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司機越來越不賺錢,這是為什麼呢?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改善?為啥要改善?應該改善的是計程車司機的服務吧?一個服務業弄的惡名昭彰,除了計程車行業也沒別人了。
大部分時候我都是自己開車的,但有些時候需要打車,幾乎所有不愉快的經歷都是來自於計程車。
我家在撫順,有次從上海回瀋陽,在機場打的出租,司機一問去撫順,立刻說要加一百,說是出市都要加錢,連問三個,一個說要加一百,一個不去,一個說加錢但要到地方看看加多少,那語氣好像是能拉你就給你面子一樣。
那天還是一月份下著雪,門口不知道為啥也沒有管理者,上海零上十多度,瀋陽零下十多度,我穿著單衣在寒風裡吹了十分鐘,最後打滴滴走的。
從那之後,我就再也不在機場坐出租了,要麼滴滴,要麼喊朋友來接我。
還有次也是在瀋陽,需要找一個去農村小客發車的地方,地圖上搜不到,所以打出租去的,計程車司機一口答應說他知道,結果拉到地方根本不是,導致我們錯過了那趟車,多花二百多塊打車過去的。在撫順當地打車也是一樣糟心,雨雪天加價,拼客,這不去那不去,其實有些地方坐車去比開車去方便,比如需要喝酒的場合,和停車困難或者是停車費貴的地方。但被坑幾次後我就再也打車了,寧肯花幾十塊的停車費,也不花十幾塊的打車錢。車對於我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那就是有說走就走的自由,不用受那份閒氣!
網友點評:
網友1:我覺得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慢慢的像傳統計程車行業都會逐步消失了。沒必要拯救,慢慢轉型唄
網友2:這個問題解答,可能需要回答另一個,就是為什麼現在大部分行業的從業者都越來越不賺錢了?談了共性,然後再回來談一點計程車司機的特性。
網友3取消或取締網約車(滴滴快車這一類),網約車的存在屬於變相增加了計程車的供給,而且不會有限制,因為開網約車的越多,公司的營收就越高。然而需求端並沒有什麼變化,這樣的結果就是單臺計程車的接客頻率降低,收入就降低。
滴滴這類公司目前實際上就是計程車公司,只不過套了個網際網路的外殼,變相拿到了計程車專營許可。
並且網約車的大量存在實際上造成了交通擁堵。現在深圳的路上計程車不多,並不經常看到,反而掛綠牌的網約車特別多,我現在用肉眼都能分辨出哪些綠牌車是網約車,車型太統一了。而且駕駛水平真的一般,造成擁堵就是這類車,畢竟準入門檻太低。希望政府部門認清目前網約車的本質,限制這類車輛的增長。
總結分析:
據我所知,計程車再不掙錢,都比滴滴之類網約車司機收入高!
當你真實了解計程車司機收入和網約車收入(就是當下),那你可能會驚掉下巴。
有了網約車,只是讓一個暴利行業變成高收入行業,而已!
從我定居城市北部某大學到高鐵站,滴滴一趟最多落到司機手裡十元,計程車司機不打表,拉滿一車,落到手裡最低30元。高峰期,滴滴還是那個價格,但計程車就會漲價,一趟最低能賺45元。到了年末,計程車司機鬧事(應該是謀劃好的),滴滴在有些城市就成了非法營運,我這個城市就是。那時候,計程車司機,出了市區到村裡的小長途不加個二三十,根本不走。你只能選擇黑車,可黑車價格也只是比出租低了10塊錢最多,但有風險。所以,計程車沒你想的那麼慘,他們只是從原來一天賺一千加,到現在四五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