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元炒期貨炒成5萬元

2020-12-17 深圳晚報

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

路先生通過朋友孫女士全權委託投資專家鄒某炒期貨,許諾以35%的收益率提供報酬,沒想到兩年多時間,千萬元帳戶「跌跌不休」,最後只剩下5.1萬元,遠遠超出合同約定的35%止損上限,路先生一怒之下將鄒某告上法庭。12月14日,南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該宗民間委託理財合同糾紛案,法庭上雙方各執一詞,路先生代理律師說鄒某違反合同,全無風控意識隨意操作帳戶;鄒某表示不知道是替路先生炒期貨,雙方也根本沒有籤訂委託合同。

庭審中,該案第三人孫女士表示,2018年,其通過閨蜜在紹興召開的一次理財會議上認識被告鄒某,對方自稱期貨行業專業人士,是深圳市俊睿豐資本董事長兼投資總監,曾在第十一屆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重量組獲得第三名,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於是,孫女士找到朋友路先生商議投資期貨事宜。

2018年1月24日,孫女士與鄒某籤訂《委託資產管理合作協議》,全權管理在申銀萬國期貨有限公司的1000萬元期貨帳戶,協議約定按照理財淨利潤35%的比例給予鄒某報酬,並約定當帳戶虧損達到35%時,必須立即停止交易,等待孫女士書面許可。

原告路先生代理律師表示該期貨帳戶即為路先生本人的期貨帳戶。2018年3月25日,路先生期貨帳戶盈利258.7萬元,按照合同約定,向鄒某支付了報酬89.81萬元,孫女士抽取了5%的利潤作為相關費用。

因路先生身處山東,申銀萬國期貨公司地處深圳,2018年3月26日,路先生將期貨帳戶變更為山東的中州期貨有限公司,期貨帳戶本金仍為1000萬元。

2018年4月8日,鄒某修改了原《委託資產管理合作協議》相應帳戶部分內容,其餘約定不變,要求孫女士籤署協議後寄回。8天後,孫女士詢問是否收到籤署協議的快遞,鄒某微信回復OK的表情包。2018年5月2日,路先生的期貨帳戶虧損超出約定的止損原則上限,鄒某仍未停止交易,反而繼續操作交易,致使帳戶持續虧損,截至2020年6月4日,千萬元期貨帳戶僅剩餘51655.74元。

深晚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鄒某的確是深圳市俊睿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和大股東,公司註冊資金為1000萬元,經營項目包括受託資產管理和投資管理,曾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目前登記地址位於前海。此外,鄒某還是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培訓學院期貨投資高級研修班的老師,網頁海報顯示其為第十一屆全國期貨實盤大賽重量組季軍。

法庭上,路先生代理律師表示,事後經調查,鄒某並無任何金融行業從業資質,對外虛假宣傳其專業投資資質,騙取他人信任,收取高額手續費。尤其是在操作路先生帳戶期間,缺乏風控意識,違反合同兩次跌破約定的止損原則,仍然持續交易,造成重大損失。而所謂的「深圳俊睿豐資本」也僅是一家普通的有限公司,無任何期貨行業資質,且曾與他人發生過類似委託理財合同糾紛,並造成他人重大損失被訴公堂。

孫女士表示,2018年3月7日、3月22日、4月16日、6月12日等,孫女士多次收到期貨公司發來的涉案帳戶存在風險的提醒信息,並轉發給鄒某要求處理,對方卻說「不用搭理」「我可以翻盤的」「我曾經20萬元做到了5000萬元」等話語,直到帳戶變成5.1萬元。

「期貨本身就是高風險產品,既可以獲得高額回報,也可能讓人破產,我從未承諾穩賺不賠。」鄒某辯稱自己從未在網上做過任何宣傳,對方得到的資料都是網上百度文章,並不是自己提供的宣傳資料,而且從不幫陌生人理財。「圈子裡幾萬到幾千萬乃至上億元,是有非常多這樣的案例,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判斷。」鄒某承認代管該理財帳戶後,曾收到了一筆89.81萬元的報酬,但表示並不認識路先生,也沒有籤署第二份協議,和孫女士之間純屬朋友幫忙,所以在跌破止損原則後,沒有書面告知。

