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4人到2974人,從20張床位到核定床位3370張;從小小醫務所的建制,發展成為人民滿意的省內龍頭醫院,並向區域性醫療中心邁進……甘肅省人民醫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風雨歷程。
甘肅省人民醫院設備先進、學科齊全,醫療技術力量、學科人才建設、科研教學水平及醫療服務質量均走在了甘肅省醫療衛生行業的前列。先後榮獲「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全國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中國最佳醫院管理團隊」、「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先進單位」、「中國醫院質量管理(醫療)卓越獎」、「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人文愛心醫院」、「甘肅省文明單位」、「甘肅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三年榮獲全省幫扶單位「民心獎」。
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
甘肅省人民醫院創建於1950年,由原中共甘肅省委、省人委醫務所和衛生廳門診所三個單位合併組成,僅有工作人員34人,床位20張;
1950年底,人員增至76人,床位50張;
1951年,將甘肅省助產學校附設產院併入,增設婦產科;
1952年,將蘭州市基督臨安息日會西北療養院和蘭州市天主教公教醫院併入;
1956年,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西路204號新院址建成,一、二、三部全部遷入,床位增至450張;
1984年,CT綜合診療樓建成;
1985年,幹部病房樓新建落成,床位增至650張;
2004年,新門診大樓投入使用;
2010年,住院部6號樓建成投入使用,新增病床900張;
2013年,全面託管紅古區人民醫院;甘肅省建築職工醫院整體移交該院,更名為「甘肅省人民醫院西院區」;
2014年,甘肅省人民醫院住院部二期7號樓和8號樓開工建設;
2016年,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新區分院一期工程全面開工;
2017年,甘肅省衛生學校土地整體劃撥甘肅省人民醫院。目前,醫院核定床位3370張(其中本部2600張,西院區455張,紅古分院315張),現開放床位2331張。
甘肅省醫舊貌
如今的甘肅省醫本部
正在規劃建設的蘭州新區分院
重點學科建設蓬勃發展
學科建設是醫院發展的關鍵和核心。為進一步加快學科建設,優化學科結構,突出學科優勢,彰顯學科特色,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甘肅省人民醫院建立了「三級四層制」和「5+1」中心學科發展建設戰略,打造了一批在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和技術優勢的學科和專業,內分泌、護理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普外臨床醫學、口腔臨床醫學2個省級醫學中心,燒傷科、肛腸科等45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專業,普通外科、醫學檢驗等13個甘肅省質量控制中心,血管外科、中法神經康復科、中法運動康復科等多個特色專科。
2018年,開始實施「三級四層制」「一科一策」和「5+1」中心學科發展建設戰略,國家級腫瘤中心建設順利推進,同時大力推進胸痛中心等五個中心建設,獲批國家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和省級兒童早期發展示範基地。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甘肅分中心、甘肅省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甘肅省外科腫瘤分子診斷與精準治療重點實驗室、全省首家日間診療中心、中國創傷聯盟甘肅創傷救治中心等一大批重點學科相繼成立。
專家赴基層開展血管吻合技術培訓
醫療設備引領技術巔峰
為增強診療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甘肅省人民醫院大力改善診療硬體設施,擁有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EDGE靶向放射外科腫瘤治療系統(速鋒刀)、CT影像引導高能直線加速器腫瘤治療系統、外科術中放射手術治療系統、PET/CT、SPECT/CT、3.0T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256層光子雙源CT、3D腹腔鏡、全自動生化流水線、骨科手術機器人等一大批國際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和正在配置中的腫瘤診斷設備PET/MR,配備有國內一流的層流淨化手術室和國際最先進的消毒供應中心、重症監護室,疑難重症比例、四級手術比例逐年增加,400餘項新技術新業務突飛猛進,為醫院精準化、個體化診療增添了強大的動力。
