叫『賭期貨』,那是外行人的稱呼。我做的是1:100賠率的外匯期貨,依據槓桿原理買進賣出,可以做漲也可以做跌,因為外匯期貨是小數點後四五位的變化,如果沒有槓桿原理,資金量小的話玩不轉的。期貨市場很難預測,一定要很深入地研究,想盈利一兩次容易,想長久盈利就難了。」

  馬駿接著滔滔不絕地說起預測期貨的比爾·威廉姆指標和博爾理論……

  「我知道跟你講這個你也不懂,我現在從網站、新聞等渠道關注美元對歐元的匯率變化,只要關於匯率方面的內容我都看。我在北大旁聽的都是金融學,學心理學也是為了做期貨,因為所有的交易都是人在做,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普遍心理現象的科學……」

  記者打斷他:「一共賠了多少?」

  「幾百萬吧,借了高利貸。我媽的房子賣了300萬,給我補窟窿了,現在還欠十幾萬。每個月要還兩三萬,我媽每個月給我打9000元,我自己再掙點。」

  「你媽媽給你這麼多錢你現在怎麼還過成了這樣?」圍觀的方莊市場工作人員開口了。

  馬駿苦笑:「都還債了,命重要。」他敘述時,語調一直低沉平緩,但當圍觀人群對「賠了幾百萬元」表示驚訝時,馬駿突然情緒激動,提高了嗓門。

  「可能對於現在的我,對於這裡的小商戶們來說,幾百萬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對於期貨市場,幾百萬真的太少了。《功夫足球》裡有句臺詞:『我分分鐘幾百萬幾千萬的生意,會跟你去踢球?』其實在期貨市場,分分鐘幾百萬幾千萬的交易很常見,只要做期貨,錢就不是錢,就是幾個數字加幾個零而已。」

  「債還完了,將來有什麼打算?」

  「我想開個店賣化妝品,實體店也好,網店也好。」

  「還做期貨嗎?」

  「做!我愛好這個!我會有更嚴格的風控。」馬駿起身望了望窗外,回答沒有絲毫猶豫。(實習記者 王成 攝影/記者 魏彤)

