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僅剩最後半個月,農曆新年也即將到來,很多有家庭的人都願意在年終買一輛車來犒勞自己並方便家人。至於還未成家的年輕人也願意買車,因為無論是開車回家過年,還是去相親,都很有面子。因此,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車市旺季,各地也都舉行年終車展進行促銷,而4S店的活動更是不斷。
4S店的活動多,優惠自然就會比平時大,部分有意向買車的消費者就經不起4S店的軟磨硬泡了,那顆買車的心便開始蠢蠢欲動。
用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舉例:我一個朋友,因為交了女朋友,尋思著過年回家去見未來的嶽父、嶽母,於是乎他就動了要買車的心思,畢竟開車去見未來的嶽父、嶽母才像那麼回事。可是真當要買車的時候,他卻「懵」了,因為他並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車,從合資B級轎車,看到合資緊湊型SUV,再從國產的中型SUV看到國產的緊湊型SUV,甚至是緊湊型和中級轎車。
反正所有在預算內的車他基本看了個遍,最終還是猶豫不決。更關鍵的是,他也不熟悉4S店的銷售流程,在去4S店看車、試駕的過程中架不住銷售的「熱情服務」還稀裡糊塗的交了所謂的「活動定金」。交完錢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車都沒確定好,就被「坑」了一把。
其實以上現象不僅是個別人會發生,很多第一次買車的都會發生。雖然他們有預算,但是在預算範圍內該選SUV還是轎車,又或者是選哪個品牌的車他們會很犯難。
簡而言之:他們在想買車之前沒有明確自己的需求,因此很容易就被人「忽悠」。
所以在進店看車前的第一步要明確自己的需求,自己需要知道到底是SUV適合自己,還是轎車適合自己。另外,在確定車類後再依據口碑、銷量、價格來選車,這裡可以要確定1-2款意向車型,同時「備胎」車型也不能少,只有當自己的需求縮小後才能去4S店看實車。
到店看實車的時候很多人也會犯難,畢竟一款車有很多型號,各個型號之間配置又有所差別,而這裡要說的是「車無完車,關鍵是是否合適你」。如果對配置有糾結,那麼就從低配車型看到高配車型,看它們之中是否有你必須要的配置,只要有就是好事,沒有就繼續往下看,總有一款適合你。
雖然進店看實車的「買車方式」說完了,但是在進店看實車之前要插一句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去4S店買車,因為車源、售後、服務都有保證。千萬不要為了貪圖幾千塊的小便宜而去汽貿買車,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的車源來自何方,而且售後和服務都無法提供保障,這會對你以後的用車生活造成麻煩。
言歸正傳:
一般情況下,你在4S店看完實車後,銷售員都會要求你試乘試駕。值得一提的是,4S店的試乘試駕基本是擺設,一是路程短,二是試駕車都是頂配車型。總之,銷售員會讓你的試乘試駕之旅很滿意就對了。
不過其中也有小技巧,譬如在試乘試駕時可以開音響,聽一聽音效,但不要一路都開,因為要在靜謐的條件下聽一聽車的胎噪、風噪。另外,也可以要求4S店工作人員不在規定的路段駕駛,自己來真正的感受一下不同路況的感受。更關鍵的是,一切要以自己的感覺為主,因為工作人員會有話術和別的操作儘量掩蓋車的某些缺點。
試乘試駕完成後就到了關鍵的談價環節,在談價格時要有分寸,先以網上的價格為參考(但是也僅僅是參考,因為每個城市、每個店都不同),最好是多問幾家,好事多磨,因為銷售顧問也不會那麼快的亮出底牌,你也不要太急於表現出很強的購買意願,此過程主要了解各種收費標準,以及貸款方案等,至於最關鍵的優惠價格就要看你怎麼「套」了。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貸款購車,4S店都會收取你的金融手續費、抵押費、上牌費等等雜費,其實這些都可以少,對半砍都沒問題。
最後就涉及到4S店的禮品問題。首先,禮品要確定好,不要貪圖小便宜,索要有價值的禮品,譬如油卡、保養工時券等。
當一切手續都辦完後也就到了籤合同和驗車的環節了,在與4S店籤合同時要把車型、顏色、動力、配置、價格寫清楚,而且「訂車」和「定車」要分清楚(定車和訂車兩個是不同的概念,「定」不能退,「訂」可以退)。
銷售顧問去車庫選車回店的時自己還是要全程跟隨,並用手機拍好車架號、車銘牌,以防被調包。至於驗車則看一下是否為庫存車,車輛型號是否搞錯,以及漆面是否完好,內飾是否完好後即可。至於機械部分非專業人士很難看懂,而且現在的主機廠也很少會在機械部分出問題,畢竟「假一賠三」。
總之,買車之前還是要做準備工作,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以上經驗可供參考。(優視汽車向前編輯報導)
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