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相關焦點

  • 1000萬元炒期貨炒成5萬元 一民間委託理財合同糾紛案公開開庭審理,雙方各執一詞
    路先生通過朋友孫女士全權委託投資專家鄒某炒期貨,許諾以35%的收益率提供報酬,沒想到兩年多時間,千萬元帳戶「跌跌不休」,最後只剩下5.1萬元,遠遠超出合同約定的35%止損上限,路先生一怒之下將鄒某告上法庭。
  • 代客理財1000萬本金炒成4萬,「期貨高手」被告上法庭,滿倉操作毫無...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徐維強 編輯:賈紅輝曾經用20萬元最終炒成5000萬元,鄒俊得以「一戰成名」,在期貨行業名聲鵲起。但對於委託人的1000萬元資金,他卻沒有複製這一神話。相反,在2018年初開始操作,短短5個月時間,就已經虧損將近一半。而到今年11月,帳戶中僅僅只剩下了不到5萬元。無奈之下,委託人將這位曾經仰望的「期貨高手」告上法庭。昨日,這起備受關注的民間合同委託理財糾紛案件在深圳開庭。「期貨高手」將1000萬炒成4萬。
  • 炒比特幣期貨 19.5萬元打水漂
    本報訊 (記者 譚心怡 通訊員 海法宣)原本約定的投資比特幣現貨卻變成投資期貨,情侶間因委託比特幣理財鬧上法庭,女子要求男友返還自己195000元及相應資金佔用利息。近日,海滄法院發布一起比特幣委託理財案。
  • 代客理財1000萬本金炒成4萬,「期貨高手」被告上法庭,滿倉操作毫無風控業內罕見
    作者:時代財經 徐維強 編輯:賈紅輝曾經用20萬元最終炒成5000萬元,鄒俊得以「一戰成名」,在期貨行業名聲鵲起。但對於委託人的1000萬元資金,他卻沒有複製這一神話。相反,在2018年初開始操作,短短5個月時間,就已經虧損將近一半。
  • 【警惕詐騙】老人炒期貨虧8萬元! 牽出一投資詐騙團夥……
    老嫗學炒期貨 幾天虧光8萬今年5月,72歲的陳奶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投資諮詢公司理財顧問小徐的電話,詢問其是否需要購買理財產品。陳奶奶剛好有需求,小徐便熱情詳細地給她講解目前國內期貨交易的狀況,一再表示近期炒期貨肯定能賺大錢。
  • 老人學炒期貨幾天虧光8萬元 龍崗警方抓獲嫌疑人114名
    今年5月,72歲的陳奶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投資諮詢公司理財顧問小徐的電話,詢問是否需要購買理財產品,陳奶奶剛好有需求,小徐便熱情詳細地給她講解目前國內期貨交易的狀況,一再表示近期炒期貨肯定能賺大錢。陳奶奶在小徐指導下先入金1萬元試水,沒想到很快虧光,小徐安慰她說在期貨市場這很正常,如果能加大投資很快就能翻本,於是陳奶奶又陸續投入7萬餘元,但還是很快虧光,她這才意識到被騙。
  • 炒比特幣虧光19.5萬元,情侶在廈鬧上法庭
    你要不要一起炒?」女友說:「可以啊!」林小姐與大鵬原本是一對情侶,二人通過微信達成合意,由大鵬幫林小姐炒比特幣賺錢理財。當時,大鵬還表示:「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能翻一番。」結果出意外了!不僅戀人沒得做,雙方還鬧上法庭。近日,海滄法院公布了這樣一起比特幣委託理財案。
  • 炒期貨被騙得血本無歸
    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文/圖 男子被網上「紅顏知己」誘惑炒白銀,騙走600餘萬元。昨日,深圳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目前非法期貨類犯罪高發,很多投資者都像這樣被騙得血本無歸。據悉,今年以來,警方刑拘此類犯罪嫌疑人已超過400人。目前,尚有黃駿青等15名嫌犯在逃。警方敦促其於今年5月30日前自首,否則「後果自負」。
  • 高價委託投資專家炒期貨 千萬元帳戶幾乎全賠光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路先生通過朋友孫女士全權委託投資專家鄒某炒期貨,許諾以35%的收益率提供報酬,沒想到兩年多時間,千萬元帳戶「跌跌不休」,最後只剩下5.1萬元,遠遠超出合同約定的35%止損上限,路先生一怒之下告上法庭
  • 按「老師」指導炒期貨 杭州股民幾天虧光兩百多萬
    可是,若總想著能找到一夜暴富的捷徑,這種心理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理財可就成了「離財」。  杭州人蔡某,因為想著炒期貨賺大錢,結果中了圈套,短短幾天之內就被騙走近230萬元,教訓值得大家吸取。  騙局  按照老師指導去炒期貨  結果幾天就虧了230萬  6月14日,杭州下城天水派出所接到蔡某報警,說自己被人以投資期貨為由詐騙人民幣近230萬元。蔡某今年40歲左右,杭州人,資深股民,家境比較殷實,被騙走的230萬都是從股市裡面拿出來的。  蔡某表示,自己五月份時接到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業務員小陳的電話。
