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哪裡來?」一直是孩子急於知道而家長諱莫如深的話題。
近日,記者走訪柳州市文惠小學,發現該校在男女廁所裡,各懸掛了22幅繪本,講述了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給學生進行「性」教育。那麼,該校的這一性教育方式效果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廁所裡公開的「秘密」
據了解,除女生廁所外,該小學的男生廁所裡也同樣懸掛有這些繪本。
那麼,學生們是否注意到了廁所裡懸掛的「秘密」呢?22日上午大課間,記者對該校不同年級的數名男女同學進行了隨機採訪,接受採訪的同學都注意到了廁所裡的繪本,除低年級同學因識字不多,不能完全看懂外,中高年級同學都能看懂,也都認真看完了22幅繪本。
四年級的小浩告訴記者,男廁所一掛出這些繪本,他就留意到了,還很感興趣,便按順序一口氣一幅幅地看完了。看過繪本後,他才知道自己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了。而上小學一年級時,他和同學都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有個同學的媽媽說該同學是「充話費送的」,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文惠小學副校長田夢雪介紹,該校是從2015年上半年開始,在男女廁所懸掛性教育主題繪本的。「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容易接受,且直觀了解。不覺得性知識是神秘的,而是平常心對待。」田夢雪覺得,如果學校不提前介入,如果突然遇到,對孩子心理、生理上都會有影響。
「性教育」不必遮遮掩掩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除了親自在家教育外,有些還會藉助醫院心理健康科的醫生進行教育。
記者從柳州市潭中人民醫院心理健康科了解到,現在的家長大多意識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但部分家長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和啟蒙,於是,一些家長還會藉助醫院,來給孩子進行「青春期」心理、生理教育。
柳州市潭中人民醫院心理健康科主任、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朱梅提醒,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一定要態度自然地進行正面解釋,就像關注鼻子、嘴巴一樣自然,千萬不能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不然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他們會想各種辦法去了解,進而難以控制。據《南國今報》