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哪裡來的呢?——性教育,這本繪本真敢說

2020-12-13 自得語文

在做兒童閱讀推廣這些年裡,我會不斷遇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讀繪本?答案很多元,但一個最核心的答案是:繪本是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最好的載體,而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追求。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這就是生命的底色,也是生命的難題。好的繪本,能夠引導人們認識自己,能夠回答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也能回答人生三種關係「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

今天我們要讀的繪本,就是關於「我從哪裡來」的一本書,是關於性教育啟蒙的書籍。

我想,應該是每個做父母的都被孩子問起過這個問題:我是怎麼來的?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很可能會給孩子拿出早已預謀準備好的《小威向前衝》來應對他們。這本書確實寫得生動有趣,又形象生動,不過,如果遇到愛刨根問底的孩子,他可能會很在意這一頁:

他會問:布朗先生和布朗太太在一起就會生寶寶,那我和好朋友**在一起是不是也會有小寶寶?

你看,孩子可真不是好糊弄的啊。這時,你需要一本講得更直白些的繪本,那就打開這一本吧 :

封面正中是一張特別的全家福:爸爸媽媽和蛋殼裡的寶貝。而褐色的背景中塗鴉的蠟筆畫分明寶寶是在媽媽肚子中成長的。從封面就給出兩種不同的觀點,哪一個是正確的呢?

「來,」爸爸媽媽說,「是時候告訴你們,寶寶是怎麼來的了。」

這一句話是對繪本畫外之意的呼應,我們可以想像的到,在這之前,孩子們是認真追問過一個問題的:我是怎麼來的?爸爸媽媽一下子有點發懵,搪塞以藉口:你還小,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等你們大了再告訴你們?現在孩子大了,會打遊戲,會看電視,會讀書,會查字典,而父母終於想到了自認為妙不可言的答案。

「好啊。」我們說。

「女孩是用糖和香料,還有其他美好的東西一起做出來的。」媽媽說。

「男孩是用鼻涕蟲、蝸牛和小狗的尾巴一起做出來的。」爸爸說。「有的寶寶是恐龍快遞過來的。」

「還可以用薑餅做出寶寶。」媽媽說。

「有時候在石頭底下也能發現寶寶。」爸爸說。

「也可以把寶寶的種子種在溫室的花盆裡。」

「還有,牙膏管裡也可以擠出寶寶。」

「媽媽在沙發上下了一個蛋,」爸爸說,「它......炸開了!寶寶就出來了。」

其實,我還真的蠻喜歡這幾頁的內容的。無釐頭,可是有創意的很。我想,孩子們之所以一直沒打斷爸爸媽媽的話,也應該是沉迷在這種腦洞大開的想像世界裡了,他們一定非常享受這種胡說八道的爸爸媽媽了。畢竟,他們一本正經的無趣的時候太多了。

不過,他們終於決定把話攤開了。「嘻嘻嘻,哈哈哈,呵呵呵,都是騙人的!」 我們大聲笑了起來,「不過,你們說的種子、牙膏管和下蛋,差不多都對了。」 「你們根本就不知道寶寶是怎麼來的,讓我們畫給你們看看!」

原來,孩子們從來不是一無所知,他們總是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刻,用我們沒有發覺的方式,在悄悄長大了。現在,是他們要教育大人的時刻了。這種可以騎到爸爸媽媽頭上的感覺真的超棒啊。

「媽媽有蛋,在她的肚子裡。」 「爸爸有種子,在他身體的種子袋裡。」

「爸爸還有一根管子。袋子裡的種子從這根管子裡出來。」 「爸爸的管子從一個小洞進入媽媽的肚子裡。然後,這些種子就搖著尾巴用力往裡遊。」

「爸爸和媽媽有很多種方式結合在一起......」

「只要種子一進入媽媽的肚子,它們就開展一場了不起的遊泳比賽。」 「勝利者會進入媽媽的袋子裡,慢慢長成一個小寶寶。」

「寶寶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媽媽會越來越胖,越來越胖。」

「小寶寶準備好了,就會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

這一部分是全書的精華,用最簡潔的線條、最生動的比喻、最美好的表述把最尷尬的知識解釋清楚了。這是孩子似的的智慧,在他們的理解中,很多事情都是大人複雜化了。比如,父母的結合。在孩子看來,多好玩啊,爸爸奮力一起乘滑板車、一起做高難度的雜技表演、一起做彈跳球尋求刺激、爸爸支撐媽媽做飛碟表演等……結合就是一種愛的遊戲,化解了孩子對性的窺探。

「現在,你們知道了吧......

