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評論功能開通,歡迎大家發表建議。
三四月份,美國大學offer雨季來了。而就在上周四,美國高中生Brittany Stinson憑藉一紙神文書,被五所藤校(耶魯,哥大,賓大,達特茅斯,康奈爾)以及斯坦福同時錄取。
要知道今年斯坦福的錄取率僅有4.69%。
這是什麼概念呢?
留學君給大家解釋一下哈:以哈佛為例,今年申請哈佛大學的學生再創新創紀錄,高達39041申請人,而總共錄取了2037人, 總錄取率僅有5.2%。
可見,斯坦福的錄取率比其他任何藤校錄取率都低,可想,小姑娘是如何憑藉實力成為黑馬的。
「其實我到現在都還不敢相信申請結果這麼出彩。」 Brittany 告訴記者。
眾所周知,美國八大藤校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向來嚴苛,雖然申請者們早就做好了心裡準備,但競爭仍一年比一年激烈,門檻不斷抬高。
Brittany Stinson申請的所有院校中,錄取率從4.69%.到13.96%不等,她也大方的和讀者分享了申校過程中準備的文書。
題目:有些學生覺得對於一份申請材料來說,自身背景,身份,興趣愛好或者才藝等因素至關重要,如果你也這麼認為, 請和我們講講你的故事。
文章:如果你在某個周六早上看到Costco裡有個精力充沛的兩歲小女孩,那可能就是我了。
我媽媽不太願意帶我去Costco,因為一進超市門,我就莫名興奮,再也管不住四肢,像發現新大陸一般進入一種狂喜狀態。
我在過道上衝刺短跑,敬畏的看著身旁堆疊成山的貨品,我好奇,我想用觸覺,味覺體驗身邊的一切,我想把頭伸到冰箱裡,我想鑽進每一個縫隙。我像個徵服者一般,但不是尋找理想中的黃金國,我的目標是超市各個角落的免費試用品。雖然最後的情節通常都是被我媽乖乖抓進懷裡,但那時的Costco對我來說就是神聖一般的存在。
從包羅萬象的商品到隨手可得的熱狗套餐, Costco可以算是消費主義的具象體現。從我還是個只能坐在購物車裡眨眼的小女孩,到如今可以獨立自由穿梭在貨架之間,這座超市算是我童年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作為一個資深Costco購物者,我可以做到快速定位,分辨不同種類商品的擺放區,並且選擇一輛容量巨大的購物車,省時省力。
但更多時候, 我喜歡觀察周遭的顧客,看他們推著自己的購物車,裝滿各種墨西哥卷餅,芝士,幾桶冰淇淋,還有減肥藥。有時我很好奇,到底什麼樣的人會買三磅酸奶油呢?
是因為自己發酵的酸奶會比原料口感更好麼? Maybe.
就在這樣無數個類似場景下,Costco打開了我好奇心的閘門。
當我吃著超市裡賣的熱狗時,我腦海裡出現的不是Costco促銷熱狗的廣告語,而是在思考有限性和無限性,酸奶油的其他創新用法,或是商品從八尺貨架上掉下來會做怎樣的拋物運動。
從觀察每一個購物者的慣性運動,我學到的是最真實的物理知識。
有一次我從超市買了胡桃木燻制的瘦火腿,父親和我爭執一番,因為這是我們從來沒嘗試過的新口味。毫無疑問胡桃木的品質是很好的,但父親不太願意接受改變,他寧願選擇以前常吃的老火腿,就像他的價值觀,世界觀一樣,認定了某件事就不願再改變,很偏執,甚至強迫我們按照他的意願行事。雖然最後的結果是,我倆一致覺得新口味更好吃,肉質更嫩。
利用我在Costco收穫的這些探索技能,我一點點累積自己的學術成就。了解歷史和生物,學習舞蹈,就像我腦海中有一輛容量無限的購物車一樣,輕車熟路的收攬所有或嚴肅,或有趣的學術知識。我學習微積分,參加越野跑,報名科研項目,腦中有這樣一輛購物車,就好像有了鎧甲,Costco也不僅限於Costco,它的意義早已延伸到全世界。
不管是嘗試空中瑜伽,在數百人面前跳舞,或是學習天文圖表輻射軟體,任何感興趣的活動我都會義無反顧參加。
我強烈的求知慾,超越理性範圍的思考, 一點點堆積成現在的自己。多數人覺得Costco只是一座超市,但就是這座普通的超市在隨時供給我的好奇心,激發我探索世界的衝動。
也正是因為這所超市的存在,讓我不滿於接受現有觀點,相反更關註解決問題的原因和過程,不斷發現,不斷求知。
一個簡單的超市購物,小女孩就能寫出如此之多的好奇點。米果院校果然對求知似渴的孩子寵愛有加。
拿到這麼多offer,興奮之餘,如何抉擇也是費神的事情。
但是,總好過不幸的被心儀學校列入了waiting list強吧。今天,就有家長詢問小編,兒子現在被美國的一所大學列入了等候名單裡了,懸而未決很是作急,問有沒有好的辦法讓他儘快錄取。
Waiting List 永遠是學生的痛,不過方法正確,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被心儀的美國大學錄取。
小編搜遍了一圈網際網路,諮詢了些專家,整了一套攻略,7個字:堅持不懈,勿糾纏。大家瞧瞧,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首先,你可以給學校的錄取辦公室打個電話,詢問下自己的申請情況,包括申請狀態,申請材料是否齊全等,並且儘可能的獲取更多的關於自己申請的信息。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是你的第一選擇。
其次,負責你的招生官在這裡扮演了很重要角色,切記與他們保持聯繫,但不要每個月打N次電話,這是千萬要不得的。點到為止,向他們展示自己對他們學校自始至終的興趣,期待被錄取的熱情、信心與耐心。隨時匯報自己的近期成就,無論是雅思託福SAT還是學術科研社會實踐,有新的突破,記得及時update。或者讓自己的指導老師給招生官打個電話或者推薦信,說明自己近期的優秀表現及進步。
最後,讓學校知道你會成為一名支付全額費用的學生永遠沒錯。
OK!如果成功了,那麼恭喜你!不過,你一定要記得親自給錄取辦公室打個電話,表達你的感謝之情。並且,要及時接受offer,交付定金哦~千萬別腳踩兩隻船。交雙重訂金是不道德且違法的行為。這個行為非常愚蠢。
部分內容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以其他網絡媒體
編輯 / 楊天弘
留學港灣,人生啟航的加油站。 留學港灣 微信公眾號由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新銳都市主流媒體新聞晨報教育新聞部團隊傾力呈現。專業、專注、專心,為你的留學生涯規劃提供貼心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