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教育部召開第五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進一步拓展了美育在學校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十三五」期間,藝術課程的開課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省(區、市)義務教育階段都能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保證音樂、美術課程總量不低於總課時的9%;高中教育階段,全國93.2%的學校能夠開設6個學分的藝術類必修課程;全國80.7%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將藝術課程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並保證72學時;全國87.6%的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十三五」期間,美育受惠群體不斷擴大。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65%的學生參與了的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學習掌握了藝術特長。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顯示,78.5%的四年級和77.2%的八年級學生演唱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91.5%的四年級和65.8%的八年級學生繪畫創作與表達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八成以上學生喜歡藝術課和藝術教師。
王登峰介紹,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目前為止,已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在10到30分之間。同時,美育工作與效果將作為高校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和「雙一流」建設評價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