截至2020年4月底,共開展達文西手術2100餘例,其胃結直腸外科手術量全國第一,婦科、肝膽胰外科手術量位列全國前十。省內首例骨科機器人輔助Endo-TLIF治療腰椎滑脫合併退變性腰椎側彎手術,標誌著骨科手術邁入智能化、精準化、微創化的骨科機器人新時代。角膜移植、腎移植技術使該院成為國家首批腎移植資質單位。檢驗中心成為我省首家通過ISO15189國際評審的醫學實驗室,標誌著甘肅省人民醫院檢驗中心已具備了國際標準的管理與技術水平。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
人才培養鋪就強院之路
70年來,甘肅省人民醫院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職工人數由建院初的34人,增加至現在的297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806人,專職行政管理人員108人,工勤技能人員60人。高級職稱人員45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人、甘肅省優秀專家8人,甘肅省領軍人才17人,博士132人、碩士研究生884人。
與此同時,甘肅省人民醫院積極採取多種途徑和措施送出去培訓和深造,努力營造和打造創業幹事的良好氛圍和平臺造就人才,尤其以培養臨床技能型人才為方向,近年來國內外深造、進修人數達到400餘人次;同時注重骨幹人才的引進,近年來醫院引進高層次人才12人,成立了臨床研究與轉化醫學研究所、循證醫學研究所等一批新科室,加快專業細化,大大促進了醫院學科建設和發展。
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醫院高度重視醫教研協同發展,先後與蘭州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寧夏醫科大學、江蘇大學等省內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醫院是蘭州大學人民臨床醫學院、蘭州大學非直屬臨床教學醫院、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還承擔了甘肅醫學院、河西學院等院校的教學任務,是「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聯盟副理事長單位。2019年12月與江蘇大學深入合作,掛牌成立了江蘇大學附屬甘肅醫院、江蘇大學甘肅臨床醫學院。目前醫院共有23個教研室,90個帶教科室。副高以上教學人員達400餘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1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5人。已培養研究生近千名。
掛牌成立了江蘇大學附屬甘肅醫院、江蘇大學甘肅臨床醫學院
網際網路+醫療 搭建甘肅模式
早在2007年,甘肅省人民醫院就創建了全國最大的甘肅遠程醫療會診平臺,衛生部將這一「甘肅模式」向全國推廣。目前已聯網1510家醫療機構,覆蓋全省所有市縣和80%鄉鎮衛生院。在全國率先形成了國內知名醫療機構-省-市(縣)-鄉-村五級遠程網絡架構,並實現了村衛生室與省級醫院遠程網絡「直通」。開通十餘年遠程會診量達6萬餘例。在開展日常疑難複雜病例遠程會診外,還開展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培訓等工作。
醫院還先後與152家市、縣級公立醫院籤約形成「甘肅人民醫院優勢學科醫聯體」,並開通15個「甘肅省高速醫聯體醫療服務站」,開創了高速公路醫聯體建設先河。目前,醫院遠程會診「兩平臺三網」並行(「甘肅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平臺」「甘肅省省級遠程醫學信息平臺」,醫療專網、移動專網、網際網路),打造了網絡醫聯體、醫療集團醫聯體、城市醫聯體、優勢學科醫聯體和高速公路醫聯體等五個醫聯體體系,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多元化需求。
為方便群眾就醫,醫院還率先開通居民電子健康卡,打通就醫「最後一公裡」,成為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32項典型經驗之一,也是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唯一入選的典型經驗,分別受到國務院和省政府的表揚。目前,在醫院使用率達到了90%以上。省內率先實行醫院官網、公眾號、客服電話、掌上醫院APP等多種形式的預約掛號後,現在分時段預約掛號精準到了15分鐘。先後兩年在全省率先開通的甘肅省醫手機APP、健康甘肅APP「當日掛號」功能,更加簡化程序,患者可合理安排當天就診時間,並可直接到診室就診,免去排隊掛號等諸多環節。
2018年12月25日居民電子健康卡在甘肅省人民醫院首發啟用,志願者指導患者使用
70年的光輝歷程,留下了省醫人拼搏奉獻的風採;70年春華秋實,譜寫了省醫燦爛輝煌的精彩篇章。
70年來,甘肅省人民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思想,始終堅持「公益性第一」的辦院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團結帶領全院幹部職工,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持續加強公立醫院改革和現代醫院管理,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全力提升優質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甘肅」建設,貢獻著不可替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