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結緣,點點「關注」吧!此文「一千二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5分鐘!
佛門中有句話,叫做「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三藏十二分教,乃佛應機而說,經典在處就是如來法身在處。
學佛離不開經典,誦讀經典屬於多聞的過程,通過反覆薰習,讓我們聽經明理,種下出世間的因緣。
也許有人會說,宗門中不是講求不立文字嗎?誦讀經典徒增執著而已!誠然,就如慧能祖師所說,禪宗法門接引的是上根利器之人,對於凡夫俗子來講,離開基本的佛理去參禪,無異於磨磚成鏡。學佛入門,有五部必讀的經典,看看你都讀過嗎?
第一部,《地藏經》
此經為地藏三經之一,它與《佔察經》、《地藏十輪經》並列地藏法門必修的經典。《地藏經》又稱《地藏菩薩本願經》,由唐代實叉難陀所譯,為方便誦持,全經十三品共分為上中下三卷。
很多善男信女,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通過這部經與佛法結緣。經文主要講地藏菩薩的本願功德,以菩薩於因地修行時的種種善行義舉,為世人宣說因果不虛的道理,而「因果」又是學佛人的根基之學。
經文最後,佛陀還將教化末法眾生的責任,託付於地藏菩薩。佛言誦讀此經,有增福增慧的功德,根治貪、嗔、痴三毒心。
第二部,《心經》
《心經》即六百卷《大般若經》之「心髓」,也是三世諸佛心要法門,世間流傳有廣略兩種版本。
依照廣本《心經》的內容,佛說此經的緣起,是於靈鷲山中修行,被舍利弗等聲聞弟子及諸菩薩環繞。彼時,觀世音菩薩修甚深般若波羅蜜,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進而與舍利弗尊者一問一答,為其廣說空性智慧。佛陀出定後,又認可觀音菩薩所說,為之歡喜讚嘆。
第三部,《楞伽經》
《楞伽經》的意思,即佛入此山所說的經典,經文主要宣說「萬法唯心」,認為世間萬法,皆繫心識所現。
偈云:「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心意用功夫。」昔日,達摩祖師傳法於二祖慧可,便是通過四卷《楞伽經》印心,並言:「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所以,假如你與禪宗有緣,此經更應當誦持。
第四部,《阿彌陀經》
「不需三劫修福慧,只憑六字出乾坤」,因其提倡的念佛法門方便易修,《阿彌陀經》在漢地及日韓流傳甚廣。
此經又被稱為小本《無量壽經》,主要內容有三。一者,廣說極樂淨土之莊嚴殊勝,令大眾生起信心;二者,開示阿彌陀佛功德,言明其因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名阿彌陀;三者,勸發渴仰,令大眾樂生彼國。
第五部,《法華經》
《法華經》全稱為《大乘妙法蓮華經》,「妙法」說明佛法甚深微妙,「蓮華」比喻佛法之清淨。
佛門中歷來有成佛的法華之說,透過精妙的「法華七喻」,佛陀意在言明,種種法門無非方便說,最終是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得證佛果。經雲,諸佛如來,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時常誦讀《法華經》,福慧雙修,能助我們破除大小乘之間的偏見,最終歸於唯一佛乘。
佛門經典可謂浩如煙海,然而它們又是圓融的,正如《金剛經》中所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面五部經書,法法平等,又因次遞進,皆為菩提佛果築基鋪路。時常誦讀,依教奉行,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嘈雜紛擾的塵世間,人生需要一雙看透假象的慧眼。
蓮荷居士每天帶你一起學佛悟道,破解人生迷局。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聯刪。作品均為作者原創,隨喜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