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通報了全國2019年縣級醫院服務能力評估情況,甘肅省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達標排名分別為第22名和第21名,國家貧困縣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達標排名均為第14名。排名從倒數躍居中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縣級醫院是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龍頭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服務體系的紐帶。縣級醫院能力提升是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關鍵性環節,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根本性舉措。2014年以來,甘肅省衛健委從制度設計、縣級醫院改擴建、人才隊伍建設、學科建設、信息化建設等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發展,縣級醫院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大中心」建設,提升縣級醫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為進一步提升縣域內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甘肅省衛健委自2018年起開始在全省推動縣域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危重兒童、新生兒救治中心等5個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設,同時在省級設立卒中、胸痛、創傷等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指導縣級開展救治中心建設工作,明確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大一院、蘭大二院、省婦幼保健院、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劃片幫扶縣級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和危重兒童、新生兒救治中心的職責,截止4月底,全省86個縣(市、區)已建成胸痛中心38個、卒中中心55個、創傷中心7個、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75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76個。 在靜寧縣人民醫院,記者看到急危重症救治「五大中心」已經全部建設完畢並投入使用。靜寧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韓飛告訴記者,靜寧縣人民醫院的胸痛中心2018年7月份建設,通過一年的建設,2019年7月份得以認證。
靜寧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病房 「縣級醫院救治病人以鄉鎮村民居多,急性心梗在鄉鎮是多發病,患者的救治時間極其重要。在胸痛中心沒有成立以前,面對急性心梗的患者,沒法在縣醫院手術,只能通過指導用藥和轉診來解決,轉診到就近的平涼市或者蘭州市也得5到6小時,很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以前的轉診率高達70%。胸痛中心建成以後,從診斷到救治的時間極大的縮短。胸痛中心的醫生通過專家遠程授課、省級醫院培訓、幫扶指導等形式,也初步形成了手術救治的能力。現在轉診率從以前的70%將至10%,死亡率也顯著下降。」韓飛興奮的說。
靜寧縣人民醫院卒中中心病房 在新建成的靜寧縣人民醫院卒中中心,卒中中心主任劉隨玲對病人的救治和診斷充滿了信心。「卒中中心的建成,在神經內科這一部分的診斷率有了很大提升,90%的病例都可以在這裡救治,通過加入了核磁檢測,使得對病症的定位和評估更加精細化。」
積石山縣人民醫院危重兒童、新生兒救治中心監護室 在積石山縣人民醫院危重兒童、新生兒救治中心,一個個可愛的小寶寶在「高大上」的保溫箱裡甚是可人,但是,這些小寶寶在幾天前還面臨著生命的危險。據積石山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懷榮介紹:「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的建立,使得像我們這樣的貧困縣也具備危重新生兒監護診療能力,承擔縣域內危重新生兒救治、轉運、會診和新生兒專科技術培訓的能力。新生兒的救治過程,可以說是爭分奪秒,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特別是危急重症患兒,往往需要多學科合作。但在過去,由於縣級醫院新生兒急救體系不完善,救治設備跟不上,導致在新生兒救治方面很薄弱。該中心成立後,本地患兒能就近、就急得到快速有效治療,自己也從一個內科的全科醫生變成一個專科醫生。 遠程醫療會診,網際網路+,讓看病越來越方便。 遠程醫療會診網絡是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的現代化手段,甘肅省在充分利用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蘭大一院、蘭大二院、省婦幼保健院等省級醫療機構以及部分市州已建成的各類遠程會診系統的基礎上,整合現有所有遠程會診系統資源,建設了全省統一調度、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甘肅省遠程醫療信息平臺,形成全省完整、統一的遠程醫療分級服務體系。2020年6月底前,將實現全省遠程醫學信息平臺延伸至鄉,實現全省各級醫療機構橫向、縱向之間的互通和共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跨機構享用,利用醫療資源服務重心下移,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等問題。