相關焦點

  • 北大肄業生流浪乞討 炒期貨賠光母親房產
    他身前擺了一個乞討紙箱,方莊市場管理人員還給了他一把椅子,讓他坐著乞討。來來往往的方莊人早都熟悉了這張面孔,只是鮮有人會駐足,打聽他的名字及過往。  他叫馬駿,36歲,一名自稱有行為障礙的北大肄業生,成為「期貨輸家」後人生陡變。  名校肄業生 流落街頭  馬駿說他的腿傷是與一名打開水的人相撞後,被開水燙傷的。
  • 北大肄業生無人照顧流浪街頭 靠賣氣球玫瑰為生
    他身前擺了一個乞討紙箱,方莊市場管理人員還給了他一把椅子,讓他坐著乞討。來來往往的方莊人早都熟悉了這張面孔,只是鮮有人會駐足,打聽他的名字及過往。  他叫馬駿,36歲,一名自稱有行為障礙的北大肄業生,成為「期貨輸家」後人生陡變。  名校肄業生 流落街頭  馬駿說他的腿傷是與一名打開水的人相撞後,被開水燙傷的。
  • 北大博士生,竟然乞討、吃救濟!如今生活得怎樣了?
    現在正是高考錄取的時間,突然想起北大博士張進生,他的人生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張進生是湖南常德人,對於湖南這個地方,他說談不上喜歡與不喜歡,他查過族譜,祖上是江浙一帶,所以更喜歡江南水鄉的生活。1989年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位於天津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主要研究治療白血病。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黴菌白血病,並且把攻克白血病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也許是覺得自己的業務不夠精湛,1992年張進生又考取了北京醫科大學碩士生研究生(現在的北京大學)。在上學期間他曾經跟周圍的同學說過,自己還沒有發育完全。
  • 名校大學肄業生轉學自考 合格可申請畢業
    記者日前從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獲悉,6名普通高校肄業生參加了北京市今年10月舉行的自學考試。這是自學考試與普通高等教育銜接試點以來,參加自考的第一批高校肄業生。  6名肄業生中,一名來自北京大學法學院,兩年前他還在大學時,開公司心有旁顧荒廢了學業,一門專業課考試沒有通過,重修之後考試仍沒達到合格,成為肄業生。
  • 北大醫學博士卻暈血,肄業後「啃老」18年,今靠低保為生
    而在漫長的教育史上,有一位明明考上北大博士的「學霸」,卻因為自己的不知變通,導致後半生過得並不那麼順利。 一位會「暈血」的醫生 他就是張進生,曾經討論度頗高的北大肄業生。
  • 史玉柱首談高校收徒:肄業生也在考慮範圍
    10月19日消息,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今日就其高校收徒一事首次表態,稱英雄不問出處,肄業生也在「海選」範圍內。這意味著,在遊戲方面有興趣、有特長的肄業生,也有機會成為史玉柱首批「嫡系弟子」。今年巨人網絡首次亮出在青年大學生中非常有關注度的史玉柱這張王牌,並將肄業生納入招聘範圍,在眾多的校園招聘計劃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關於是否錄用肆業生的話題,在國內職場中一直頗受爭議。在1999年全國高校擴招後,每年有數百萬本科畢業生走向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學歷要求也隨之提高,目前不少優秀企業已把最低學歷卡在本科以上,這也導致一些有才華的肆業生在求職路上頻頻遇挫。
  • 銀行經理炒期貨虧本 入銀行網絡划走公款500萬
    記者趙蕾/文通訊員羅榮慶/圖  核心提示  身為一名銀行營業經理,他用朋友的巨款炒期貨,結果血本無歸。欠債還錢,他鋌而走險利用職權潛入銀行網絡的儲蓄系統,短短5分鐘內划走公款500萬元,其中300萬元打給朋友還了債,200萬元打進了自己的帳號。
  • 用乞討經歷人生,他重新定義了「乞丐」二字!
    來自湖北天門的夏海波1998年以全鎮第一的成績考入湖北省重點高中之一的天門中學,被老師譽為「北大清華準學子」。按理說,他的未來應該是一片光明的,但他卻在2007年8月變成了 「史上最牛乞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夫妻連生多胞胎 9口人乞討為生
    圖為:譚萬興夫婦和七個孩子  楚天都市報訊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雙胞胎或三胞胎的降臨是大喜事。但是,如果連生兩對雙胞胎、再加三胞胎,會怎樣呢?  現場  一對夫婦帶著7個孩子乞討  8月8日,有市民在微博上稱,重慶朝天門廣場上一對夫妻帶著7個孩子,衣著破爛,正在乞討。  記者在熱心市民指引下,見到了這一家九口。  丈夫叫譚萬興,一身衣服破舊不堪,頭髮油膩膩地立著。
  • 「最牛乞丐」著《乞討日記》如今父母賣書救子
    夏海波,湖北天門人,1998年以全鎮第一的成績考入湖北省重點高中之一天門中學,被老師譽為「北大清華準學子」。按理說這樣的人生已經讓很多人羨慕了,可是他在2007年8月被網絡媒體譽為「史上最牛乞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糖廠經理為炒期貨挪用1.27億公司資金被起訴
    2001年,糖廠實行改制後,他被安排在博宣公司銷售部門做銷售員,由於頭腦活絡,2004年,35歲的他被提拔為公司銷售部副經理,兩年後扶正。自此,作為銷售部經理,陳文濤不但掌管著公司白糖、桔水、蔗渣等的產品銷售大權,同時,被指派負責公司的白糖期貨交易工作。  這個時期,正是博宣公司生產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陳文濤人生最得意的階段,因為由他代表公司從事的白糖期貨交易,實現了大贏局面。
