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的飲食口味講求「鮮」,
尤其是「海鮮」。
看著剛剛撈上水的鮮蝦鮮魚,
即便白灼也能成鮮香四溢的盤中餐。
點擊播放 GIF 0.9M
圖源網絡
海鮮又講求「生猛」,
因而大型的水產交易市場就成為
市民「入貨」的首選之地。
在廣州市內,
信息時報記者走訪了四大各有特色海鮮交易市場,
幫助各位海鮮愛好者們縱橫比較,
選出最「心水」的市場。
四大水產市場部分海鮮價格比較
至出名:黃沙水產交易市場
位置:荔灣區黃沙大道11號
優點:市中心交通方便、24小時營業、種類齊全
缺點:停車難、市場較擁擠、海鮮價格和酒樓加工費相對較高
在廣州說起吃海鮮,不少老廣、遊客第一時間想到黃沙水產市場。民間甚至有「水產價格全國看廣州,廣州看黃沙」的說法,由此可見黃沙水產市場的地位有多「重磅」。
海鮮的魚蝦蟹、貝類幾乎檔檔都有,就算比較「刁」的品種,如琵琶蝦、帝王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另外,市場也有部分走「專業路線」的檔口,比如只賣鮑魚、海斑魚、生蠔等。
和其他海鮮市場的酒樓對比,這裡酒樓收的加工費相對高一些。以入口處的一家比較大型酒樓為例,該酒樓的海鮮加工費最便宜的從白灼、刺身的15元每斤,到直接加45元的豉椒炒也有。記者查看了周邊的酒樓人均消費,普遍為170元/人左右。部分酒樓為滿「夜貓子」吃夜宵的習慣,營業時間從早上11點直落至凌晨4點。
值得一提的是,黃沙市場是24小時營業,不過如果是普通市民買海鮮的話也有時間講究。
「一般來講,凌晨5點左右是各種水產到貨時間,這時整個市場都是商家、酒樓餐廳甚至其他海鮮市場的採購『大軍』,如果是遇上過年、中秋節這種大型節假日,採購海鮮的車輛甚至會在凌晨一兩點左右就在黃沙附近停車候貨。」
一位檔主介紹,早上十一點至下午兩點左右就是魚類的到達時間,這時市場的人流也不那麼多,還可以買到當日到達的最新鮮海鮮。
至抵食:海寶灣水產交易市場
位置:荔灣區芳村芳興路398號
優點:海鮮價格和酒樓加工費划算、市場寬敞、停車位充足
缺點:較偏僻(無駕車需要從地鐵出來走200米)、偏門海鮮不多
海寶灣水產交易市場位於芳村滘口附近,在地理位置上沒有黃沙水產市場那麼方便,但仍有大量的「擁躉」。那麼有哪些吸引街坊的地方呢?答案就是「抵食」。
據記者走訪了解,比較熱門的海鮮如三文魚腩刺身、元貝、羅氏蝦和魚類的價格都要比黃沙和五湖四海交易市場等便宜上10%到20%左右。
市場附近同樣設有多家酒樓提供海鮮加工服務,加工費同樣是「良心價」,普通的海鮮做法如白灼、清蒸等一律只要加收10元每斤的加工費,其他如避風塘炒、椒鹽等較複雜的做法也只要15元每斤,人均只要100元左右。
海寶灣市場設計十分寬敞,單雙向車道的設計除了可以使駕車的朋友開開停停流連觀望,同時行人也可以隨意逛買海鮮。即使是飯點時間,車流人流也不會有比較擁堵的狀況出現。市場內都是正規檔口,彼此產品、價格差別不大,也有專門做「蠔」和三文魚的檔口。
一名檔主就對記者指出,在海寶灣的檔口基本「大同小異」,想要買到一般的海鮮基本上是「檔檔差不多」,如果想要有一些比較「偏門」的海鮮那可以就要多逛逛留意哪個檔口拿到貨了,比如在海寶灣比較少見的「麵包蟹」等。
不過他就提醒,在這裡買海鮮,小心有人在「膠袋」上藏貓膩。「有些看你不是熟客,拿幾兩重的超厚黑膠袋裝海鮮,水都不甩幹就給你過稱了。」
至公道:五湖四海國際水產交易中心
位置:洛溪新城洛浦街洛溪村北環路
優點:環境乾淨、停車方便、統一過稱計價打包
缺點:較偏僻(地鐵站距離較遠)、部分水產價格出入大
位於番禺洛溪漁人碼頭的五湖四海國際水產交易中心,海鮮市場主要集中在一條一百米左右的海鮮街。
進入海鮮街,兩旁都是固定的海鮮檔口,售賣的海鮮種類較齊全,有海南的野生東星斑、西沙群島的蘇眉、大連的鮑魚、澳洲的小青龍、墨西哥的象拔蚌等,幾乎每個檔口還會搭賣冰鮮的三文魚、北極貝。
每個檔口的海鮮價格出入較高,比如東星斑從180元到380元都有。不過可以根據購買的海鮮品種、數量跟老闆砍價。
這裡的海鮮市場主要以零售為主,市場的環境乾淨整潔,並要求「統一過稱、統一計價、統一打包」。在買海鮮時,檔主需要使用市場統一的膠袋裝海鮮,再到公稱計價。記者在市場購買了兩斤九節蝦,在過磅時,工作人員還會提前把袋子裡的水倒出來。
周邊食肆選擇眾多,市民可以直接將購買的海鮮拿去酒樓加工,加工價也經濟實惠,如白灼5元/斤、清蒸10元/斤、椒鹽和蒜蓉粉絲蒸15元/斤。部分店鋪營業時間會到晚上12點。
至方便:盒馬鮮生
位置:天河、海珠、越秀、白雲、花都區有8家門店
優點:海鮮明碼標價、加工用餐環境衛生、多分店、送貨上門
缺點:海鮮品種不夠豐富
自從盒馬鮮生進駐廣州以來,街坊們買海鮮又有了新去處和新方式。目前,盒馬鮮生已經在天河、海珠、越秀、白雲和花都區開了8家門店。
與其他海鮮市場不同的地方在於,盒馬是「生鮮食品超市+餐飲+APP電商+物流配送」的多業態集合體,除了各類海鮮可以在現場現撈現做,還能通過App下單3公裡範圍內30分鐘送達,部分海鮮採用水箱運輸,蝦類則採用打氧方式,保障運輸過程中的存活。
記者在走訪盒馬鮮生門店時發現,在超市的水產區分為新鮮海產和冷凍海鮮區。在新鮮海產區市民可自行打撈海鮮,稱重時盒馬的工作人員還會把裝海鮮的透明薄膜袋剪角瀝水,足斤足兩。新鮮海產區的品種有小龍蝦、麵包蟹、羅氏蝦等海鮮,海鮮價格都是明碼標價。現場的海鮮加工費每斤15元~25元不等,加工方式包括清蒸、芝士焗、椒鹽、避風塘等,30分鐘左右出餐。不過跟傳統的海鮮市場來比,盒馬的品種就相對少一些,有些分店海鮮「搶手」,晚一步到也沒貨。
這四大各有特色海鮮交易市場,
你最常去哪一家?
文、圖:信息時報記者 梁海祥 葉佳茵
編輯:Raven
點擊播放 GIF 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