大家也都知道了吧!」

爸爸媽媽的臉上飛起了紅暈,這是害羞還是慚愧?也許還夾雜著欣慰:孩子長大了。做父母的都盼望養一個好孩子,我想,這好裡面,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獨立思維,智慧又寬厚,聰敏又天真。那最後蜂擁而進的哺乳動物們就是這個繪本最後的彩蛋啊,是孩子們天真的底色啊。

封底是對封面的撥亂反正,是對整本書的內容概括——我們就是這麼來的!不過,依然是孩童似的思維——「大型下蛋比賽」,媽媽的隆起的肚多像一個大大的蛋!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覺:有什麼不好說的呢?在網絡如此普及的年代裡,我們對孩子藏著掖著知識,孩子們就會對我們藏著掖著心事。用坦白和智慧去和孩子平等交流,支持他們不斷向前走,這才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共生。

相關焦點

  • 《我從哪裡來》——大大方方談性教育
    這可能與我們國人的含蓄特質有關係,也可能是傳統的影響,但是不管怎樣,這個問題都是不能迴避也不應該迴避的。 其中不想回答的家長可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羞於啟齒。說起孩子從哪裡來,就必定要說到那些私密的器官以及一些私密的行為。第二類是覺得這些事情小孩子不需要懂,懂了反而會學壞。
  • 給大家推薦兩本性教育繪本,讓尷尬的性教育一點都不尷尬
    作者:寶寶知道 莫問前路無知己如果家長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尷尬的話,推薦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兒童性教育繪本閱讀,可以達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良好效果。第一本 《小威向前衝》是國內最早引進出版的性教育繪本,也被很多家長稱為「性教育啟蒙神書」。
  • 這10本「性教育」繪本真的一點不尷尬
    隨著「性教育」的普及,很多家長認識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和孩子談論這一話題?很多父母卻不知道如何開口。「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媽媽的咪咪比爸爸的大?」「為什么爸爸和媽媽不穿衣服躺在床上?」
  • 性教育刻不容緩!5本適合孩子的性教育繪本,馬上學習!
    其中17%的原因是不好意思說,16%是不知道教什麼,42%不知道怎麼教……這是一個讓人憂心的調查數據。作為家長,和孩子的安全健康比起來,不好意思還能成為我們迴避的理由麼?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系統的、科學的性健康教育。
  • 【好繪本】這16本「性教育」繪本真的一點都不尷尬!
    如果你也被這些「尷尬」的問題困擾著,又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那不妨讓繪本來輔助我們進行科學的性教育。更重要的是,性安全教育對「預防性侵」非常關鍵,這個重要的問題也可以從繪本切入。因此,我把性教育可以分為四個部分進行:出生教育、身體教育、性別教育與性安全教育。
  • 這18本兒童性教育繪本,孩子受用一生,值得收藏 |
    今天分享的文章,分別從出生教育、身體教育、性別教育、性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做了分享和推薦~作者:胡佳威  來源:保護豆豆(baohudoudou)市場上兒童性教育繪本琳琅滿目,有「大尺度」的國外繪本,也有隱晦的國產性教育繪本。家長到底該選擇哪本最適合的性教育繪本呢?
  • 怎樣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吃灰」的兒童性教育圖書「吃香...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題:怎樣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吃灰」的兒童性教育圖書「吃香」了新華社記者「小威是一個小精子,他和3億個朋友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體裡。遊泳大賽的日子到了,小威通過自己努力贏得獎品——『一顆美麗的卵子』。
  • 性教育太尷尬?讓這些繪本來幫你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但是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都不知道進行性教育。其實,繪本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下面推薦一些適合小寶寶身體認知的繪本。《小雞雞的故事》講述的是男女有別,以及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的問題。這本書還教小朋友要有防範意識,例如,如果有陌生人說要帶你一起去玩兒,給你買玩具,讓你給他帶路,千萬不要跟著他走!
  • 男性名師猥褻多名高中男生:這幾本性教育繪本,助力家庭性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 ——哈夫納四川省宜賓市高中老師梁崗,10年間猥褻多名男學生。而且,他還是「全國優秀班主任」。受害者一個個站出來發文,我們在震驚的同時,也更加意識到:兒童性教育刻不容緩。而且,男孩的性教育同樣重要。
  • 性教育繪本推薦,讓寶寶的性啟蒙更輕鬆!
