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崑崙2020」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安全,侵犯智慧財產權和涉野生動植物等領域違法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維護良好生態環境和市場經濟秩序。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勇於擔當作為,強化破案攻堅,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違法犯罪,破獲一批大要案件,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共破獲刑事案件2.4萬餘起,搗毀違法犯罪窩點7400餘個,打掉犯罪團夥300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3萬餘名,涉案總價值185億元。
資料圖:違法食品藥品裝車準備銷毀。中新社記者 劉文華 攝
在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領域,公安機關重點針對肉製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酒水飲料等領域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侵害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以「零容忍」態度主動作為、重拳出擊,共破獲案件4700餘起,搗毀窩點2600餘個,打掉犯罪團夥80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9000餘名。北京、河北、黑龍江、山東等地先後破獲段某某等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樊某某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邢某等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3·20」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等案件,有力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資料圖: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口罩和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行為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社會安全穩定工作中,公安機關緊盯製售假劣口罩、醫療器械、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犯罪和製售假劣急救類、心血管類、抗癌類藥品等犯罪,加強線索搜集,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共破獲案件1400餘起,搗毀窩點800餘個,打掉犯罪團夥30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100餘名,及時消除了公共衛生隱患。遼寧、山東、廣西等地先後破獲辛某某等製售假冒醫療器械案、李某等製售假劣口罩案、鄭某某等製售假劣化妝品案等一批有社會影響的案件。
在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領域,公安機關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嚴厲打擊汙染環境、盜伐濫伐林木、非法佔用林地草原、破壞野生植物資源、非法採礦採砂等直接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嚴重影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共破獲案件8600餘起,搗毀窩點1900餘個,打掉犯罪團夥90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4萬名。內蒙古、上海、江西、湖南等地先後破獲譚某某等人非法加工廢舊鉛酸電池汙染環境案,「2·27」跨省非法處置廢機油汙染環境案,李某等人非法煉製鉛錠汙染環境案,「5·31」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製品案等重點案件,為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專項行動中,公安機關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犯罪,並以製售假冒偽劣汽車配件、家用電器、兒童用品、建築材料、機械設備等危害群眾健康安全、企業生產安全的犯罪為重點,會同有關部門對重點實體市場開展執法行動1.8萬餘次,共破獲案件2100餘起,搗毀窩點1500餘個,打掉犯罪團夥50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100餘名,吉林、江蘇、江西、河南、重慶等地先後破獲了「3·17」製售假冒品牌機油案、「6·10」製售假冒品牌工程建設材料案、「6·04」製售假冒品牌首飾案、「6·09」製售假冒品牌電池案、「6·12」製售假冒品牌兒童床上用品案等,維護了良好市場秩序。
資料圖:青海公安機關查獲象牙、犀牛角等野生動物製品3000餘件
針對涉野生動物犯罪新形勢新特點,公安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決定精神,深入摸排線索,密切協作配合,摧毀犯罪網絡,斬斷利益鏈條,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犯罪,迅速形成高壓震懾態勢,共破獲案件81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萬名,收繳野生動物23萬頭(只、條)、野生動物製品5400餘公斤。浙江、福建、安徽、重慶、陝西等地先後破獲「4·10」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1·19」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案、巢湖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系列案、「5·10」非法出售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3·13」系列非法狩獵案等,為保護野生動物資源,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防範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分析研判、創新打法戰法、完善工作機制,嚴格規範執法,保持對食藥環和涉野生動植物等突出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縱深推進專項行動;同時加強協作配合,推動源頭治理、前端治理,堅決剷除此類違法犯罪土壤,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社會穩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