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老屋翻新光靠整理一下還不夠,畢竟居住人數、生活習慣、使用空間方式大不相同,一定要能完美貼合需求,住起來才更舒適!
這間位於臺北的老屋翻新作品,由 六相設計 規劃,居住人口為新婚夫妻和媽媽三人,僅有 82㎡讓陰暗空間又多了壓迫感,因為房屋本身老舊又有漏水壁癌等問題,因此建議屋主全面整修。
考慮到日後可能有小朋友加入,以開放式場域配置,將收納櫃體往牆邊靠攏,儘量保留寬敞靈活穿透動線,高度彈性規劃下,即便未來要將餐廳面積縮小,再增加一房也不是問題。並以屋主喜愛的無印風格為主,透過樺木合板打造大型電視收納櫃,其餘公共區域則儘量留白,運用色彩增加暖度又能有效降低壓迫,一改老屋面貌。
個案基本資料
臺北 / 屋齡 40 年
室內83㎡ / 格局 2 房 2 廳 2 衛
居住人數 3 大
需求
· 喜歡無印風,希望能創造有溫度的房子。
· 需要增加彈性空間,未來還有生育的打算。
· 先生喜歡料理,廚房要夠寬敞。
· 藏書量很大,收納空間要充足。
客廳設計
將家中所有收納空間集中在客廳電視牆區域,設計師先計算總收納量,再增加 20 % 彈性調配,讓藏書眾多的男屋主,能夠整齊陳列書籍。同時利用樺木格子書櫃劃分,搭配繽紛藍色系門片,營造屋主喜愛的無印風氛圍,其餘部分則儘量維持留白乾淨,僅用必要性家具搭配,讓大型柜子的壓迫感降至最低。
餐廳設計
緊連中島吧檯的餐廳區域採用活動式餐桌擺放,考量到日後小朋友誕生,如果需要多一房空間,方便將餐桌移動,再利用活動拉門,又能隔出一間獨立場域。現階段則是以滿足三人用餐需求即可。
廚房設計
滿足男主人愛料理的需求,在靠近後陽臺位置,拉大原本廚房空間,並創造前後開窗的好採光,考慮到開放規劃的油煙問題,把瓦斯爐規劃在靠窗,讓下廚時氣味得以快速飄散。並以白色系廚具營造無壓視覺,加上較大片的大理石花紋磁磚,減少溝縫累積髒汙問題。並在中島、料理臺面下方增加 Bosch 洗碗機,增加料理後便利性。
臥室設計
延續同樣樺木合板材質,讓臥室空間也充滿無印清新森林感,由於大部分書本收納都已經挪移至客廳,臥室則著重在睡眠氛圍營造,床鋪下方可放置過季棉被衣物,加上側邊增加的梳妝檯配置與床尾衣櫃,呈現簡單、純粹又兼具必要收納的機能配置。
浴室設計
兩間浴室分別利用不同花磚創造視覺,選擇乾濕分離配置,降低潮溼感。並考慮到通風問題,直接沿著天花上方一路通向廚房區域創造通風管線,其中客浴空間又在鏡面區域增加間接採光照明,彌補沒有窗戶、光線不足的缺點。
收納規劃
運用開放式木製收納櫃打造擺放空間,由電視牆一路延伸至餐廳位置,連續性的大面積樺木合板材質,創造出深度 30 公分的櫃體面積,甚至連餐桌上方也預留放置區域,同時透過木板遮掩原本橫梁,看似體積龐大,實則透過木頭的溫潤效果,讓家中的舒適度再大幅提升。
動線規劃
通往浴室與主臥室的過度廊道,設計師同樣鋪設樺木合板,就連門片、天花板也一併整齊規劃,讓木頭材料如同牆面一樣居有延伸效果,減少空間劃分,家中坪數自然也看起來更寬敞。
建材挑選
白色油漆與樺木合板、木地板是最顯著的三大建材,迎合屋主機能需求與喜好,以木頭打造主視覺收納櫃,加上白色油漆運用,空間感覺清新簡單又舒適。設計師也提醒,喜歡木頭合板的屋主,因為臺灣氣候潮溼炎熱,儘量選擇樺木材質,擁有高硬度表面,相比松木更不容易發黴。而一字型的廚房區域,也同樣利用白色系櫥櫃,再加入大片大理石磁磚,創造滿是質感又好清理的廚房空間。
色彩計劃
整體規劃展現一貫無印風會出現的木頭色系搭配白色系,並於大面積書櫃局部增添活潑感藍色門片,讓空間更有視覺一亮的吸晴效果,而家具色系多以深色為主,除了不怕髒也更具份量感,不會被白色背景吃掉顯得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