    性教育繪本推薦之《我從哪裡來》  內容簡介:《我從哪裡來》是一本針對孩子性教育的繪本,讓爸爸媽媽能陪伴寶寶通過看圖說話的方式來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的問題。這本繪本主要面向3-6歲的孩子,是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組織編撰的,圖片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內容。
  • 5套幼兒園指定繪本,搞定「開不了口」的性教育!
    兒童性教育涉及哪些內容:1、出生教育,即孩子從哪裡來。家長別再對充滿好奇的孩子說「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了,這不僅起不到性教育作用,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主題:講述精子變成寶寶的過程,告訴孩子「他從哪裡來」。
  • 5套幼兒園指定繪本,搞定「開不了口」的性教育
    : 1、出生教育,即孩子從哪裡來。 了解性教育的內容之後,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正確地進行性教育呢?渝姐為大家推薦5套性教育繪本,適讀年齡在3-6歲,也就是說,性教育可以從孩子3歲就開始普及,當然提前也可以。
  • 「媽媽,我從哪裡來?」父母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性教育越早越好
    大寶有次從幼兒園回來,問我:「王曉(他同學)說自己是從垃圾桶撿來的,我是哪裡來的呢?」看著他好奇的眼神,我跟他說,我們來做遊戲吧!我當大寶寶,他當小媽媽,從開始懷孕,到整個孕期,包括分娩,我和他用演繹的形式,重溫了一遍。
  • 香港幼兒性教育繪本被指「尺度過大」
    原標題:香港幼兒性教育繪本被指「尺度過大」香港幼兒性教育繪本  「我從哪裡來? 」很多人小時候得到的答案都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如今,「撿來的」一代升級為父母,面對問出同樣問題的孩子,他們不想用自己小時候得到的答案糊弄過去,但又該如何回答呢?  近日,一組題為「 香港幼兒園性教育的漫畫」在各大論壇被頻繁轉載。
  • 繪本裡的性教育——《不要隨便親我》
    通過繪本給3—6歲孩子做性教育,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海豚出版社出版的雙語兒童自我保護繪本系列的第三本——《不要隨便親我》。艾米委屈地說:「我不喜歡別人總親我……」媽媽拉起艾米的小手,一臉溫柔地說:「不喜歡就要講出來呀。」艾米點點頭,小聲嘟囔道:「要是別人硬要親我怎麼辦呢?」爸爸聽到母女倆的談話,走過來嚴肅地對艾米說:「那就趕緊跑開,邊跑邊向周圍的人們呼救,大家都會來幫助你的。」
  • 「性教育」主題繪本書單:對孩子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讓繪本來幫你
    我小時候接受的性教育是野蠻的。我們村子裡有個女孩,十七八歲的時候懷孕了,村子裡鬧得沸沸揚揚。我媽跟我說,如果你像她一樣亂搞,我就不活了。後來我上中學,開始上生物課。講到生殖系統那一章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自學。整個教室裡的氛圍是詭異的,同學們都按捺不住好奇心在翻書,但看到異性的圖片時又感覺像犯罪一樣的忐忑。那時候的性教育是匱乏的,匱乏到幾乎沒有。
  • 令孩子受用一生的5本兒童性教育繪本!
    市場上兒童性教育繪本琳琅滿目,有「大尺度」的國外繪本,也有隱晦的國產性教育繪本。
  • 小學廁所掛性教育繪本 學生:我不是充話費送的
    「我從哪裡來?」一直是孩子急於知道而家長諱莫如深的話題。  近日,記者走訪柳州市文惠小學,發現該校在男女廁所裡,各懸掛了22幅繪本,講述了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給學生進行「性」教育。那麼,該校的這一性教育方式效果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廁所繪本」是有效的性教育嘗試,步伐不妨大一點
    導語:「我從哪裡來?」一直是孩子急於知道而家長諱莫如深的話題。近日,記者走訪廣西柳州市文惠小學,發現該校在男女廁所裡,各懸掛了22幅繪本,講述了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給學生進行「性」教育。像柳州那所小學一樣,現在國內的小學和幼兒園,有很多都用國外的繪本《小威向前衝》來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但其相對說得比較淺,只是含混講到「爸爸媽媽很相愛」,隱秘的內容則是避而不談,對於自我保護的問題也少有涉及。而這又可能是無可奈何的,比如,北京出臺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教材後,一些家長就憂慮,這樣的教育對小學生來說是不是太早了?有的甚至還認為,書上的知識和漫畫或會誤導了孩子。
  • 性教育有多重要?這些繪本告訴你答案!
    當小朋友問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有多少小朋友被爸媽欺騙過:目前大部分父母能做到的性教育方式,是告訴孩子身體的器官、不能隨便讓陌生人摸自己、不能給別人看自己的身體。但對於孩子更深層次的好奇:為什麼不能讓別人隨便摸?我是從哪裡來的?精子是怎麼跑到媽媽肚子裡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