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遼寧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以下簡稱「盛京醫院」)已迎來新任院長。
據盛京醫院主辦的《每周盛京》消息,12月22日,醫院召開了領導班子會議與中層幹部會議。校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閆靈均一行來院宣布幹部任職決定。經中國共產黨中國醫科大學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124次會議研究決定:任命孫思予同志為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附屬盛京醫院院長。
閆靈均指出,此次在醫院內部產生院長人選,充分體現了學校黨委對第二臨床學院、附屬盛京醫院工作的高度重視,對醫院工作的認可、對幹部隊伍的信任。
孫思予在發言中感謝了學校黨委的信任及廣大幹部群眾的支持,指出醫院在黨委書記趙玉虹為「班長」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從做大到做強,在向內涵建設轉型的過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盛京醫院帶頭人有情懷、有胸懷,團隊有激情、有朝氣,這就是盛京精神,並用「凡我在處,便是醫大盛京」表達對盛京醫院的情感。
孫思予作任職表態發言《每周盛京》 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孫思予是著名內鏡超聲專家,此次獲任盛京醫院院長前擔任該院副院長、消化內科學術帶頭人、內鏡診治中心主任等職。官方簡歷顯示,孫思予現為中國醫科大學二級教授,博導,SCI收錄期刊《Endoscopic Ultrasound》的創辦人及總編輯,兼任國家衛健委第二屆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副會長等職。
孫思予先後入選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衛健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名醫-優秀風範稱號、遼寧特聘教授、遼寧省十大青年科技英才、遼寧青年名醫、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瀋陽市十大傑出青年、瀋陽市勞動模範等。
據中國醫科大學官網介紹,孫思予率先在國內外建立了一整套以內鏡超聲為核心的微創診療體系並應用於臨床,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支助,系列研究累計發表論文255篇(SCI論文125篇),總引用達1941次,牽頭制定5部國際指南,出版中文專著4部、英文專著1部,獲得專利13項(歐美專利3項,國內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6項。
盛京醫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數位化大學附屬醫院,目前共有3個院區和1個教育研發基地。醫院前身是1883年蘇格蘭教會在瀋陽興建的盛京(施)醫院,是東北第一家西醫院,1949年式併入中國醫科大學,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2003年恢復「盛京醫院」名稱,2019年成為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