夏河縣人民醫院遠程影像診斷中心 為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甘肅省近年來不斷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幫助基層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在夏河縣人民醫院,我們就看到了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對於以牧民居住相對分散,路途遙遠而形成的就醫不便提供的便利。遠程影像診斷中心正是結合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數字影像等技術,是移動醫療、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更是落實甘肅省「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的創新舉措之一。該中心以夏河縣人民醫院為核心,對接不同區域、不同醫院的系統設備,連通市、區、縣、鄉鎮等各級醫院,實現影像數據跨醫院、跨區域共聯共享,讓群眾少跑腿、得實惠,醫生得提升、醫院得發展的多重效果。 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已在甘肅省多家縣級醫院建成,下一步將全面推廣。「現在有這個方便太多了,在這裡拍完片,縣級專家給看病,既不用往縣裡跑,還省錢。不出鄉都可以享受縣級醫療服務,對鄉鎮上的病人來說是很大的福利。縣上醫生看不了的,還可以發送給省上的專家看,即可對上還能對下。」靜寧縣人民醫院遠程心電診斷中心組長靳秀娟說。
靜寧縣人民醫院遠程醫學信息平臺授課 網際網路+模式已經在縣級醫院醫療救治方面得到了充分發揮。縣級醫院醫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遠程授課,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急性重症疾病可以通過遠程會診,第一時間得到省級醫院專家的救治,為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組團式」幫扶破解縣級醫院發展難題,讓百姓「大病不出縣」。 貧困縣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是甘肅省縣級醫院能力提升的重點和難點,為整體提升貧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為提升35個深度貧困縣縣醫院服務能力,2018年,甘肅省衛健委選定省市級21家支援醫院通過加掛分院牌子、選派副院長、派駐醫療工作隊等形式幫扶「兩州一縣」和18個深度貧困縣,按照分院標準從醫院管理、薄弱學科建設、技術提高、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進行深度幫扶,同時,選派三級醫院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到貧困縣縣級醫院進行對口幫扶,進一步促進省市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貧困縣,提高縣級醫院診療水平。 臨洮縣人民醫院院長李悅告訴記者:「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對我們的幫扶力度是很大的,並且力度只增不減,今年4月份,蘭大二院一批選派了16名骨幹醫師來我院為期一年的幫扶,極大的提升醫院的病人救治水平,我們縣醫院醫生的救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蘭大二院幫扶隊員在臨洮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為病人檢查 在臨洮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我們見到了蘭大二院幫扶隊員邊盼盼。作為幫扶醫生,她在介紹目前臨洮縣人民醫院耳鼻喉口腔科的發展情況時,能看得出她話語裡流露出的自信和肯定。「通過蘭大二院同事的多年幫扶和不懈努力,現在臨洮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的水平基本上能和蘭大二院達到同質化。我們醫生來到這裡幫扶,病人都很信任我們,花很少的費用享受最優質的醫療資源。」
臨洮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新建的先進醫療科室 醫院的就醫環境整潔了、服務更好了,不僅能看的病多了,還能做許多大醫院才能做的手術,而且有省級專家坐診,臨洮的老百姓發現,這個縣醫院跟以前不一樣了。前來就診的羅大姐耳朵不舒服有好幾年了,最近疼痛感加重,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到縣醫院,邊盼盼給她檢查後,大姐感慨道:「現在縣醫院看病都用這麼先進的設備,都沒有見過。」還有省級專家就診,大姐開心的合不攏嘴。 縣級醫院能力要提升,關鍵是要把病人留在縣上。為了達到把病人留在縣上的目標,激發縣級醫院的活力,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甘肅省2014年起開始試點運行分級診療制度,確定了250種常見病、多發病限定在縣級醫院診治,用新農合資金作為經濟槓桿將大部分患者留在基層。通過多年努力,目前甘肅省縣級醫院學科建設更加健全、人才隊伍不斷充實、省縣合作持續加強、醫療服務能力穩步提升的局面基本形成。
【來源:甘肅省衛健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