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20日,奧林巴斯內窺鏡「七學科」建設交流會在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來自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及貴州省人民醫院,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數十位消化內科,呼吸學科和泌尿外科等學科的帶教專家與來自貴州省數十家基層醫院的院長與科室主任等齊聚一堂,現場提案「七學科」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定點幫扶基層醫院籤約帶教,為醫院內鏡相關學科建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助力,積極推進了醫院科室品牌建設。
12月19日,新橋醫院柏健鷹教授等專家,做了《消化內科學科建設》等專題講座,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學科專家庹必光教授,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學科專家葉賢偉教授等,與貴州省多家基層醫院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行了定點幫扶籤約儀式。12月20日,帶教專家又深入各醫院科室進行院內帶教交流指導。主辦方之一的《中國醫院院長》雜誌社特聘講師連文勝告訴記者:近年來,醫療行業呈現更為務實的變化,尤其疫情的出現更加速了這個變革。一方面,國家對醫療事業的投入日漸增加,促使醫療行業從市場導向逐步回歸服務病患;另一方面,醫師群體也開始更加專注於診療技術的提升,為患者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在中國醫療行業中,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是造成各地醫院水平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2020年9月22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的關於「十四五」規劃的一場會議上,特別談到了衛生領域的「十四五」。其中重點提出「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這與2016年8月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講話相比,新增了「就近」兩個字。細微之處折射改革溫度,讓健康更可及,是十四五期間黨和國家對衛生從業者的要求。 因此,奧林巴斯一直致力於將先進的手術設備、施術理念、操作經驗傳播到幫扶地區及基層醫院,助力各地醫療水平的均衡發展,讓更多基層甚至偏遠地區的醫生能更高水平的掌握內鏡操作、早癌篩查,讓群眾能就近獲得更專業,及時的早癌篩查及診療。疫情之前,內鏡操作、早癌篩查等培訓,多是50-100人的規模教學,疫情常態化管控期間,奧林巴斯舉囝了「七學科」建設空中講壇以及小班制的實教進修課程,每個醫院以1+1的形式(即1名內鏡醫生+1名病理醫生),進行每班4-8人的小班制實教進修,為期1-3個月,越來越多的基層醫生、年輕醫生因此受益,最終造福於更多患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陳瑞
編輯陸維剛
校檢向禹
編審盧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