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有關「江蘇文科狀元430分,只是因為自己的選修的歷史是B+無緣北大清華」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廣泛的關注,都在為這位考生感到心痛,有一部分網友希望北大清華能破格錄取白湘菱,也是對白湘菱的一種實實在在有權威的認可。
相信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江蘇的高考是採用3+2的高考模式,也是江蘇高考模式的最後一年了,其模式為「3+1+1」,「3」即語數外三門科目,分數計入高考總分;「1」為必考科目,在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理科必選物理,文科必選歷史。另一個「1」為選考科目,在剩下四個科目(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再選一門,這樣的高考模式可以說是地獄級的高考難度,讓人不得不服。
在江蘇高考模式中,有這樣超級嚴格的「等級制」是指有兩門是選考科目,考得的成績是不計入高考總分的,而是成績的高低來評定為A+、A、B+、B、C、D六個等級,測試等級要求需要由各大高校自主提出,可以說是非常的嚴格。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多所名牌大學,對江蘇學生選考的要求歷年來基本都是雙A以上。例如,2019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江蘇學生選修的要求均是A+、A,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則要求A、A。
例如:在江蘇新高考方案推出的那年,也就是2008年的南京市高考考生王晗,按語數外三門總分計算,是南京市文科第一名,但也是因為政治B+,無法報考北大、清華、南大等——這些學校都要求選考科目雙A。
王晗最終被南京大學破格錄取。南京大學招生處工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並不是看重王晗「狀元」的身份。「我們並不認為他是狀元。」該工作人員表示,選測科目是等級來表示,王晗只是語數外三科總分最高,若是將選測科目等級換算成分數疊加,「說不定他還沒有一個語數外成績比他低,但選測科目拿了兩個A+的考生分數高」。最後還是南大鬆口了,「是因為高考勢必要改革,高校作為高考改革的主要推動者,有幫教育部門解決矛盾的義務」,這也是一個另外了。
就在今天的江蘇高考也是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不會知道到最後會不會有一個更好的解決的方式呢?就在77月28日左右,北大、清華、南大負責江蘇招生工作的老師也是做出來了有理有據的回覆,就是對於江蘇高考考生必要根據政策招生要求來。在這樣的情況來說白湘菱被北大、清華等其他名校錄取的機會是比較小了。
在這件事情後有媒體報導說,白湘菱稱她自己是非常的喜歡南大,她報的第一志願也就是南大,因為這樣的情況現在白湘菱考報的最好的學校就是男大了,也是她的能力範圍內最好的選擇。
可以說這一件事情也是給了白湘菱一個比較嚴重的打擊,事後白湘菱告訴媒體說,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是不可改變的,我自己也是比較佛系的,平靜的、是怎樣的結果對於自己都覺得無所謂了。在未來的日子好好的開啟自己一段全新的人生。
規則就是規則,我們都無法去打破,所有的東西都要根據規則來。
南京大學負責淮安招生工作的李老師也表示非常的可惜,規則是無法打破了,沒有辦法破格錄取,必須有招生來。
我們只能為白湘菱感到惋惜,人的一生中都會有遺憾的,希望未來的你越來越好,有自己追求的理想,未來的你一定是最好的,加油!加油!加油!
大家怎麼看待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