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和穿外,其實人們生活中還離不開日化用品,比如說洗髮水、沐浴露、牙膏等產品。而跟很多日常用品一樣,國內很多日化用品都被國外品牌佔據了大片江山。
如果你去超市裡面去看一下日化用品,你會發現有很多品牌,比如海飛絲、玉蘭油、飄柔,還有力士、奧妙、中華牙膏等,儘管品牌眾多,但是其大部分均兩字兩個集團公司,前面幾個來自美國的寶潔,後面幾個則來自於歐洲的聯合利華。
發展多品牌道路的他們,不管你選擇哪一個,其實可能都逃不出它們的掌心。
聯合利華和寶潔,這兩個日化品的巨頭公司,可以說已經在日化用品行業深耕多年,產品已經遍及大部分人的日程生活中。公開資料顯示,這兩個集團的日化品佔了我國日化品市場高達70%的份額。
單單拿牙膏來說,美國的高露潔公司,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牙膏生產企業,佔領了全世界40%的市場份額。這家公司的創辦人是美國人威廉·高露潔,經過多年發展,也成長為了一家日化巨頭,一年的收入達到150億美元。
當然,美國寶潔公司不會缺席牙膏市場,它的品牌是佳潔士,同樣,聯合利華公司也有自己的牙膏品牌,那就是中華牙膏,很多人看到中華牙膏,以為是國產品牌,其實,這是地地道道的國外品牌。
與中華牙膏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相對應的是,很多人都以為黑人牙膏是外國品牌,殊不知,這是一個本土品牌。所以說,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光靠名字,你是很難去分辨哪個品牌是本土的,哪個是國外的。
不過好在,國內的牙膏市場並沒有形成國外品牌「一手遮天」的局面,恰恰相反的是,國產品牌已經超越了國外品牌。
國內牙膏行業排名第一的品牌並不是來自美國寶潔,也不是聯合利華,而是雲南白藥,它擊敗了國外品牌高露潔、佳潔士和中華牙膏,穩坐行業第一,年入300億,也被稱為是「民族牙膏」。
最開始的時候,雲南白藥牙膏是一種醫用牙膏,主要是用來預防和治療口腔問題,這樣的話,其用戶群體就比較小。不過之後雲南白藥公司開發了不同類型的牙膏,依靠自身的品牌和研發能力,推出的產品大受歡迎。
公司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全年收入為297億元,與2018年比增加了10%,淨利潤則達到了41.8億元,同比增了26%。收入和利潤雙雙增長,可以說這個成績單還是相當不錯的。
而其最新的三季度報顯示,其2020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已有239億元,淨利潤42.5億元,從這個數據來看,其2020年全年收入和淨利潤又將比2019年大幅增長,以其2019年四季度收入80億估算,其2020年的收入破300億將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亮眼外,來自歐特歐國際諮詢公司的數據同樣喜人。統計期間為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全網電商牙膏的零售金額74億元,其中雲南白藥佔比高達14%,排第二的是黑人牙膏,佔比9.4%,其後是佳潔士,高露潔僅排第六。
儘管這是電商的銷售數據統計,但也能說明國產牙膏正在強勢崛起,由國外品牌主導的現象已經被改寫了,國產品牌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
其實國產的品牌並不比國外的品牌差,很多國外品牌都是由國內工廠加工,貼了國外的牌子出售而已,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對國外品牌「另眼相看」,而應該平等對待,給國產本土品牌一個發展的機會,在國外「貿易戰」激烈的時候,最終我們能依靠的還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