  • 這家A股公司炒期貨5天賺了3000萬!背後原因遭到揭秘
    堪稱「股神」秦安股份炒期貨5天賺了近3000萬元!自5月以來,秦安三次期貨投資共盈利6000多萬! 6月24日晚,秦安股份發布公告稱,自5月董事會授權以來,秦安股份三次公布投資收益全部盈利,最新一期(6月18-24日)的戰績是5天賺了近3000萬元。三次戰績合計盈利6000多萬,相當於公司2019年淨利潤50%。
  • 金禧國際1000萬元購期貨和資產管理公司
    原標題:金禧國際(00091)1000萬元購期貨和資產管理公司   金禧國際(00091)以1000萬元收購盛大
  • 老人學炒期貨虧光8萬!這事引發114人被抓……
    「炒期貨能賺大錢」 「入金門檻低,開戶和後期諮詢服務免費」「平臺可以提供200倍槓桿」……如果你是一個炒期貨新手看著這樣的話會不會心動呢老人學炒期貨幾天時間虧光8萬元今年5月,72歲的陳奶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投資諮詢公司理財顧問小徐的電話,詢問其是否需要購買理財產品,陳奶奶剛好有需求。
  • 63歲董事長帶隊炒期貨,「每天只用不超過20%的時間」,4個月...
    依靠炒期貨,秦安股份今年累計投資收益達到約6.93億元,已經超過2017年IPO募資額,秦安股份因此被冠以A股「期貨大神」之稱。這樣的成績把秦安股份的股民也看懵了。;其中本金5億元,投資收益4億元。2020年8月17日至2020年8月20日,秦安股份對前期建倉的期貨投資合約進行部分平倉,平倉收益額為人民幣1.08億元,佔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91.29%,平倉收益將計入公司2020年度損益。這樣,加上之前的期貨收益約5.85億元,今年以來秦安股份累計期貨投資收益達到約6.93億元。
  • 「山寨期貨」坑苦投資者:40萬炒「恆指期貨」一周虧光
    他們反覆灌輸「股票行情不行」的思想,鼓動去炒「香港恒生指數期貨」,還時不時曬出「恆指期貨帳戶」,顯示大賺。這些讓張女士很心動。今年1月17日,張女士開通了「恆指期貨」平臺帳戶並存入40萬元,但不到一周就虧了39萬元。隨後的兩個月,張女士又陸續投入了150餘萬元,結果血本無歸。3月,張女士來到正規金融機構諮詢,得知這個交易平臺並未經過相關部門註冊審批。
  • 炒豬、炒蘋果、炒大蒜,連糧食也要「炒」?農民:價太低不賣
    就拿豬肉來說,原本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導致豬肉供應緊缺,然而還有一批「炒豬團」趁勢大作文章,為了牟取暴利,手段毫無底線,向養殖場投放含有豬瘟病毒的物品,違規調運生豬,還惡意散播疫情謠言
  • 指望炒鞋發家致富?炒鞋被騙維權難 年輕人最易上當
    「球鞋期貨」大多空手套白狼 炒鞋被騙維權難指望炒鞋牟利,容易落入陷阱成為接盤俠「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房」剛剛上了熱搜,這兩天,眾多炒鞋族朋友圈又被《「炒鞋族」被詐騙30餘萬元 受害人多為「95後」「00後」》的文章刷屏。「能定性為詐騙的,其實很少。
  • 炒比特幣期貨 19.5萬元打水漂!一男子被判賠女方本金及利息
    原本約定的投資比特幣現貨卻變成投資期貨,情侶間因委託比特幣理財鬧上法庭,女子要求男友返還自己 195000 元及相應資金佔用利息。近日,海滄法院發布一起比特幣委託理財案。轉帳 195000 元給男友投資比特幣期貨虧光小林與大鵬是一對情侶,一次,兩人在微信聊天時,聊到比特幣這個話題。由於大鵬不斷表示,炒比特幣特別賺錢,還很簡單。
  • 微信群200多人都是「託兒」 女子炒期貨一個月被騙8萬元
    「所謂的期貨交易平臺可能是網絡詐騙,請大家一定不要相信!」近日,長春網友「遙望UK的小桑村」在微博自曝遭遇黑平臺以炒期貨為名詐騙錢財,前後幾次共虧8萬元,她察覺被騙,隨即報案。目前,長春警方已經受理此案,案件正在偵辦中。信息如此透明的今天,怎麼會輕易上當且被騙8萬巨款呢?
  • 炒花炒茶炒鞋子,下一個炒啥
    一雙2017年售價1500元的紅白相間球鞋,最近轉手價7萬元;另一雙球鞋,從2000多元漲到3萬元,只用了一周;8月17日,耐克旗下高端品牌AJ剛發售的一款女鞋,官方價1299元。僅僅12天後,該款鞋在轉賣平臺上被炒至12999元,1萬多人購買。400年前,鬱金香傳入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