  • 1000萬元炒期貨炒成5萬元
    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 路先生通過朋友孫女士全權委託投資專家鄒某炒期貨,許諾以35%的收益率提供報酬,沒想到兩年多時間,千萬元帳戶「跌跌不休」,最後只剩下5.1萬元,遠遠超出合同約定的35%止損上限,路先生一怒之下將鄒某告上法庭。
  • 炒期貨被騙得血本無歸
    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文/圖 男子被網上「紅顏知己」誘惑炒白銀,騙走600餘萬元。昨日,深圳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目前非法期貨類犯罪高發,很多投資者都像這樣被騙得血本無歸。據悉,今年以來,警方刑拘此類犯罪嫌疑人已超過400人。目前,尚有黃駿青等15名嫌犯在逃。警方敦促其於今年5月30日前自首,否則「後果自負」。
  • 別人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我家環境優越,孩子卻考個二本
    ——毛姆01看「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的新聞,我和同事聊起來。「我不知道別人的孩子怎麼那麼爭氣,而我的……」同事說起孩子,滿腹辛酸淚。我也覺得新聞中的閱陽孩子很有出息。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為了供養幾個子女,父母在廣州以乞討為生。閱陽很懂事,他沒有被現狀所嚇退,而是努力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他成功了,今年高考考出607的好成績,被廣州一所大學錄取。他的父親感慨「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 別人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我家環境優越,孩子卻考個二本
    ——毛姆01看「乞討為生,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的新聞,我和同事聊起來。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為了供養幾個子女,父母在廣州以乞討為生。閱陽很懂事,他沒有被現狀所嚇退,而是努力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他成功了,今年高考考出607的好成績,被廣州一所大學錄取。他的父親感慨「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家能夠走出一個大學生來」「原來夢想真的可以實現」。是的,只要努力,夢想實現的希望就大!
  • 期貨不可怕,槓桿與賭徒心態結合後的心態才是最恐怖
    例如,2017年11月3日ST眾合恢復交易後跌停,之後開啟了連續18個跌停板的走勢,從停牌前4月28日的人民幣11.07元,到11月30跌至4.05元,即使ST股票(指因經營虧損被中國證監會註記,提醒散戶要特別注意的股票)每日漲跌幅限制為5%,其一個月的下跌幅度也高達63.4%。如果我們以股票指數來替代個股,情況是否不同呢?
  • 北大才子彭敏成為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後的日子
    北大才子彭敏成為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後的日子 原標題: 畢業後,他一直從事文學行業,獲得過人民文學年度新人獎,小說、評論作品見於《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  這是一份讓許多文學青年仰望的履歷,然而卻沒有讓他獲得自己滿意的生活。彭敏說,人生到現在為止的浮沉和掙扎讓他明白,時間總是把障礙推到自己面前,讓年輕時候對信仰和愛好的堅持逐漸消解。  不過,後來與他的深入交談讓我明白,其實他的信仰未曾消解殆盡。
  • 你和乞討十年培養出大學生的父母差距在哪
    今早還刷到廣州十大熱議「他帶著一家人在廣州乞討為生十幾年,如今兒子收到重點大家錄取通知書。」 照片中的父親明顯身體殘疾,自豪地秀出廣東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笑得合不攏嘴。兒子一身書卷氣,帥氣陽光。背景是他們在廣州沙河城中村那個破敗不堪的家,和笑容滿溢的母親和兄弟。
  • 為還賭債兒子逼迫七旬父母賣掉房產,得知母親用意後下跪祈求原諒
    為還賭債兒子逼迫七旬父母賣掉房產,得知母親用意後下跪祈求原諒導讀:王先生和妻子,今年76歲,在兒子出生後不久,考慮生了一個兒子,以後要討媳婦,當時就借債買下一套房子,原本兒子長大後,可以當做婚房可今年都已經43歲的兒子,卻因為年輕時的不良嗜好染上賭博,由於不堪忍受要債人蠻橫無理的騷擾,老兩口向親戚朋友借錢,還了第一筆賭債,可是兒子不知悔改嗜賭成性,又欠了更大一筆債務,如今兒子竟打起賣掉父母的房產,還賭債的想法,這讓年過七旬的老兩口苦不堪言。
  • 期貨人生終不悔,一夢十年方始終——馮成毅、青澤《清華實戰期貨班...
    而我們只有從自己的經歷中不斷的去反思和總結,不斷的修煉自己,強大自己的內心,才有可能達到人生的巔峰。  輸錢皆因贏錢起,積小勝方可為大勝  在經歷了期貨市場的幾次波瀾起伏之後,馮成毅痛定思痛,經過深刻的反思後,在2003年改變了之前的投資方式,無論行情怎麼變化,在這一年中,他堅持不加倉,用3萬元只做1-2手交易,在年終取得了100萬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